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教务处目录
一、遵义医科大学教务联系电话 处 长(葛正龙):电话:28643601
副处长(周万津):电话:28643615
副处长(覃晓龙):电话:28643603
副处长(邵珠建):电话:28643609
办公室:28643600
教务科:28643604
教材科:28643602
学籍管理科:28643606
实习管理科:28643607
考试中心:28643605
二、遵义医科大学相关新闻资讯 我校召开《遵义医科大学学报》建设工作会
为推进《遵义医科大学学报》高质量发展,12月19日上午,我校在新蒲校区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学报建设工作会,学校党委书记、名誉主编何志旭教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报主编刘建国教授,顾问编委石京山教授,学校副校长、学报副主编龚其海教授,学校副校长、学报副主编王达利教授,特邀专家钱民章教授,编委及青年编委代表,珠海校区、各附属医院、相关院系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龚其海副主编主持。
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王欢教授汇报了学报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与会专家、编委、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结合学报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解决学报高质量稿源短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做了充分深入地讨论。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提出了围绕学科特点打造特色栏目、紧跟研究前沿热点创新组稿约稿机制、调动青年编委积极性等建议和对策。
会上,龚其海要求编辑部要优化审稿流程,严格把控审稿时间,让高质量的论文及时发表;编委、青年编委要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对待组稿、约稿及审稿工作。
刘建国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学报建设工作,将补充学科专家充实办刊队伍,加强队伍建设,为学报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将进一步加大办刊经费投入,大力支持学报建设与发展;编委及青年编委要做好带头作用,发挥学科优势,加大审稿及组稿力度。
何志旭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学报是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做好学报工作将为扩大学校影响力提供强大支撑。
完成“双改单”工作是学报取得进步的表现。
下一步,编辑部应加大学报的宣传工作力度,加强与兄弟期刊及其他优秀期刊的学习交流,促进学报做好特色栏目,进一步提升学报影响力。
单招学校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主要的招生对象是报了高考的学生,所以只要你报了今年的高考,有高考报名号就能参加的。
单招报名需要先报名了当年的高考,有了高考报名号才可以参加报名
一、遵义医科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处 长(葛正龙):电话:28643601
副处长(周万津):电话:28643615
副处长(覃晓龙):电话:28643603
副处长(邵珠建):电话:28643609
办公室:28643600
教务科:28643604
教材科:28643602
学籍管理科:28643606
实习管理科:28643607
考试中心:28643605
二、遵义医科大学简介
学校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等名称。
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
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 遵义医科大学 。
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口腔医学专业认证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三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约2515亩,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下设28个教学院系、4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
教师队伍中,入选第三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共6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核心专家共16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2个。
学校本科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包含30个本科专业。
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9年起与 上海交通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苏州大学 、贵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目前,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
2015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