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是词牌名吗?

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是词牌名吗?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忆江南是什么名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的意思是词牌名。原名《谢秋娘》,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谓此调系唐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所作。后因白居易词有“能不忆江南”句改名。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一。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忆江南》有三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它们的意思如下:

1、其一: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其二: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原文: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其三:译文: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小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无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原文: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写的忆江南的词牌名是什么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既是词牌名,又是词的题目。

一、全文

《忆江南 》

唐 ·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二、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三、赏析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忆江南是词牌名吗?

忆江南是词牌名。

忆江南本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格律说明

1、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其主韵律统一是“仄仄平平”双平入韵,五字句是意群的句号结尾。七字句是增韵的气群促韵,虽然入韵,但以逗号结尾。以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为代表。按温庭筠词:“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正与此同,平仄参之。

2、变体一,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以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为代表。此即单调词加一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 按《啸馀谱》录李煜作,本单调词两首,故前后段各韵。且双调始自宋人,从无用两韵者,即《海山记》讹托隋词八阕,亦前后一韵,不可不辨。

3、变体二,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两平韵。

以冯延巳《忆江南二首》 为代表。按《阳春集》冯词二首前后段俱两平两仄四换韵,实与唐宋《忆江南》本调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

忆江南词牌名是什么

该词牌名就是“忆江南”。

忆江南是词牌名,源自唐代教坊曲名,后来演变为词牌,又拥有多个别名,如“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最初的忆江南词牌为单调,共有二十七字,五句,且为三平韵的结构,到了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双调形式。

白居易所创作的《忆江南》三首即采用此词牌,因其作品脍炙人口,使得“忆江南”这一词牌更为人们所熟知。

忆江南是词牌名吗?词牌名具体指什么 忆江南是不是词牌名

1、白居易的《忆江南》的词牌名就是忆江南。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2、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是一首什么词?

《忆江南》是首古词。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 忆江南:词牌名。《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江南好》。

2. 谙(ān庵):熟悉。

3. 绿如蓝:绿得比蓝草还要绿。如,用法同“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翻译:

江南的多么美好,那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太阳升起时江边的鲜花红得胜过燃烧的火焰,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那如诗如画的江南?

赏析:

诗人早年因避乱曾来到江南,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晚年回到北方的时候,仍然怀恋不已。这首小令就是诗人在辞官苏州刺史,回到洛阳以后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他以后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词作起笔“江南好”一语道破要写的地点,“江南。”继而一个“好”字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眷恋,一个再浅显不过的“好”字,却包含了整个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风景旧曾谙,”旧时谙熟的美好景致依然时刻在眼前闪现。诗人无论是早年漂泊,还是晚年为官,都曾经与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结下过难解之缘,而今即使远居北方洛阳,那熟识的美景也依然那么熟悉,依然那么亲切,依然常常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诗人的记忆里,江南让他眷恋的东西很多很多,然而诗不同于文,不可能把种种佳处都写出来,因此,诗人巧妙地摄取了一年之中最美丽的春天里的初日照耀下的“江花”和“绿如蓝”的一江春水这极少的景致,以一当百,以少胜多,写得简洁,写得鲜活,写得生动,写得色彩浓艳,写得生机盎然。如此迷人的江南春色,却看他不到,教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不要说诗人自己,就连我们这些欣赏佳作的后人都难免会产生欲去江南一睹为快的想法。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忆江南是什么名”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忆江南是什么名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