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目录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包括:
1. 寄生性:计算机病毒通常会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只有当这个程序被执行时,病毒才会产生破坏作用,而在这之前,它是隐蔽的,不易被人发现。
2. 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传播速度之快是难以预防的。这是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
3. 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它们会在预定的时间发作,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对系统进行破坏。
4. 隐蔽性:有些病毒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些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 破坏性:中毒的计算机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将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加、删除、修改和移动文件。
6. 可触发性:病毒会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而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为了隐蔽自己,病毒需要潜伏并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并一直潜伏,那么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就失去了杀伤力。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特征):
1、潜伏性2、传染性3、破坏性4、隐蔽性5、多样性6、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主要的危害性:
1、破坏计算机数据:计算机病毒激发后会通过格式化、改写、删除、破坏设置等破坏计算机储存数据。
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如银行密码、账户密码),盗用用户财产或利用被病毒控制的用户计算机进行非法行为。
2、占用计算机空间、抢占内存资源:计算机病毒自我复制、传播会占用磁盘扇区。
同时会抢占内存空间,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影响正常的系统运行和软件使用、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或瘫痪。
破坏计算机硬件(如主板)。
(一)非授权可执行性 用户通常调用执行一个程序时,把系统控制交给这个程序,并分配给他相应系统资源,如内存,从而使之能够运行完成用户的需求。
因此程序执行的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而计算机病毒是非法程序,正常用户是不会明知是病毒程序,而故意调用执行。
但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可存储性、可执行性。
它隐藏在合法的程序或数据中,当用户运行正常程序时,病毒伺机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得以抢先运行,然而此时用户还认为在执行正常程序。
(二)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执行程序。
它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盘引导扇区中,或者磁盘上标为坏簇的扇区中,以及一些空闲概率较大的扇区中,这是它的非法可存储性。
病毒想方设法隐藏自身,就是为了防止用户察觉。
(三)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代码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依据。
病毒程序一旦侵入计算机系统就开始搜索可以传染的程序或者磁介质,然后通过自我复制迅速传播。
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计算机病毒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像 Internet这样的网络传遍世界。
(四)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依附于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这种媒体我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的宿主。
依靠病毒的寄生能力,病毒传染合法的程序和系统后,不立即发作,而是悄悄隐藏起来,然后在用户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传染。
这样,病毒的潜伏性越好,它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病毒传染的范围也越广,其危害性也越大。
(五)表现性或破坏性 无论何种病毒程序一旦侵入系统都会对操作系统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即使不直接产生破坏作用的病毒程序也要占用系统资源(如占用内存空间,占用磁盘存储空间以及系统运行时间等)。
而绝大多数病毒程序要显示一些文字或图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有一些病毒程序删除文件,加密磁盘中的数据,甚至摧毁整个系统和数据,使之无法恢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病毒程序的副作用轻者降低系统工作效率,重者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
病毒程序的表现性或破坏性体现了病毒设计者的真正意图。
(六)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
满足其触发条件或者激活病毒的传染机制,使之进行传染;或者激活病毒的表现部分或破坏部分。
触发的实质是一种条件的控制,病毒程序可以依据设计者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实施攻击。
这个条件可以是敲入特定字符,使用特定文件,某个特定日期或特定时刻,或者是病毒内置的计数器达到一定次数等。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包括非法性计算机病毒具有非法性,它是一种非法的程序代码。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它可以通过网络、存储介质等途径进行传播。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长期潜伏,等待攻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