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个物质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怎样比较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怎样判断一个物质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怎样比较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水的电离程度怎么判断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怎样判断一个物质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1判断电离程度。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不完全。

①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都完全电离。除一些弱电解质盐HgCl2 ,Pb(Ac)2,部分氰酸盐

②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且酸性越弱表明电离程度。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酸排序:

HIO3 > H2CO4 > H2SO3 > HSO4- > H3PO4 > HNO2 > HF > HC2O4- > HAc > H2CO3 > HSO3- > H2PO4- > H2S > HClO > HCN > HCO3- > HPO4^2- > HS-

越靠前的酸电离度越大(以一级电离为准),可认为碘酸几乎完全电离,HS-几乎不电离。

③强碱全部电离,弱碱部分电离。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碱排序:

Fe(OH)2 > Fe(OH)3 > Cu(OH)2 > NH3*H2O > Al(OH)3

被溶解的部分,Fe(OH)2电离程度最大,Al(OH)3的电离程度最小。

2判断水解程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或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换言之,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正好相反,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电离程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

对应1中各种酸。

有:

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IO3- < HCO4- < HSO3- < SO4^2- < H2PO4^- < NO2- < F- < C2O4^2- < Ac- < HCO3- < SO3^- < HPO4^2- < HS- < ClO- < CN- < CO3^- < PO4^3- < S^2-

即S^2-水解程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Na2S的水溶液显强碱性的原因。

对应1中各种碱。

有:

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Fe^2+ < Fe^3+ < Cu^2+ < NH4+ < Al^3+

3同时有水解和电离。

这种情况只考虑多元酸的酸式酸根,现阶段只需要记忆,因为判断酸式酸根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哪个大需要用到酸常数和碱常数。(没有数据)

把1中的多元酸的酸式酸根找出来,排序:

HSO4- > HC2O4- > HSO3- > H2PO4- > HCO3- > HPO4^2- > HS-

H2PO4-显弱酸性,表明H2P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

以H2PO4-为界,HSO4- ,HC2O4- , HSO3- ,H2PO4- 的电离程度都比水解程度大,与强碱阳离子形成的酸式盐的水溶液显酸性,且越排在前面的离子形成的溶液酸性越强。

如:NaHSO4是强酸溶液。

而HCO3-,HPO4^2- ,HS- 的电离程度都比水解程度小,与强碱阳离子形成的酸式盐的水溶液显碱性。且越排在后面的离子形成的溶液碱性越强。

如:NaHS是强碱溶液。

注意:3中不是说除了酸式酸根离子就不能水解和电离同时发生,比如SO3^2- ,水解得到的HSO3- 和H2SO3 肯定也会有部分电离成SO3^2- ,HSO3- ,但是由于HSO3-和H2SO3都是由SO3^2-水解得来,不可能完全电离变回SO3^2-

那么,最终一定是表现为SO3^2-水解,即SO3^2-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电离程度

再如:HClO ,电离程度非常小,而ClO-的水解程度很大,但是溶液中的ClO-是由HClO电离得来的,水解程度再大,也不可能全都水解变回HClO,最终一定会有部分HClO电离,所以HClO表现出弱酸性。

望采纳,谢谢

怎么判断某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关系

物质的性质不同,可能在溶液中表现出的程度也不同。

1、判断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不完全。

①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都完全电离。除一些弱电解质盐HgCl?,Pb(Ac)?,部分氰酸盐。

②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且酸性越弱表明电离程度.

2、判断水解程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或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换言之,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正好相反,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电离程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

扩展资料:

水有分解和融合材料的双重特性,水解是一种分解技术。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水解是盐电离出的离子结合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

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物质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说是物质与水中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

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即电离度表示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离解的程度。

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步电离都存在相应的电离平衡。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它们的二步电离度远远小于一步电离度,三步电离度又远远小于二步电离度。

所以,多元弱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多元弱碱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可以近似以一步电离的离子浓度代替。

百度百科——电离度

百度百科——水解

怎样比较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1判断电离程度: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不完全。

①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都完全电离,除一些弱电解质盐HgCl2 、Pb(Ac)2部分氰酸盐 ;

②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且酸性越弱表明电离程度。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酸排序:

HIO3 > H2CO4 > H2SO3 > HSO4- > H3PO4 > HNO2 > HF > HC2O4- > HAc > H2CO3 > HSO3- > H2PO4- > H2S > HClO > HCN > HCO3- > HPO42- > HS-

越靠前的酸电离度越大(以一级电离为准),可认为碘酸几乎完全电离,HS-几乎不电离.

③强碱全部电离,弱碱部分电离.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碱排序:

Fe(OH)2 > Fe(OH)3 > Cu(OH)2 > NH3.H2O > Al(OH)3

被溶解的部分,Fe(OH)2电离程度最大,Al(OH)3的电离程度最小.

2判断水解程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或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换言之,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正好相反,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电离程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

对应1中各种酸.

有:

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IO3- < HCO4- < HSO3- < SO42- < H2PO4- < NO2- < F- < C2O42- < Ac- < HCO3- < SO32-- < HPO42- < HS- < ClO- < CN- < CO32- < PO43- < S2-

即S2-水解程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Na2S的水溶液显强碱性的原因.

对应1中各种碱.

有:

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Fe2+ < Fe3+ < Cu2+ < NH4+ < Al3+

3同时有水解和电离.

这种情况只考虑多元酸的酸式酸根,现阶段只需要记忆,因为判断酸式酸根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哪个大需要用到酸常数和碱常数.(没有数据)

把1中的多元酸的酸式酸根找出来,排序:

HSO4- > HC2O4- > HSO3- > H2PO4- > HCO3- > HPO4^2- > HS-

H2PO4-显弱酸性,表明H2P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

以H2PO4-为界,HSO4- ,HC2O4- ,HSO3- ,H2PO4- 的电离程度都比水解程度大,与强碱阳离子形成的酸式盐的水溶液显酸性,且越排在前面的离子形成的溶液酸性越强.

如:NaHSO4是强酸溶液.

而HCO3-,HPO4^2- ,HS- 的电离程度都比水解程度小,与强碱阳离子形成的酸式盐的水溶液显碱性.且越排在后面的离子形成的溶液碱性越强.

如:NaHS是强碱溶液.

注意:3中不是说除了酸式酸根离子就不能水解和电离同时发生,比如SO3^2- ,水解得到的HSO3- 和H2SO3 肯定也会有部分电离成SO3^2- ,HSO3- ,但是由于HSO3-和H2SO3都是由SO3^2-水解得来,不可能完全电离变回SO3^2-

那么,最终一定是表现为SO3^2-水解,即SO3^2-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电离程度

再如:HClO ,电离程度非常小,而ClO-的水解程度很大,但是溶液中的ClO-是由HClO电离得来的,水解程度再大,也不可能全都水解变回HClO,最终一定会有部分HClO电离,所以HClO表现出弱酸性.

怎么求水的电离程度

常温时,水的离子积=1×10^-14.就是H+和OH-浓度都是1×10^-7mol/L.1L水是1000g,物质的量是1000g÷18g/mol=55.6mol,所以水的电离度=1×10^-7÷55.6×100%=1.8×10^-7%

如何比较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

电离度是指一种盐溶液的水溶液中,水将它们电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能力。水解程度是指这种盐溶液中弱离子与水结合,形成相应的弱酸或者弱减的能力,或者对于双水解的盐溶液的水溶液中,形成弱酸的强弱和形成弱减的能力强弱。对于强酸和强碱,电离度越大对应的酸碱性就越强,而它们的水解程度就越弱。对于一些易溶性的盐类来说,电离度越大对应的电离出的离子越多,而它们的水解程度就越弱。一般,电离度大的,它们的水解程度就越弱,相反,电离度小的,水解程度就越大。一般,在比较有酸式酸根离子的酸或盐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时候就要注意,它们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具体要查表

如何判断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何判断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

电离介绍如下:

电离有化学电离和物理电离之分,化学上的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带相反电荷并自由移动离子的一种过程。在水溶液电离有完全电离和不完全电离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完全电离。

电离不同于电解,电离过程不需要通电,而电解是通电后,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向两极移动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电离是电解的前提和条件,物理电离是指不带电的粒子在高压电弧或者高能射线等的作用下,变成了带电的粒子的过程。

阿伦尼乌斯的电离学说介绍如下:

水的电解实验以及电解和导电度的问题研究始于1880年。1884年,法拉第在其关于电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第一次使用“电解质”、“离子”等术语。当时普遍认为,只有外加电解电压时电解质才会分解为正负离子。到1884-1887年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连续发表有关论说。

在《关于溶质在水中的离解》一文中阐述了电离学说的基本观点:由于溶剂的作用,电解质在水中自动解离为带相反电荷的正负离子。在水溶液中每一种电解质都是由在电解意义上和化学意义上离解了的分子和未离解的分子两部分组成。

后者在稀释时继续离解,以致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只有离解了的分子存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电离理论的正式确立。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成为沟通物理学和化学的重要桥梁,促成了物理化学这门学科的确定和发展,也使整个化学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电解质介绍如下:

凡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氢化物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就在于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怎么看电离程度大于还是小于水解程度,比如hco3

怎么看电离程度大于还是小于水解程度

物质的性质不同,可能在溶液中表现出的程度也不同。

1判断电离程度: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不完全。

①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都完全电离。除一些弱电解质盐HgCl2 ,Pb(Ac)2,部分氰酸盐 ;

②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且酸性越弱表明电离程度.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酸排序:

HIO3 > H2CO3 > H2SO3 > HSO4- > H3PO4 > HNO2 > HF > HC2O4- > HAc > H2CO3 > HSO3- > H2PO4- > H2S > HClO > HCN > HCO3- > HPO4^2- > HS-

越靠前的酸电离度越大(以一级电离为准),可认为碘酸几乎完全电离,HS-几乎不电离.

③强碱全部电离,弱碱部分电离.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碱排序:

Fe(OH)2 > Fe(OH)3 > Cu(OH)2 > NH3*H2O > Al(OH)3

被溶解的部分:Fe(OH)2电离程度最大,Al(OH)3的电离程度最小.

2判断水解程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或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换言之,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正好相反,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电离程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

对应1中各种酸.

有:

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IO3- < HCO4- < HSO3- < SO4^2- < H2PO4^- < NO2- < F- < C2O4^2- < Ac- < HCO3- < SO3^- < HPO4^2- < HS- < ClO- < CN- < CO3^- < PO4^3- < S^2-

即S^2-水解程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Na2S的水溶液显强碱性的原因。

对应1中各种碱.

有:

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Fe^2+ < Fe^3+ < Cu^2+ < NH4+ < Al^3+

3同时有水解和电离.

这种情况只考虑多元酸的酸式酸根,现阶段只需要记忆,因为判断酸式酸根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哪个大需要用到酸常数和碱常数。

电离程度怎么判断口诀

电离程度怎么判断口诀如下:

具有离子键与强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盐类、强碱、强酸是强电解质;具有弱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

拓展知识

电离度是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程度的物理量。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即电离度表示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离解的程度。

浓度的影响

当溶液浓度下降时,有利于弱电解质分子变为自由水合离子,电离度增大;当溶液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自由水合离子变为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度减少。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

温度的影响

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因此温度升高离子化倾向加强,又因大多数电解质电离时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这就导致温度对电离度虽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的必然结果。一般情况下,温度对电离度影响不大,但水的离解过程显著吸热,所以温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电离度。

因此,用电离度比较几种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时,就当注意所给条件,即浓度和温度,如不注明温度通常指25℃。在相同温度和浓度时,电离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概念辨析

第一,区分好电离度和离子浓度。弱酸、弱碱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浓度下降,电离度肯定增大,离子浓度不一定增大,离子浓度由溶液浓度与电离度的乘积决定。

第二,区分好溶液浓度与离子浓度。在25℃时,1mol乙酸溶液的电离度为1%,离子浓度是0.01mol/L,溶液浓度是离子浓度的100倍。

乙酸溶液与Mg粉发生置换反应,研究反应速率要依据离子浓度,研究产物的质量则需依据溶液的浓度进行定量的计算,这是由于化学反应发生时,乙酸电离平衡不断向正方向移动的缘故。

好了,今天关于“水的电离程度怎么判断”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水的电离程度怎么判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水的电离程度怎么判断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