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三大专项计划是指什么

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三大专项计划是指什么

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与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别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地方专项计划指的是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

法律依据:《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 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国家专项计划),安排招生计划5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包括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南疆三地州的22个团场),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区。

第二条 继续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即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县以下优秀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第三条 继续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即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招生办法由各省(区、市)确定。

报考地方专项是啥意思

地方专项是指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地方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

地方专项是指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分别为考生制定了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国家专项批次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进行投档。

地方农村专项批次安排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自主招生批次之前进行投档。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和其他批次同时填报、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

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的区别:

一、录取方式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不需要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2、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在5月5日前在“阳光高考”平台里单独报名,并提交相应的纸质材料,经过该校专家审核后,于6月13—14日到该校参加笔试和面视(有的学校不需要笔试和面试),合格后享受该校一定的录取分数照顾。

二、录取层次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有一本及二本院校层次录取,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二本分数也可以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中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线上征集志愿,进而录取到一本院校。

2、地方专项计划:只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的一本专业)。

3、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必须是一本线以上的学生。

三、招生对象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全国重点高校,招生对象面向全国。

2、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地方重点院校,招生对象面向本省(区、市)。

3、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生对象是农村地区成绩优秀的学生,考生必须经招生院校考核合格才可以报考,可以理解成是另一种类型的自主招生。

四、录取批次不同

一般来说,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自主招生批,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前两个专项计划之后录取(有的省份安排在本科一批之后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地方专项计划

三大专项计划是指什么

三大专项计划是指: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其实总的来说,都是对于农村户口人群的照顾,主体是国家、地方和高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三大专项计划各自的意思。

国家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是指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的专项计划,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学校为部属高校和各省一批次招生的部分院校。

主要目的是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计划,并且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以此均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和教育资源。

国家专项计划学生的待遇: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

国家鼓励专项生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地方专项计划

地方专项计划是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简称。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

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这和自主招生院校范围类似,全国共95所高校具有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其中教育部直属的有72所高校,以及其他23所高校。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与自主招生、领军/博雅计划相比,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各省(区、市)确定。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

(1)符合2018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完成。

三大专项计划之间是有所区别的,招生对象也有所不同。

国家专项计划

报考条件:实施区域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的报名资格一般在高考报名时就已经进行了资格审查,如果在高考报名时未提交资格审查,将不能填报国家专项计划的高考志愿。

地方专项计划

报考条件:申请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地方专项针对的是特定区域的农村考生,资格审查同样是与高考报名同时进行。高考报名时未提交地方专项资格审查时,被视作放弃,不得填报地方专项高考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

报名条件:申请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三大专项计划是指国家、地方、高校三个专项计划,接下来分别讲一下,国家专项计划,招生院校是中央部属高校和各省的重点高校,主要是面向全国脱贫地区的定向招生。而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一般为各省、市所属的重点高校。也是比较不错的学校,主要招收本省内的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试点高校。招生院校共有95所,学校的层次比较高,高校的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全国的边远、贫困、少数民族等地区县的农村学生。

不管是国家专项、地方专项还是高校专项,都要参加当年的高考,凭高考成绩录取,但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都是依据各省招办关于专项计划的要求和规定报考。高校专项计划,需在4月25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 的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也就是要参加高校专项计划,要尽快在这个平台完成报名。

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一批提前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学校所在批次的省控线,比如,你报的学校是一本院校,那你的分数线不能低于本省的一本分数线。地方专项院校的录取要求,由各省结合有关高校及实施区域的招生情况等因素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办法由有关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的分数线。也就说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原则,会在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中明确列出。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是指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法律依据

《国家教委关于高考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普通高中会考已经结束的省,经省教委研究并报省政府同意,可按照我委教学〔1990〕012号文确定的高考科目,有步骤地实施高考改革试点。

二、各高等学校,应按照我委高校学生司发出的教学司〔1990〕061号文提出的系科、专业选组建议,确定高考科目组。除经批准外,一般不宜另作选择,以保证改革试点取得经验。

三、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直接参加高考。但职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应按5%左右推荐(具体办法另定),直接报考高等院校。

四、高等艺术院校附属中学的应届毕业生须参加省级普通高中会考中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五科的考试。考试及格并达到规定等第(另定)要求者,可直接参加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须通过九门高中会考课程(其中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须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等第)后,方可参加高等艺术院校及系科的专业考试。学校按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五、体育教育系科的考生须通过九门高中会考后,选组参加高考,并参加学校的专业考试后,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六、高考的外语成绩,本科专业一律计入总分,专科院校是否计分由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学校可按地方规定执行(涉外类专业除外)。

七、普通高中的往届毕业生如何参加会考及高考,暂由各地根据其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地方专项计划什么意思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地方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

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分别为考生制定了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

其中,“国家专项计划”是2012年起,国家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自2014年起,按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签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则是云南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一本招生高校招生名额,实施招收本省农村学生的地方一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按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签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

法律依据:《关于2022年继续做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3号)精神,今年我省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以下统称为专项计划)工作。

好了,关于“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与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别”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与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别”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与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别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