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是什么目录
作为舞蹈入门的学习者,需要掌握以下20个基本动作:
1. 步伐:前进、后退、转弯、跳跃等。
2. 坐姿:坐在舞台上或地面上表达出情感。
3. 立姿:一种基本的舞蹈姿势,在表现舞蹈时会持续一段时间。
4. 推拉:通过身体的推拉动作传递情感和节奏。
5. 抽步:以脚步带动身体移动,通常与推拉动作结合使用。
6. 前踢:踏出一步,将一只腿前伸,脚尖指向前方,并举手配合。
7. 侧步:一只腿向侧方踏出一步,同时使另一只腿回缩,重复这个过程。
8. 旋转:增加舞者的动感和节奏感,吸引众人的目光。
9. 跳跃:各种类型的跳跃动作,如小跳、大跳等。
10. 翻身:通过身体和脚步的协调,完成各种翻身动作。
11. 低头:头部向前低下的动作,可以表达内敛或谦虚的情感。
12. 扬眉:头部向上抬起,使眉毛上扬,表达兴奋或高兴的情绪。
13. 挺胸:胸部向上挺起,可以展现自信和自豪感。
14. 收腹:腹部向内收缩,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优美线条。
15. 吸气:深呼吸一口气,有助于放松身体和集中精神。
16. 吐气:通过嘴巴呼气,可以表达出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17. 手部动作:包括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各种动作,如摆臂、转腕、握拳等。
18. 腿部动作:通过腿部和脚部的协调,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如抬腿、踢腿、屈膝等。
19. 平衡: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20. 节奏感:跟随音乐的节奏,掌握舞蹈的韵律和节奏感。
以上基本动作是舞蹈入门的基础,需要反复练习和巩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3、推脚背组合
4、把杆训练组合
5、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
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
6、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7、大踢腿
8、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
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9、劈腿
10、小跳组合
舞蹈基本功分上把与下把。
上把:擦地,蹲,划圈,小踢腿,单脚蹲,腰,控制,压脚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下把: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之大中小,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等。
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包括:1、素质训练:压肩胛带、下腰、甩腰、杆上压腿、坐地分腿练习;2、:扶把动作、离把动作;3、技巧训练:转即旋转、翻即翻身、跳跃;4、舞姿训练:压腿、压肩、推组合、把杆训练组合、踢后腿、劈腿跳、大踢腿、下腰、劈腿、小跳组合。
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
一、素质训练
素质训练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
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杆吊腰和下腰、甩腰来练习。
训练中,杆上压腿使腿内侧的肌肉韧带得以舒展。
胯的软度,可用坐地分腿练习和躺地分腿练习。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就是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让身体各部位达到、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让更加好看。
分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三、技巧训练
技巧训练包括“转、翻、跳”等特技。
转即旋转,以身体垂直于地面的轴心,沿着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转运动。
翻即翻身,以身体的中心线为轴心,翻转三百六十度。
跳就是跳跃,在空中形成一中优美的造型姿态。
四、舞姿训练
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舞姿训练包括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把杆训练组合、踢后腿、劈腿跳、大踢腿、下腰、劈腿、小跳组合。
刚刚
12分钟前
18分钟前
24分钟前
30分钟前
41340 浏览未命名
4887 浏览学习库
4653 浏览大学库
2755 浏览学习库
1367 浏览学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