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目录
同时,如果您对浙江财经大学的课程、教学、考试等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也可以向学校的师生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和建议。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是浙江财经大学的中心部门之一,负责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教务处有大约11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正式职工和临时工作人员。
教务处包括五个部门:办公室、教学运行管理部、基建与教学设备管理部、教学补贴与奖惩管理部、考试中心。
1. 办公室
教务处办公室是教务处的行政机构,也是教务处与校内外相关部门联络协调的抽象部分。
其主要职责是处理和协调教务处的日常事宜,为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2. 教学运行管理部
教学运行管理部主要负责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其改善、教材选用、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3. 基建与教学设备管理部
负责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的调配安排、管理与维护,保证正常上课、实验和其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教学补贴与奖惩管理部
负责教师任课补贴、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及其奖惩等相关工作。
5. 考试中心
考试中心主要负责校内外各类考试的组织工作,包括本科、研究生、学位英语、公共英语等考试。
1.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政策
教务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决策,负责制定学年度教学计划,编制学期课程表和教师授课计划,并根据需要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2. 组织和指导教学工作
教务处为建设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教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章制度,组织全校各层级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教学水平。
3. 监督考试和评估工作
教务处负责监督教学质量的考核和评估工作,审核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案,开展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估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并及时处理教学质量异常情况。
1. 教务处秉承“服务、创新、求实、和谐”的理念,致力于推进质量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务处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考核体系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引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务处加大考试改革力度,首创了开拓性的闭卷重申、开放式试题、实时交换考生等创新模式,旨在选拔真才实学的优秀学子,并且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教务处是浙江财经大学负责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部门。
该处在组织架构、职责和任务、亮点方面,不断创新,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未来,教务处将继续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学籍成绩:87557063,office@行政楼123东
选课中心:87557055,office@行政楼121
考试管理:87557061,office@行政楼120
系统管理:87557068,office@行政楼127
一、浙江财经大学教务联系电话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87557066,该校联系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邮编为310018、联系邮箱为jiaowu@zufe.edu.cn。
二、浙江财经大学简介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获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57.06万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园生活区)。
设置有1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4个研究院,4个附属幼儿园和附属小学。
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9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
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5个特色库。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实力。
在校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职称170余人,副高级职称3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810余人。
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奖励计划”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级专家、省“”领军人才、省“”青年拔尖人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150余人。
另聘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大类人才培养为方向,实施专业准入准出制度,突出学生培养路径的自主性,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断拓展、优化学生修读主专业和辅修专业的途径。
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部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材,14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国家级教材,70部省级重点教材、“十二五”优秀教材、“十三五”新形态教材,11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以上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拥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税务、会计、资产评估、审计、公共管理、金融、保险、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艺术等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应用经济学为省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学科为省A类一流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为省B类一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