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罗贯中目录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施耐庵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史书鲜有记载。即使有的材料,虽有明确记载,但材料本身的真伪与可信程度,如今还没有得到公认。
罗贯中从事小说话本创作之余,同时运用相书(党太尉、侯探春)乳娘之术的演技,作通俗小说的写作。三国演义也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和再创作而得来。
两人是师徒关系。
罗贯中与施耐庵是师徒关系,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有一说法是罗贯中与施耐庵合著了《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施耐庵和罗贯中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清人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
在此书中,谈起《水浒传》的创作缘起时,胡应麟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
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嗤也。
”在这段话中,胡庆麟不但把罗本即罗贯中当作施耐庵的门人即弟子,而且认为《水浒传》早于《三国志演义》。
这种说法受到后来许多人的质疑和否定。
首先,从有关史籍及二书的成书过程看,《三国志演义》早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绝不是效仿《水浒传》而写成的。
在宋代,就出现了说书人说三国故事的情况,《水浒传》中还提到听说书人说三国。
其次,据专家学者的考证,在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上,以太原最为可靠。
施耐庵则被多数人认为是浙江钱塘人,那么在那个时代,罗贯中千里迢迢到浙江去学习写小说,令人不可思议。
再说,罗贯中就怎么知道浙江有个施耐庵呢?因为当时《水浒传》还没有写完,没有出版,施耐庵没有任何名气。
第三,《忠义水浒传》上署名的“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如果是老师编的本,学生就不会再进行“编次”。
第四,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二书比较来看,两者在行文风格、文字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如果《水浒》确是由罗贯中编辑整理过,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由此也可看出,施、罗不会是师生关系。
所以,学术界认为,胡应麟认为施、罗二人是师生关系,纯属“胡说”。
师徒关系。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
都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
罗贯中曾拜施耐庵为师,向学习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