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职院分数线目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的分数线每年都会根据考生的报考情况、招生计划和考试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深职院的分数线较为稳定,但具体的分数线还需要等待学校公布。你可以关注深职院的官方网站或招生办公室的通知,以了解最新的分数线信息。另外,不同专业的分数线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分数线一般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公布。"高职高考深职院录取线2023如下:
一、202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夏季高考录取线
历史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专科历史类的投档分数线为444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在辽宁省专科历史类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742至25598名之间。
物理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专科物理类的投档分数线为423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在辽宁省专科物理类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8901至84948名之间。
历史类招生人数:202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在辽宁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人。
物理类招生人数:202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在辽宁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10人。
二、2023深职院春季高考录取线
(一)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文化科总分260分。
(二)高职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文化科总分100分。
(三)高职院校招收退役士兵考生:文化科总分85分。
(四)高职院校招收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考生:文化科总分90分。
普通类:文化科总分170分。
体育类:文化科总分170分,体育术科175分。
音乐类:文化科总分160分,音乐术科150分。
美术类:文化科总分160分,美术术科155分。
舞蹈类:文化科总分155分,舞蹈术科150分。
三、学院介绍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SZPU),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四、学院特色学科专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包括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影视动画、计算机网络技术、印刷技术、商务英语等。
1. 文科 本科第一批598分;本科第二批548分;本科第三批522分。
2.理科 本科第一批593分;本科第二批534分;本科第三批510分。
3.为便于引导考生填报高职(专科)志愿,更好地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确定文科320分、理科310分为填报高职(专科)志愿的参考分数线。
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根据考生志愿和招生计划,经省招考委审定后在八月中旬向社会公布。
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招生政审合格考生报考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专科志愿的面试、体能测试参考分数线为文科320分、理科310分。
1.职教师资班(本科)对口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农学类 550分; 建筑类 507分; 财经类 553分; 电子类 587分; 机械类 569分; 旅游类 492分; 师范一类 571分; 社会公共事务类 555分 信息类 555分。
2.高职班(专科)对口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农学类 462分; 建筑类 440分; 财经类 397分; 电子类 452分; 机械类 460分; 旅游类 364分; 社会公共事务类 422分; 烹饪类 355分; 信息类 446分; 服装类 411分; 医护类 283分; 师范一类 473分。
2023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线如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493分、历史类487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协同培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04分、历史类497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467分、历史类445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东省(深圳市内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440分、历史类429分。
夏季普通高考将在7月30日8月25日左右进行录取,各省录取时间先后不等,以各省招办公布的时间为准。
我校录取通知书将于8月中下旬分批寄出,详请留意本网站公告通知。
学校新生9月3日到4日报到注册(详见新生入学须知),请各位新生做好入学报到等相关准备工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历史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深圳市政府举办,于1992年筹备,1993年创建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校建立之初校名为“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7年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批正式命名的“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建校以来,学校依托珠三角产业发展,秉承深圳特区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推行“政校行企四方联动。
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和“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系统改革,致力于培养“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协同创新中心52个,省教育厅科研团队4个。
其中省部级平台11个、省文化厅平台1个、省教育厅平台12个、市厅级平台23个、区级平台5个。
建有校级科研平台、团队、协同创新中心共计62个,其中校级科研平台22个,校级科研团队28个、校级协同创新分中心1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
累计科研到账经费39652.87万元,年均7930.574万元。
自然指数连续2年进入全国高校前200名。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7项。
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5211.99万元。
获批省部、市区级科研平台68个,获省、市级奖励76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投入9.23亿元,年均1.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