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代皇帝简介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什么?

宋朝历代皇帝简介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什么?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宋朝历代皇帝顺序表简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宋朝历代皇帝顺序表简介的话题。

宋朝历代皇帝简介

北宋

1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贤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比较安定。但是也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但也因为重文轻武,使宋代文学、哲学、美术、科技异常发达。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岁。

2 太宗赵匡义(公元939--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3 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年),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4 仁宗赵祯(公元1010--1062年),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进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在位后期,官僚膨胀,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而且,还有南蛮叛乱、交趾之乱。来虽有“庆历新政”,但尚未成功。其陵墓为永昭陵。

5 英宗赵曙(公元1032--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 - 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在位时碌碌无为,北宋就此衰落。

6 神宗赵顼(公元1048--1085年),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惟操之过急,不得其法,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图一举歼灭羌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羌,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享年三十八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

7 哲宗赵煦(公元1077--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在位15年,享年25岁。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敦、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原因。

8 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八年后死于黑龙江依兰。

9 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127年在位)。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62岁。赵桓受父宋徽宗逊位后即位为皇帝,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是他十分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人求和。金国趁此机会于靖康二年(1127年)南下渡黄河破宋京东京(今开封),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及百姓、官员、嫔妃上万人被俘北上,被困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史称“靖康之变”,北宋遂亡。1161年宋钦宗被金国人的马踩死,结束了亡国徒的一生。

南宋

1 高宗赵构(公元1107--1187年),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1127年东京沦陷的时候,他在当时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做皇帝,改元“建炎”。绍兴元年(1131年)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后重用奸臣秦桧等,纵情声色,昏庸腐朽,大兴土木,杀死岳飞,与金国人屈辱求和,签定绍兴和议,割除大量土地,与金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朝政治十分腐败,农民起义四处爆发,如钟相、杨幺起义等,而宋高宗之流则大肆镇压。

2 孝宗赵眘(公元1127--1194年),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干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干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干淳之治”(干:干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孝宗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敦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最终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于临安重华殿。

3 光宗赵敦(公元1147--1200年),宋光宗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庆元六年(1200年)春,由于光宗过于闷闷不乐就去世了,死后葬于永崇陵

4 宁宗赵扩(公元1168--1224年),宋宁宗是南宋统治初期由于韩侂胄的作用对金朝持对抗态度,他追封岳飞为鄂王,剥夺秦桧的所有封职。但是1206年韩侂胄北伐战败后宋宁宗改变了他的政策。1207年11月他的皇后杨氏与史弥远一起秘密策划利用韩战败的机会谋杀了韩并将韩的首级送往金朝作为谢罪。1208年在史弥远的操纵下宋宁宗与金朝达成了嘉定和议,向金朝称伯,自己称侄,又向金朝进贡金银。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成为宋宁宗的宰相兼枢密使,独揽宋朝大政。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官职。宋宁宗时期,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宋宁宗还恢复理学地位。

5 理宗赵昀(公元1205--1264年),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弘,立宋理宗为皇帝。宋理宗十分无能,登基后将所有国家事物都交给史弥远,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直到1233年史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但他依然对政治不感兴趣,将国家大事交给他的宰相丁大全处理,他本人崇拜理学。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6 度宗赵禥(公元1240--1274年),在位1265年—1274年),在位10年,享年35岁,宋度宗长大后十分昏庸无能。他即位时,金朝已经灭亡多年,北方元朝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他却将军国大权交给奸臣贾似道,政治十分腐败黑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己却依旧穷途奢侈,荒*无道,沉湎于酒色之中,宋朝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只有等着灭亡。北方元军多次出兵进攻南宋,宋廷虽腐朽,但是广大军民的抵抗,使得元军不得不撤回。度宗即位后,元军猛攻襄樊。这一次是决定南宋小朝廷兴亡的关键战役。然而贾似道密而不报,还说已经取胜,度宗在完全不予以审问的情况下竟对此言深信不疑。最后,元军于咸淳十年(1274年)初攻破围攻5年的襄樊,为宋朝敲响丧钟,宋度宗闻知顿时昏倒,但是他仍然借酒浇愁。不久就因酒色过度而死。

7 恭帝赵显(公元1271--1274年),(1274年—1276年在位),1276年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1?4出城向元军投降。宋恭帝被俘以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赏给19岁的赵?1?4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于是当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翻译了不少佛教经文。因而触犯了文字狱。后来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赐死,死时享年53岁。

8 端宗赵昰(公元1268--1278年),恭帝长兄,恭帝被俘后被陆秀夫拥立为帝,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终年11岁。赵昰在登基之前,被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1276年即位,改元景炎,时年只有7岁。虽然朝臣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紧紧追击下,端宗皇上只能由大将张世杰护卫着登船入海,东逃西避,疲于奔命。 1278年3月,端宗皇上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湾,“龙舟”倾覆,端宗皇上遇溺于水中,虽然被左右随从救起,但已经喝了一肚子的水。端宗皇上吓得好几天都讲不出话来,结果生病了。因元军追兵逼近,他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州(今广东省雷州湾)。可怜一个不到10岁的小皇上宋端宗经此颠簸,又惊病交加,几个月后便死去了。

9 端宗赵昺(公元1271--1279年),由陆秀夫背着投海而死,终年9岁。(1278年),宋端宗死,弟弟赵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并逃往厓山避难。元朝命令宋朝叛将张弘范大举进攻厓山的赵昺小朝廷,宋军水师在张世杰的指挥下进行顽抗,在崖门海域里与元朝军队交战,史称“崖门战役”,这场战役关系到南宋流亡小朝廷的兴亡。结果,宋军全军覆灭。西元1279年3月19日,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背着这位刚满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覆灭.

历代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分崩离析之后建立的、一个统一了大半个中国的、新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下面是有历代宋朝皇帝列表,欢迎参阅。

历代宋朝皇帝列表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

 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

 宋仁宗赵祯: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

 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宋英宗赵曙:

 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

 宋神宗赵顼:

 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

 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

 宋哲宗赵煦:

 公元1086年:丙寅,元祐元年

 公元1094年:甲戌,元祐九年,绍圣元年

 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

 宋徽宗赵佶:

 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

 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

 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

 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

 公元1115年:乙未,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树立金国。

 公元1117年:丁酉,政和七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三年天辅元年

 公元1118年:戊戌,政和八年,重和元年

 公元1119年:己亥,重和二年,宣和元年

 公元1123年:癸卯,宣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

 公元1125年:乙巳,宣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天祚帝被金兵俘获,大辽国亡。

 宋钦宗赵桓:

 公元1126年:丙午,靖康元年

 公元1127年:丁未,靖康二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金国消亡北宋,俘虏宋钦宗赵桓和已退位的宋徽宗赵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宋高宗赵构:

 公元1127年:丁未,建炎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五年,北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

 公元1131年:辛亥,绍兴元年

 公元1136年:丙辰,绍兴六年,金熙宗完颜亶天会十四年沿用金太宗完颜晟年号

 公元1149年:己巳,绍兴十九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天德元年,金熙宗完颜亶皇统九年

 公元1161年:辛巳,绍兴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六年

 宋孝宗赵昚(音?慎?)

 公元1163年:癸未,隆兴元年

 公元1165年:乙酉,乾道元年

 公元1174年:甲午,淳熙元年

 宋光宗赵惇:

 公元1190年:庚戌,绍熙元年,金章宗完颜璟明昌元年

 宋宁宗赵扩:

 公元1195年:乙卯,庆元元年

 公元1201年:辛酉,嘉泰元年

 公元1205年:乙丑,开禧元年

 公元1206年:丙寅,开禧二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元年

 公元1208年:戊辰,嘉定元年

 公元1209年:己巳,嘉定二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元年

 公元1213年:癸酉,嘉定六年,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元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二年至宁元年

 公元1224年:甲申,嘉定十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元年

 宋理宗赵昀:

 公元1225年:乙酉,宝庆元年

 公元1227年:丁亥,宝庆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二十二年,蒙古汗国灭西夏。

 公元1228年:戊子,绍定元年,大蒙古国也客那颜汗拖雷元年,持续人窝阔台远 征途 中,由拖雷监国。

 公元1229年:己丑,绍定二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元年

 公元1234年:甲午,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金国消亡。

 公元1237年:丁酉,嘉熙元年

 公元1241年:辛丑,淳祐元年

 公元1242年:壬寅,淳祐二年,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元年

 公元1246年:丙午,淳祐六年,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五年,大蒙古国库裕克汗贵由元年

 公元1249年:己酉,淳祐九年,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元年

 公元1251年:辛亥,淳祐十一年,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三年,大蒙古国蒙哥汗元年

 公元1253年:癸丑,宝祐元年

 公元1259年:己未,开庆元年,大蒙古国蒙哥汗九年

 公元1260年:庚申,景定元年,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中统元年

 公元1264年:甲子,景定五年,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中统五年至元元年

 宋度宗赵禥:

 公元1265年:乙丑,咸淳元年

 公元1271年:辛未,咸淳七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蒙古汗国正式分裂,元朝树立。

 公元1274年:甲戌,咸淳十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

 宋恭宗赵?(音?显?):

 公元1275年:乙亥,德祐元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6年:丙子,德祐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

 宋端宗赵昰(音?是?)

 公元1276年:丙子,景炎元年,德祐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

 宋末帝赵昺:

 公元1278年:戊寅,祥兴元年,景炎三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

 公元1279年:己卯,祥兴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厓山陷落,赵昺被迫投海自杀,南宋消亡。

猜你喜欢:

1.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2. 北宋朝皇帝列表

3. 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4. 夏朝的历代皇帝列表

5. 周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什么?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

1、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

2、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即位为帝。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

4、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

5、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赵曙即帝位。

6、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治平元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正月继位。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

7、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

8、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9、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元符三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靖康之变后北宋亡国,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驾崩于燕京。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赵匡胤(宋朝第一位皇帝)、赵炅(宋朝第二位皇帝)、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赵顼(宋朝第六位皇帝)、赵煦(宋朝第七位皇帝)、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开封府,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崇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1004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朝逐渐步入治世。

宋朝的影响

政治制度:宋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文轻武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削弱了武将的权力,这一制度在后来的明朝和清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制度。

科技发展: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这些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经济发展:宋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高峰,商业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城市规模和繁荣程度超过了唐朝,税收和货币发行量也大大增加,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化教育:宋朝时期文化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作品,如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等,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历代皇帝,和年号

北宋(960——1127) 一、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庙号:太祖 帝名:赵匡胤 辈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岁) 皇考:赵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号:建隆(960——963)乾德(963——968)开宝(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二、 谥号: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庙号:太宗 帝名: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辈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岁) 皇考:赵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号:太平兴国(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三、 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庙号:真宗 帝名:赵恒 辈份:第二代 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岁)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号: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兴(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四、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庙号:仁宗 帝名:赵祯 辈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岁) 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号: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宝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庆历(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五、 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庙号:英宗 帝名:赵曙(赵宗实) 辈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岁) 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赵元汾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号: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六、 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帝名:赵顼 辈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岁) 皇考:英宗长子 生母:高氏 年号: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七、 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攻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号:哲宗 帝名:赵煦 辈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岁)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号:元佑(1086——1094)绍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八、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帝名:赵佶 辈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岁)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陈氏 年号:建中靖国(1101)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九、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庙号:钦宗 帝名:赵桓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岁) 皇考:徽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南宋(1127——1279) 十、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庙号:高宗 帝名:赵构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7——1162(35年) 生卒:1107——1187(80岁) 皇考:徽宗第九子 生母:韦氏 年号:建炎(1127——1130)绍兴(1131——1162) 陵墓: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十一、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庙号:孝宗 帝名:赵昚(赵伯琮、赵瑗、赵玮) 辈份:第八代 在位:1162——1189(27年) 生卒:1127——1194(67岁) 皇考: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五世孙秀王赵子偁子 生母:张氏 年号: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 陵墓:永阜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二、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庙号:光宗 帝名:赵敦 辈份:第九代 在位:1189——1194(5年) 生卒:1147——1200(53岁) 皇考:孝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号:绍熙(1190——1194) 陵墓: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三、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庙号:宁宗 帝名:赵扩 辈份:第十代 在位:1194——1224(30年) 生卒:1168——1224(56岁) 皇考:光宗第二子 生母:李氏 年号:庆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开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 陵墓:永茂陵十四、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庙号:理宗帝名:赵昀 辈分:第十一代在位:1224——1264(40年) 生卒:1205——1264(59岁) 皇考:宋太祖的十世孙,山阴尉赵希瑀子(一说实为史弥远抱养之民间孩子,无宋室血统) 生母:全氏 年号:宝庆(1225——1227)绍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佑(1241——1252)宝佑(1253——1258)开庆(1259)景定(1260——1264) 陵墓:永穆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五、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庙号:度宗 帝名:赵禥(赵孟启、赵孜) 辈份:第十二代 在位:1264——1274(10年) 生卒:1240——1274(34岁) 皇考:理宗弟赵与芮子 生母:黄氏 年号:咸淳(1265——1274) 陵墓:永绍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六、 谥号:孝恭懿圣皇帝 庙号:无 帝名:赵显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4——1276(2年) 生卒:1271——1323(52岁) 皇考:度宗子 生母:全氏 年号:德佑(1275——1276) 十七、 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庙号:端宗 帝名:赵昰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6——1278(2年) 生卒:1268——1278(10岁) 皇考:度宗长子 生母:杨氏 年号:景炎(1276——1278) 陵墓:永福陵(今广东省新会县南崖山) 十八、 谥号:少帝、幼主、末帝、卫王 庙号:无 帝名:赵昺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8——1279(1年) 生卒:1271——1279(8岁) 皇考:度宗子 生母:俞氏 年号:祥兴(1278——1279)

宋朝皇帝世袭表

北宋世系表 (960——1127)

赵弘殷 —┬— (1)宋太祖赵匡胤

│ 960—976

└— (2)宋太宗赵光义 —┬— (3)宋真宗赵恒 ——— (4)宋仁宗赵桢

976—997 │ 998—1022 1023—1063

└— 商王赵元伤 ——— 濮王赵允让 —┐

┌— ————————— ——— ————————— ——— ———————— ——— ———————— —┘

└— (5)宋英宗赵曙 ——— (6)宋神宗赵顼 —┬— (7)宋哲宗赵煦

1064—1067 1068—1085 │ 1086—1100

└— (8)宋徽宗赵佶 —┬— (9)宋钦宗赵桓

1101—1125 │ 1126—1127

└— [南宋]高宗赵构 金灭北宋 北宋亡

南宋世系表 (1127——1279)

中经五世

┌— 宋太宗 ——— ————— (1)宋高宗赵构

│ 1127—1162

│ 中经六世

└— 宋太祖 —┬— ————— (2)宋孝宗赵昚 ——— (3)宋光宗赵敦 ——— (4)宋宁宗赵扩

│ 1163—1189 1190—1194 1195—1224

│ 中经九世

└— ——┬—— (5)宋理宗赵昀 ┌— (8)宋端宗赵昰

│ 1225—1264 │ 1276—1278

│ │

└—— 福王赵与芮 ——— (6)宋度宗赵禥 —┼— (7)宋恭宗赵显

1265—1274 │ 1275—1276

└— (9)宋祥兴帝赵昺

1278—1279 ——— 元灭南宋 南宋亡

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

太祖像太祖赵匡胤(yìn),21岁时,离家外出游历,23岁投奔后周太祖郭威帐下,开始征战沙场。世宗柴荣即位后,赵匡胤典领禁军,随世宗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越。30岁时,拜定国军节度使,31岁迁义成军节度使。周世宗去世后,33岁的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再迁归德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34岁的赵匡胤代周建宋,在位17年,50岁去世

太祖最主要的成就是恢复了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他平定二李之乱,吞并荆湖,攻取后蜀,灭南汉,亡南唐,迫使吴越和漳泉称臣,基本上结束了唐中叶以来藩镇林立、军阀割据的局面。太祖又是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制定者,其实行的许多政策对宋代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些都无损于赵匡胤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太祖一生,从流浪汉到普通士兵,又从士兵到将军,最终成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其经历富有传奇色彩。黄袍加身:乱世造就的君主

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在平叛过程中,唐朝的节度使们拥兵自重,前蜀建立者王建石雕像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盛唐逐渐走向衰弱。唐天佑四年(907),朱温迫唐哀帝逊位,建立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在这50余年里,各地的将领们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兵强马壮,就能称王称帝,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演出一幕幕亲子杀父、兄弟相残的惨剧。普通百姓生活在战乱不断的环境中,更是朝不保夕,他们迫切希望社会稳定下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

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赵匡胤先世为涿州人,后人遂以为赵匡胤祖籍涿州。但是,咸平三年(1000)赵匡胤的侄子真宗赵恒曾下诏封其祖父宣祖赵弘殷的远房赵氏宗族为官,却在诏书中明确指出保州(河北保定)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为赵氏故里。真宗开此先例后,其后的历代皇帝直至南宋高宗都对保州赵氏予以照顾。真宗此时距北宋建国不过40年,似乎不会将祖父籍贯弄错。然而,由于史书记载的差异,赵匡胤家族祖籍究竟在何处,尚需作进一步探究。

赵匡胤的祖辈均做过官,其父赵弘殷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爱将。由于出身将门,赵匡胤自幼便学习骑射,表现出极强的恒心和毅力。他曾找了一匹没有驯服的烈马来练骑术。赵匡胤才坐上马,那马却不甘人骑,使起性子来,直朝城门狂奔。赵匡胤猝不及防,一头撞在城楼上摔了下来。在场的人大惊失色,都以为他必受重伤。哪知赵匡胤却猛地从地上跃起,迅速追上烈马,纵身跃上,将烈马驯服,自己却毫发无损。

赵匡胤出生后十几年,朝代两度更迭。其父赵弘殷也在唐庄宗被杀后备受冷落,赵家逐渐衰落。到了赵匡胤21岁时,就连生活也变得十分艰难。赵匡胤正值风华正茂之时,他眼见不能依靠父亲谋取前程,便辞别父母和成婚三年的妻子,离家外出闯荡。

赵匡胤离家后,一路南下,穷困潦倒,受了许多白眼和冷遇。他曾投奔父亲昔日的同僚王彦超,希望能谋一官半职。王彦超看到赵匡胤落魄的样子,竟像打发乞丐一样,给了他几

贯钱,便把他赶走了。赵匡胤无奈中拿着这几贯钱去赌博,哪知手气竟是出奇地好,盘盘皆赢。后周周元通宝当他满心欢喜地拿钱离开时,那些红了眼的赌徒却欺负赵匡胤是外地人,一拥而上,将他按在地上,一阵拳打脚踢,抢了他的钱财之后扬长而去。

两年的流浪生活颇为艰辛,但却磨练了赵匡胤的意志,也开阔了眼界。一日,赵匡胤到了襄阳一所寺庙里。院中住持饱经沧桑,阅世知人颇深。他见赵匡胤方面大耳,虽风尘仆仆,却难掩富贵之相,一身不起眼的装束,却透出英伟之气,又见赵匡胤谈吐不凡,胸中自有一番天地,便劝赵匡胤北上。南方地区相对较稳定,而北方却是战乱频繁,乱世出英雄。赵匡胤接受了住持的建议,便骑着住持送给他的驴北上。

赵匡胤到了邺都后,投奔了后汉枢密使郭威。乾佑三年(951),郭威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是为周太祖。赵匡胤因战功被升为皇宫禁卫军的一个小头目。周太祖的养子、开封府尹柴荣时常出入皇宫,见赵匡胤颇有才能,便将他调到自己帐下,让他做开封府的骑兵指挥官。周太祖无子,柴荣是皇位继承人。赵匡胤到了未来皇帝的门下,由此走上了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

显德元年(954),周太祖病死,柴荣继位,是为世宗。这时,北汉刘崇联合辽朝大举进攻后周,世宗调兵遣将,御驾亲征,赵匡胤随同出征。双方在山西高平展开激战。战斗开始不久,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等人临阵怯场,自乱阵脚,周军呈现溃败之势,而世宗身边只有赵匡胤和另一个将军张永德所率领的亲兵4000人。危急之时,赵匡胤镇定自若,建议世宗兵分两路夹击辽军,得到同意。赵匡胤和张永德领兵直扑敌军,赵匡胤高喊为主效忠的口号,士气大振。后周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投入战斗,世宗终于打败汉辽联军。

班师回京后,赵匡胤因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还被周世宗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赵匡胤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使后周军队的面貌大大改观,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

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在整顿军队过程中,逐渐在禁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他结交禁军其他高级将领,其中,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延让、韩重赟(yūn)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十兄弟”。此后几年里,赵匡胤又陆续将自己的心腹罗彦环、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和王彦升等人安排到禁军中担任各级将领,进而从上而下控制了禁军。此外,赵匡胤还网罗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他帐下有大批谋士,如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和楚昭辅等人,后来还有他的弟弟赵匡义。

周世宗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素怀统一天下的大志。在他为统一进行的战争中,赵匡胤战功赫赫,官位一步步上升,被封为节度使,逐渐成为周世宗的左膀右臂,掌握了军政大权。但赵匡胤要做皇帝,眼前还有两个大障碍,这就是周太祖的女婿张永德和外甥李重进。

张永德和李重进都握有兵权,但李重进的地位比张永德高,张永德心中很不服气,两人之间的矛盾很大。周世宗为此设立了殿前司都点检一职,让张永德担任,这样,张、李二人

便平起平坐。张永德与赵匡胤交情深厚,赵匡胤的第一位夫人贺氏去世后,续娶将军王饶的女儿,张永德赠给赵匡胤大量钱财,让他办了个风光的婚礼。但张永德毕竟是赵匡胤当皇帝的阻碍,因而赵不得不除掉他。显德六年(959),周世宗北征,无意中得到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显然是有人事先安排好要陷害张永德,但周世宗还是起了疑心。北征途中,周世宗染病,只得回京。病危时,他又想到了那块神秘的木牌,心想张永德手握重兵,又与李重进争权夺利,格外担心张永德发动兵变。于是,世宗解除张永德都点检之职,换上了自认为很可靠的赵匡胤。赵匡胤一箭双雕,既除去了一只拦路虎,还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

除去张永德后,便轮到李重进。李重进缺乏政治家的远见,他虽手握兵权,却没有形成自己牢固的政治势力。周世宗去世后,继位的恭帝柴宗训年幼,大权掌握在赵匡胤手中。赵匡胤便设计轻而易举地将李重进名升实贬到扬州做节度使,控制了整个京城的局势。不久,在赵匡胤和他帐下谋士们的精心策划下,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最终实现了从流浪汉到皇帝的梦想。

当时后周的局面是主少国疑,人心浮动,一场早已策划好的兵变便迅速上演了。

显德七年春节,人们正沉浸在欢庆祥和的佳节气氛中,边境却传来了辽朝与北汉联合入侵的紧急军情。宰相范质和王溥并未核查消息是否属实,便急令赵匡胤率领军队北上御敌。然而,人们却依然记得,10年前,河北边境入报,契丹犯边,当时身为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奉命率大军北征。当军队抵达澶州(河南濮阳)时,郭威忽然发动兵变,自立为帝,建立了后周政权。再加上此前早就流传“点检做天子”之说,人们只觉得眼前之事宛如当年的翻版。因此,当位高权重的赵匡胤奉命北上时,京城中流言四起,到处都流传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陈桥东岳庙(传为赵匡胤发动兵变时的驻跸之地)

显德七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从京城开封出发,当晚抵达距京城四十里的陈桥驿。当大军刚出城门时,有个号称通晓天文的军校苗训指着天上说,他看到了两个太阳在相互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这是天命所归。这类说法无非是改朝换代之际惯用的伎俩而已,然而,这场煞有其事的谈话迅速在军中传开,军中将士议论纷纷:“当今皇上年幼,不懂朝政。我们冒死为国家抵抗外敌,也没人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先立赵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

赵匡胤早已知道军中将士们议论之事,他暗中部署,派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与心腹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约为内应,一旦大军返京,便由他们打开城门。

当日夜里,赵匡胤喝得醉意朦胧,拥被大睡。到了清晨时分,一夜未眠的将士们握刀持剑,早已环立帐前,呼声四起。有些将士全副披挂,准备径直入帐。守在帐外的赵匡义和赵普见状,连忙进帐唤醒赵匡胤,拥他出帐。帐外将士一见赵匡胤出来,便大声高喊道:“诸

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赵匡胤来不及回答,一件黄袍已披在他身上。众将士一齐跪拜在地,三呼“万岁”,呼喊声震耳欲聋。赵匡胤假装推辞,众将士不依,扶他上马南行。赵匡胤佯装无奈,说将士们贪图富贵强立他为天子,因此必须听他指挥,众将士都答允。

开封城墙

赵匡胤立即整饬(chì)军队回京,早已等候的石守信和王审琦打开城门迎接新皇帝。赵匡胤在众人配合下迅速控制了整个局势。

正在早朝的后周大臣们得知兵变消息,个个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宰相范质握着王溥双手,悔恨不该仓促出兵,直握得王溥双手几乎出血。只有大臣韩通立即从朝中回家,企图组织抵抗。但刚进家门,便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所杀。

将士们冲进朝堂,逼迫范质、王溥等人来到都点检衙门。赵匡胤见到他们,假装伤心不已,说他受先皇厚恩,今日为将士们所逼,到了这般地步,实在惭愧。范质正想答话,军校罗彦环持剑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等人面面相觑(qù),深知已无回天之力,只得一齐跪拜在地,口呼“万岁”。

汴京示意图

赵匡胤见众官已被收服,立即赶往皇宫,迫周恭帝逊位。文武百官就列后,发现尚未制定禅位诏书。哪知,翰林学士陶谷(gǔ)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念给百官听。赵匡胤换上龙袍,接受群臣朝贺,正式登极为帝。由于其所领归德军在宋州(河南商丘),于是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定都汴京(河南开封),赵匡胤便是宋太祖。太祖即位后,封柴宗训为郑王,母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终生奉养,其后代也受到宋朝历代皇帝的照顾,据说这是赵匡胤亲自立下的规矩。

赵匡胤做了皇帝,很多关于他是“真命天子”的说法便流传出来。道士陈抟(tuán)骑驴出游,听人说赵点检做了天子,高兴得从驴上摔了下来,拍掌欢笑说天下从此太平了。甚至连赵匡胤的出生和幼年经历,人们都附以传奇色彩。据说赵匡胤出生时体有异香,三日不散,其父便给他取了个乳名叫“香孩儿”。赵匡胤、赵匡义兄弟幼时随母亲杜氏逃避战乱,因年幼,便被杜氏放在箩筐里担着走,被陈抟见到了,不无感叹说:“都说当今没有真龙天子,却将天子挑着走。”事实上,这些都是后人的附会之说。赵匡胤之所以能代周建宋,是与五代乱世和他个人的才能分不开的。

杯酒释兵权:皆大欢喜的结局

面对新政权,后周旧臣中识时务者则俯首称臣,但也有不甘任人摆布者,尤其是昔日与宋太祖一样手握兵权的将领们。周世宗去世后,怀有帝王野心的人又何止赵匡胤一个?只是赵匡胤捷足先登,使其他人失去机会,但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念头,他们仍在等待时机去实现自己的帝王梦想,李筠和李重进便是其中代表。

李筠镇守潞、泽、沁等州达8年之久,他为人骄横跋扈,连周世宗都不放在眼里。宋太祖继位后,曾遣使者去封李筠为中书令,欲用高官宋元通宝。

今天关于“宋朝历代皇帝顺序表简介”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宋朝历代皇帝顺序表简介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