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学公式的运用和实例分析)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学公式的运用和实例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题讲解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常见的数列求和方式有7种,分别为: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公式法、分组求和法、数学归纳法和观察法。这7种求解方法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根据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灵活求解。若要熟练掌握数列求和方法,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巧能成精。

举例:1、裂项相消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数列?an?通项拆分为若干项,一般为某数列?bn?相邻两项之差,这样求和时便可以抵消中间部分,只剩首尾两项。常见的能够裂项的数列如下所示。

2、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差比数列求和,即?an=bncn?,其中?bn?为等差数列,?cn?为等比数列。

3、倒序相加法

数列求和有哪五种方法?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自然数方幂和公式:

3、 4、

5、

[例] 求和1+x2+x4+x6+…x2n+4(x≠0)

∴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x2的等比数列而且有n+3项

当x2=1 即x=±1时 和为n+3

评注:

(1)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时,应对其是否为1进行讨论,如本题若为“等比”的形式而并未指明其为等比数列,还应对x是否为0进行讨论.

(2)要弄清数列共有多少项,末项不一定是第n项.

对应高考考题:设数列1,(1+2),…,(1+2+ ),……的前顶和为 ,则 的值.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

错位相减法求和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其中的数列方面都出了这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掌握好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 bn}的前n项和,其中{ an }、{ b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 ;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例] 求和:( )………………………①

由题可知,{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 }的通项之积

设 ……………………….② (设制错位)

①-②得 (错位相减)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注意、1 要考虑 当公比x为值1时为特殊情况

2 错位相减时要注意末项

此类题的特点是所求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

对应高考考题:设正项等比数列 的首项 ,前n项和为 ,且 .(Ⅰ)求 的通项; (Ⅱ)求 的前n项和 .

三、反序相加法求和

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个 .

[例] 求证:

证明:设 …………………………..①

把①式右边倒转过来得

(反序)

又由 可得

…………..……..②

①+②得 (反序相加)

四、分组法求和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其中 中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例]:求数列 的前n项和;

分析: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而数列 分别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解] :因为 ,所以

(分组)

前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后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和,因此

五、裂项法求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通项分解(裂项)如:

(1) (2)

(3) (4)

(5)

[例]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设 (裂项)

则 (裂项求和)

小结:此类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之后,其中中间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

注意:余下的项具有如下的特点

1余下的项前后的位置前后是对称的.

2余下的项前后的正负性是相反的.

[练习] 在数列{an}中,,又 ,求数列{bn}的前n项的和.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学公式的运用和实例分析)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也是数学中常见的计算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数列求和经常被用于统计、金融、物理等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常用的数列求和公式和实例分析。

数列求和的基本概念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数列求和就是将这些数相加求和的过程。在数学中,数列求和通常用符号Σ表示,Σ后面的数字表示要求和的数列中的项数,下标表示数列中的起始项,上标表示数列中的终止项。例如,Σn表示将从1到n的所有自然数相加。

常用的数列求和公式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的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

S=(a1+an)×n/2

其中,a1为等差数列的首项,an为等差数列的末项,n为等差数列的项数。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的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

S=a1×(1-q^n)/(1-q)

其中,a1为等比数列的首项,q为等比数列的公比,n为等比数列的项数。

3.平方数列求和公式

平方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平方的数列。平方数列求和公式为:

S=(2n^3+3n^2+n)/6

其中,n为平方数列的项数。

数列求和的实例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数列求和的具体操作步骤。

例1:求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

解:根据数列求和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将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表示为Σn,其中n从1到100。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S=(a1+an)×n/2=(1+100)×100/2=5050

因此,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为5050。

例2:求1到10的平方数之和。

解:根据数列求和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将1到10的平方数之和表示为Σn^2,其中n从1到10。根据平方数列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S=(2n^3+3n^2+n)/6=(2×10^3+3×10^2+10)/6=385

因此,1到10的平方数之和为385。

数列求和的八种方法及题型

数列求和的八种方法及题型如下:

1、公式法: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以直接使用相应的求和公式来计算总和。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n/2乘(a1+an),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a1乘(1减q^n)/(1减q)。

2、倒序相加法:将数列的元素顺序颠倒,然后将正序和倒序的序列相加,得到总和的两倍,再除以2即可得到原数列的总和。

3、裂项相消法:将数列的每一项都拆分成两项,然后消去中间项,最后得到数列的总和。

4、错位相减法:用于计算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混合数列的总和。通过错位相减,可以将原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混合数列,再使用公式法计算总和。

5、归纳法: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到规律,然后推导出整个数列的总和。

数列求和的应用:

1、贷款分期付款: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常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款项。通过数列求和,可以计算出分期付款的总金额以及每期的还款金额。

2、存款利息计算:在银行储蓄或投资时,利息是按照复利计算的。通过数列求和,可以计算出储蓄或投资的总收益以及未来的本金和利息总额。

3、日常开销预算:在家庭或个人生活中,通常需要进行预算规划。通过数列求和,可以计算出每月或每年的总开销,并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4、排队等待时间:在公共场所排队等待时,人们通常会估算自己的等待时间。通过数列求和,可以计算出总等待时间以及平均等待时间。

5、交通信号灯变化次数:在城市交通中,信号灯的变化次数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通过数列求和,可以计算出一定时间内信号灯变化的次数以及周期。

今天关于“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题讲解”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题讲解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