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 详细具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 详细具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 详细具体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

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 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③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

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第三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2)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朝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4)唐朝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5)宋朝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B、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特点:简、速、密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要冲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境内多山少平原

海洋资源丰富

蔚蓝色 广泛的海外贸易

的希腊 自然地理环境对 海外殖民

希腊文明的影响 经济、文化交流

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城市国家

城邦 小国寡民

充满活力的 共同的文化特征

城市国家 孕育了民主政治

城邦特色 发达的商品经济

繁荣的思想文化

成年男子

公民范围 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

希腊的公民 具有参政素质

公民特征 追求自由,充满个性

第二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基础)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后,开始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主要内容:①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债务奴隶重获自由,并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②政治上:(A)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B)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作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形成)

内容:a 划定10个行政选区取代氏族关系;b 设立500人会议;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陶片放逐法。

意义: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鼎盛)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④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4、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得: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失:①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

②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

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雅典后来的衰落也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盛也民主,衰也民主)

第三课 罗马人的法律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②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③万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④自然法:它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2、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①对罗马而言,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②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

用一个大圆圈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末多的空缺,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因而可知,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1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

2、经过:1840-1842

3、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a割香港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b.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d.协定关税

(ps:b、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经济关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社会矛盾:由单一的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转变;

d.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e.思想 文化 :由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转变为开始向西方学习。)

5.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军备废弛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

1.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

2.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①十口通商;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ps:各条约详细内容看课本+美俄趁火打劫)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要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2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运动过程(1851-1864)

1.开始标志:1851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结束:1864年天京陷落。

Ps: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核心内容: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评价:

①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③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1.目的: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设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未能实行。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3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牙山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连被占)→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

3.结果: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欧美列强默认或支持的态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 口号 :扶清灭洋)

2.结果:清廷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4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

5.军事基础:各地开展武装起义(其中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Ps: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二、经过:

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1912年 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制内阁。)

三、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1912年2月12号,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成功!):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局限性(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5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的诞生

中国***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失败的标志: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6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08.01)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胜利结束: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7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是全面抗战路线。

4.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8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阶段:

1.1945年《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签订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争阶段: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Ps:中国***采取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号,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胜利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 经验 :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②马列主义,(灵魂);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向); ④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基础) ⑤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⑥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一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 历史复习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分封制内容:(分封对象)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奴隶制国家政权)

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的大儿子继承大宗位置)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 。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首)、御史大夫(监察)和太尉(军事)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4。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5。秦创皇帝制:皇权至上、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具有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特点

2。演化进程皇权与相权秦始皇汉武帝隋唐宋明清,创皇帝制外朝三省六部制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废丞相军机处,丞相权力大内朝三省长官都是丞相 权分六部,削弱丞相的外朝权力分散丞相 权力分割相权内阁形成皇权达到顶峰,地方建制秦东汉唐朝宋元朝明朝清,郡县制州、郡、县道、州、县路、州、县行省制度废行省设三司省、道、府、县,选官制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4。监察体制 秦 :御史大夫 两汉: 设刺史(地方)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

6。.清朝设军机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加强。

7。从秦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a.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要冲b.三面环海,山与海阴隔,海岸曲折,良港众多c.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

2.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a.不利于粮食生产,适宜葡萄和橄榄的生长,b.为维持生计,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 c.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城邦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独立自主(共和政体)

公民:父母祖籍均属本邦、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性公民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原因: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2.背景:(1)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城邦里的4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2)公元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的阶层;(3)工商业者们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3.过程:

(1)梭伦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①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②评价:a、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b、历史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内容:a、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b、建立“五百人会议”,代表原来的“四百人会议”:c、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d、制定陶片放逐法。②评价:a、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b、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的顶峰)

A民主政治的表现:(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B民主政治的特点:民主政体。具有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特点。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一种少数人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

构成: ①按结构划分:公民法 万民法; ②按形式划分:习惯法 成文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公民法: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2)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①背景: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迫于平民的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成文法。②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③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万民法(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原来了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罗马政府遂设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2)产生: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3)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一切自由民);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4)意义: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帝国时期,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罗马法的意义)(1)对当时的罗马而言: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对后世而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

“光荣革命”(英国代议制产生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640—1688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法案:《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即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2.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政治上,中央没有国家元首,邦联只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地方各州保持重大的财政、军事、税收权。

2.经济上,国内各州关卡林立,阻碍商品流通;对外邦联政府无法保护本国商人利益,没有统一关税。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不断(谢司起义)

3.思想上,法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体现的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一个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上的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授予参众两院、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它们之间互不统属又互相制约,有效地防止了专制主义的出现。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消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

2.依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的中央政府:总统(最高行政权) 国会 (最高立法权)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3、对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 A、重要进步意义: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主。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4)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局限性:1)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

三、两党制的形成的发展

1.时间: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产生,19世纪中期形成

2.党派:民主党(驴),共和党(象)的“驴象之争”构成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

3.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曲折历程

一.法国政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5年)。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1941)a.内容: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立法权-两院制议会:(众议院-普选、参议院 9年-间选)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b.意义:确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 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发动普丹、普奥、普法战争。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律依据为《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构成: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内阁首脑: 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首相为议长 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

3.评价:局限性: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带着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积极性: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三、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

1.代议制特征: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政党政治。

2.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A、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B、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D、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的比较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

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民间接选举参、众议院联席会议世袭

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总统、总理宰相(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国王任命总统任命总统任命皇帝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皇帝

政府与议会关系政府对议会负责分权与制衡原则总统对议会负责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立法机构议会国会议会议会

法律依据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总体比较国别中国英国

时间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下半期

地理位置亚洲东部欧洲西部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装备陈旧船坚炮利 战斗力强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出超入超

综合国力日趋衰落世界强国

二.鸦片战争

1.鸦战争爆发的原因(1)直接原因:中国禁运动沉重打击英国的鸦走私。(2)根本原因:英国为开拓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3、中国战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三.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项目

《南京条约》(1842年)《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

割地香港岛 割九龙司一区 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赔款2100万银元赔偿英法巨额白银英法各800万两

开埠五口通商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增开天津

其他权利的丧失协定关税;《五口商章程》、《虎门条约》(司法)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中外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四.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上,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到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经济上由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开始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 原因: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间激化。(主要)②连年发生灾害。(直接)

2. 过程:①1851.1 金田起义 ②永安建制封王(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初步建立政权

③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④北伐和西征

3. 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

结局:北伐军孤军深入,清政府调集重兵

意义: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西征 目的:巩固太平天国

结局:夺去了半壁江山,是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

1时间 1853

2目的 满足农民得到徒弟的愿望

3内容 ① 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式: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分徒弟

局限性:绝对的平均不能实现。

② 产品分配

原则: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式:每户留足粮,其余归国库。

局限性:扼杀了农民的积极性

意义: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4目标:四有二无

5评价: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三.天国悲剧

1 由盛而衰:天京变乱——朝中无人,军中无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 重振国威:①重建领导核心 ②《资政新篇》a.时间 b.人物 c.评价

3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客观

四.评价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积极: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消极: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首先在英国)

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1)理论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来源:马克思深入工人群众调查,研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

2)主要内容:①阐明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提出作用: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③揭示使命: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④号召联合: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

1、成立的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的腐朽统治。

2、革命措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课本86页)

3、性质:无产阶级政权(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最能体现)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②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③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根本原因)。

2)客观原因:①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支持;②临时政府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支持;③当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不成熟。

5.历史意义:①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①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软弱的垄断资本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②俄国各种矛盾尖锐;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②俄国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强;③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2.过程:

①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和平方式)

③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④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⑤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3.历史意义: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半殖民地殖民地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对历史学习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也要继续强化我们的历史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进步,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二历史 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1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1)产生

时间: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影响: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初步发展

时间: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

原因: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春天

时间: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原因: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影响: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4)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

时间: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原因:a.全国的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影响: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5)萎缩

时间:抗战胜利后(1945—1949)

原因:a.美国的经济掠夺。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4)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

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2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 措施 :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 教育 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 传统 文化 的主流。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3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

★ 高中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0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事业的。

2.1931年,有声**《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高一历史课堂必学知识点归纳

学习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概括:课前要预习,听课易人脑。温故才知新,歧义见分晓。自学新内容,要把重点找。问题列出来,听课有目标。听课要专心,努力排干扰等。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历史 课堂必学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一历史课堂必学知识点归纳1

一、汉朝

1、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导致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刺史制度: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隋唐

1、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相互合作,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进步性:a.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 文化 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b.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三、宋朝

1、设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了宰相财权;

4、设枢密院掌军政,分割了宰相军权。

四、元朝

1、中央:设中书省作为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2、地方:实行行省制(行中书省的简称),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高一历史课堂必学知识点归纳2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4.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高一历史课堂必学知识点归纳3

1、古代中国的农业

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法 。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形成原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丝织工具有花楼机。

(2)冶金技术:

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就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在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世界。

(3)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市”的发展: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宋代最的四大商业名镇。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基本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影响: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海禁”政策:

(1)基本含义:

A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B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影响: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一历史课堂必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 2020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具体具体的)。

限于篇幅,不能全发,如有需要,请公示QQ或邮箱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综述: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②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2、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⑴、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此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⑵、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⑶、“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⑷、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复习提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力)

①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②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就是说出现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③产生了王位世袭制;

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①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②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③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2)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加强地方管理;

(3)积极作用(影响):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了疆域,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扩大了疆域);

②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巩固了周朝统治);

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4)局限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强大,诸侯之间开始争霸,分封制难以维持;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关系相对;

(4)影响: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家”密切结合起来,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①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③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

条件:①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小宗频繁取代大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②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内容:⑴皇权至上;

⑵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

⑶中央设三公九卿;

⑷地方推行郡县制;

⑸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⑹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⑺制定严苛的秦律。

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和太尉(管理军务);

三者之间互不相属、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4、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影响:

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1)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

(2)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2、影响:①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②相权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利于加强皇权。

3、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三公九卿(秦)→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制(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增设军机处(清);

二、选官制度:世卿世禄→举荐制→科举制

1、演变情况:战国时期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到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举荐制和征辟制,隋朝设立科举制,至唐代日臻完善。

2、科举制作用: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出现的原因:保证这支队伍的廉洁与高效;

2、谏议制度出现的原因: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3、评价: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西汉:

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

2、解决:①汉高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巩固政权:郡国并行)

②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平息叛乱:重要大臣贾谊、《削藩策》的晁错)

③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相权、加强对地方的监督、解决王国问题)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唐朝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利不断膨胀。

①安史之乱;②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自立,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宋朝:(北宋时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①(军事上)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②(政治上)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③(经济上)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

3、影响:①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③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

④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四、明朝:

1、丞相制度的废除:

①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②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③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内阁的演变:

①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②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明成祖设内阁,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掌握“票拟”,但票拟是否算数,取决于皇上的“朱批”。)

五、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3、影响:①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②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

③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课程标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1、要注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

2、要注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3、要注意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整体线索。

4、要注意运用政治、地理、文学等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并结合现实思考问题。

考点概述: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2.政治特点: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朝

1.商朝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

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充满神权色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一)周族的兴起: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

(二)西周的建立与稳定: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

(三)西周的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

2.内容:

(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2)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②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

③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

④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3.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①周王把土地人民封授给诸侯,建立诸侯国。

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职的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

③有的国君还兼任周王的卿士,以示臣服关系。

④各封国必须对周王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

⑤定期觐见和交纳各种贡赋,包括当地特产、人口等,还要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4.影响:

①在分封中,周的亲族、姻亲的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内容: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4.作用与影响:

①大宗与小宗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二)礼乐制度: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重点突破:

1.西周新建封国与商代的附属国有何不同?

①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血缘界限,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它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

②商代的附属国居于边地;西周主要的新兴封国地处要冲,与保持原有状态的血缘方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③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

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内容和作用?

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内容:①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

②同姓亲族(主体):分封到富庶之处、战略要地;物资,人口等;

③异姓诸侯国:功臣、姻亲与亲族相似;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同时分封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

作用:①“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诸侯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宗法制发挥了什么作用?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4.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①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

②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核心,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

③礼乐制度是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的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

④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5、简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牢固的血缘关系;②浓厚的专制色彩;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2课 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旧有统治秩序的破坏: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2.春秋大国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战国社会剧变: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①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

②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

③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

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

1.秦朝政权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最高权力的归属:

(1)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至高无上。秦王嬴政称“皇帝”,并将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3.中央政府的组成及特点:

(1)三公九卿及其职权: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2)中央政府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三、废分封,置郡县:

1.秦朝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县制:

(1)郡县制的推行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2)郡县制的内容: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①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

②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人口较少的县设置县长)、县丞和县尉;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

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2.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

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4.秦朝中央集权政体的作用: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点突破: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内容:①皇帝至高无上,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纵览于一人之手,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设置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③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

④为了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能,秦朝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还制定了秦法。

直接影响: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

深远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3.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

③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目录。急求

人教版高一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

在学习这条路上,有人激动,有人沮丧,我不管,至少我为了学习付出,我收获了快乐,我辛勤的耕耘,学习会给我丰硕的回报。我相信自己!我相信学习!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书目录必修一: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1、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

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7、新思想的萌发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清朝政局的变动

2、洋务运动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4、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

5、甲午中日战争

6、瓜分中国的狂潮

7、戊戌变法

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

4、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独裁统治

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章:新 文化 运动和***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

3、中国***的诞生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高中历史书目录必修二:

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

1、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3、九一八事变

4、红军的长征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的爆发

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4、***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

2、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

3、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四章:中国近代文化

1、清朝晚期文化(一)

2、清朝晚期文化(二)

3、民国时期文化(一)

4、民国时期文化(二)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七章:“----”的十年

1、全国大动乱

2、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居面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

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一: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3、文艺复兴

4、宗教改革

第二章:资本主义革命时代的东西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4、欧洲的启蒙运动

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6、美国的建立

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8、16~18世纪的亚洲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

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6、亚洲革命风暴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

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

5、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

1、自然科学

2、文学和艺术

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二: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4、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4、美苏争霸

5、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

6、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的发展

3、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科学技术

2、学术思潮和 教育

3、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三: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1、远古社会和 传说 时代

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3、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4、夏、商、西周的文化

5、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

7、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

1、秦朝的统治

2、两汉的统治

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4、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

6、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7、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类和民族融合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1、短暂的隋朝

2、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3、唐朝后期的政局

4、隋唐制度的革新

5、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隋唐时期的交往友好

8、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

1、五代十国

2、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

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4、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

5、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6、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7、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2、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7、明清时期的文化

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可以看哪几本书

★ 高中历史考点整理归纳

★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 2019年秋季最全高中新教材改版内容

★ 高中历史知识考点整理

★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三背诵篇目目录整理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梳理大全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必背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分为四个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背内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转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背内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的颁布和实施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的颁布、特点、影响等等。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宪法规定内容等等。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发展和影响。

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了解掌握战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十年对峙、内战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了解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改变,在国际的影响力,开创外交新局面的方法等。

好了,今天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高中历史必修一”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高中历史必修一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