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教务处目录
湖北医药学院教务处是负责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1. 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监督教学实施,确保教学质量;
2. 负责学生成绩管理,包括成绩录入、成绩查询和成绩核查等;
3. 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包括学生入学注册、学籍异动和毕业资格审查等;
4. 组织开展各类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 负责教材的采购和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6. 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推进教学创新和学科建设。
总之,湖北医药学院教务处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二、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
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
2018年1月5日,荆州市市长崔永辉在荆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荆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2018年6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基层中医药人才和全科医生的培养基地”。
学校占地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2所直属附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荆州市中医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1所省级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校内装备有73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52万册(含电子图书20余万册);引进“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知网”电子期刊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在全国10个省区市13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和60家医药卫生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832人,其中专任教师40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专任教师192人(其中博导1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47.41%,双师素质教师252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62.22%。
学校刘世红教授牵头的“中医学教师团队”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1386家高职院校中仅有9家获此殊荣,我校是湖北省唯一入围的高职专科教师团队)。
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西医、药学、护理、医技、健康管理与促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制药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保健与管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护理、助产等18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近万人;同时联办有护理学、中药学、药学与药品营销3个自考本科专业。
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医师协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设在学校,分别承担全省乡村医生培训和中医及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任务。
学校是“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建设了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品牌专业2个、特色专业4个、实训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
2018年5月19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对全国中医药高职专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进行了评选表彰,共评选出优秀融合教材20部,我校喜获丰收,有5部教材入选,是主编教材获评优秀教材最多的学校。
学校牵头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标准”。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00余人次,二、三等奖近500人次。
自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近10万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黄振光(全国评选100人,我校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专科学校),“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郑雄,“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职教之星”范尉,“湖北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杰出志愿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彭伟,“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省教育厅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率、毕业一年以后(即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的薪酬位于全省高职专科前列。
学校多次荣获“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和“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着力于创构特色、彰显优势、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
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
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
昙华林校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
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8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414.2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1185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人,专业技术人员91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412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4882人。
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为办学理念,秉承“勤奋求实 发掘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迄今共培养近十万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内的知名校友。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
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
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优势学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建有5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
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建有1个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1个针灸治未病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他13个省级、武汉市科研平台。
学校是全国十大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建设单位”。
学校也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李今庸教授、梅国强教授等国医大师;拥有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为代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现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8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湖北中医大师10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1人;湖北中医名师20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4人;武汉中医大师4人;武汉中医名师4人;武汉中青年中医名医4人。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在校港澳台生及留学生规模位居湖北省省属高校前列;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与北美相关大学联合建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基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有“一带一路”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校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七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参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进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六十载躬耕树蕙,弦歌不辍;新甲子奋进跨越,再续华章。
新甲子,新征程。
学校将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强的担当,继续扎根荆楚大地,面向行业,辐射全国,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等方面积极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