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宁波工程学院好不好 口碑怎么样”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就机械和土木类而言,温州大学和宁波工程学院哪个好些。学习氛围,就业和口碑哪个好一些。
你好。我是宁波工程大二学生。所以我觉得有有点资格回答下你的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你到了大学还在想着好好学习的话,那我觉得你的青春很悲哀。现在回答正面问题,工程的机械和土木应该说是有点名气的,所以如果你报我们学校的话应该不会失望,但遗憾的是,因为诸多客观原因,我们学校的某些专业无法搬到新校区去,还在西校区老校区,不过学校小有小的好处,习惯了反而会觉得小校区好了
浙江科技学院 和 宁波工程学院 相比,哪个更好些?(尤其是建筑系)
浙江科技学院的土木工程就学校来讲还是比较强的专业,志愿录取分也相对学校其他专业比较高,我本身是科技学院的学生,但是浙江科技学院的学习风气,我感觉不咋滴,不过宁波工程学院,嘿嘿,本身就2本3本都有的学校,科技是没有3本的除了中澳班(那个是有钱人读的)。你拿宁波理工来比,我会说可能环境还是宁波理工好点。(那个学校主要是还有机会上浙大,嘿嘿)。大学考得是自己,跟学校没多少关系。就以后毕业了就业关系来说,看你家里的人脉在那里,省会城市嘛相对比较难混,毕竟还有那么多别的学校。
大学的氛围都差不多,主要是个体班级的差异。靠的是自己,师资,水平都是狗P。
宁波工程学院PK温州大学
呵呵,我觉得还是温州大学更加好一点
专业没有温大多
好的学科带头人没有温大多
因为温州只有一个大学,政府很是支持的
温大学习氛围挺自由的
工程学院听说死气成成的
还有学校没有温大大,没有温大好看
发展潜力更是温大大,温大每年的分数线都在长
宁波工程学院,今年报的,想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比如学风,住宿条件等等。。是女生。。报的是材料成型及
学风和宁波这口碑嘛好像宁波第四吧,第一是一本的诺丁汉,第二是一本的宁大,第三是三本的宁波理工。住宿条件嘛分校区。东校区好一点,西校区不好。不过东校区离市区不近,西校区就在市区。欢迎报考宁波工程学院。嘿嘿
青岛和宁波哪里适合生存?最好是在这两个城市生活过的人来给些意见
本人不是这两个地方的,可是都在这两个地方呆过,现在在青岛。对于我来说,这两处都是异地,可是个人觉得宁波好。
青岛说实话,能看的也就只有几个地方,可是宁波不一样,江南山水嘛,哪里都是风景,而且宁波不像其他南方城市没有四季的感觉,他一样四季分明。其后也很好。青岛贵为北方人的理想定居场所,可是,个人觉得北方人了解南方少。不过宁波没暖气,反正冬天也不会很冷,但是家里有老人的话就要考虑冬天取暖了,青岛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都有暖气。
经济上,宁波人很灵活,青岛毕竟是山东的,老实但是死板,新事物比较长时间才容易被人接受。宁波比较有活力,比较适合创业。你看宁波很发达的都是因为私企遍地,当地政策很灵活。当然竞争也存在。
个人认为南方普遍比北方干净,可能是因为气候原因吧。
地价,这几年宁波不了解了,前几年很便宜的,当地人住的都是自己盖的别墅
,买块地当地主在当地是很平常的。而在青岛,你会发现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都很困难。
长期居住,还是宁波吧。南方很多软硬件都比北方好,住着很顺心。
2012福建文科女。总分532。英语116。本一线557本二线466(本地没有本三)。
以下是我列的去年你的分数段浙江在福建招收的情况:
(分数位次类似今年)
绍兴文理学院 552
宁波工程学院 551
台州学院 53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526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521
丽水学院 512
城市学院、杭州商学院 是二级学院,就是学费较高。如果你选择台州学院是可以的,但专业挑选 要注意合理;另外,你也可以丽水学院,专业可以选择。
“跳早族”为何越来越多
“跳早族”为何越来越多
要么不喜欢,要么嫌薪水少,要么觉得太累……眼下,不少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间不满半年就跳槽。这部分人也被称为“跳早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跳早族”为何越来越多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今明两年,又将增加近500万“跳早族”
国内高等教育领域调查机构麦可思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8%的人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属于主动离职的“跳早族”,人数共计约228万。如果离职率保持不变,今明两年,社会又将增加近500万“跳早族”。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部分网站,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1844人参与),55.6%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跳早族”,其中10.8%的人认为“非常多”,仅有0.8%的人觉得“非常少”。受访者中,“80后”占53.9%,“70后”占30.4%;23.2%的人坦言自己就是“跳早族”。
公众对于“跳早族”是什么态度?调查显示,支持者占20.5%,反对者占31.7%,47.7%的人表示“不好说”。
北京某国企职员杨轩(化名)说,她在毕业后的短短半年里换了三份工作。刚毕业时,杨轩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在一家广告公司获得就业,但仅一个月后,她发现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果断辞职了。不过,杨轩的第二份工作仅维持了一个星期,原因是“实在忍受不了部门领导的作风”。她的第三份工作虽然轻松,但由于工作地点离住所太远,而当时眼下正好有个离住所近且工资更高的工作,所以干了不到一个月,她又辞职了。
“我觉得跳槽无所谓对错,只是后悔自己大四求职时,没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与能力,之前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就匆匆忙忙找工作凑合。”杨轩说。
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李悠(化名)在看到许多师兄、师姐变成“跳早族”后感叹:“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很浮躁,找工作时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到大家都考公务员,他就考,大家都想去银行,他也跟着去。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的心沉不下来,每个工作都是浅尝辄止。”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找得太随便”
调查显示,对于“跳早族”越来越多的原因,61.2%的人认为是“为避免‘毕业就失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找得太随便”;60.8%的人选择“现在大学毕业生太浮躁,难以在一个岗位踏实工作”。
此外还有:“工资太低”(57.4%)、“对工作的价值认同感越来越低”(52.4%)、“许多用人单位不注重人才的`后续培训与开发”(46.2%)、“许多毕业生觉得目前工作没有前途”(43.0%)等。
杨轩认为,自己“跳早”利大于弊。“不跳槽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跳槽就是做减法,减到最后就剩下自己喜欢的了。”
但在李悠看来,“跳早”会让毕业生付出惨痛代价。因为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毕业生很难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轻易跳槽,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还会变得过度自我——只找用人单位的缺点,忽略自己的不足。
“‘跳早族’越来越多,会让很多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感到,社会很难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好饭碗了。这样一来,大家都会想在找工作时‘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从而忘了工作的实质,是给自己提供一个能够奋斗和提高的平台。同时,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浮躁。”李悠说。
调查显示,70.8%的受访者认为“跳早族”增多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63.3%的人觉得,“跳早”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61.7%的人担心,员工“跳早”会增加用人单位的发展成本。仅18.5%的人表示,“跳早族”增多会让工作流动更加频繁,让社会更有活力。
“跳早”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麦可思资深高校咨询顾问马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不论是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还是高校的角度来看,“跳早”行为都是弊大于利。
对于毕业生而言,“跳早”不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跳早”会让用人单位浪费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对高校而言,毕业生中“跳早族”太多,会损坏该高校的口碑,影响以后毕业生的就业。
“大学应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对将来可能面对的工作条件、性质和环境做好心理准备,让学生理性地进行职业规划。用人单位也应为刚毕业的新员工明确规划好职业发展的路径,做好入职培训,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职场磨合期。毕业生应抛弃不切实际的书生幻想,从初级职位做起,从低端杂务做起。”马妍说。
调查中,69.7%的人建议用人单位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留住人才;65.4%的人建议毕业生更加耐心、理性,即使要跳槽也应判断清楚;64.7%的人建议大学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48.5%的人认为,我们应改变浮躁的社会风气,增加人们对工作价值的认同感。
频繁跳槽,她成了职场“漂流瓶”。
去年7月份从宁波一所工程院校的信息科学专业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娇辗转了湖州、杭州、宁波、台州等多个城市,换了7份工作,可现在仍处于失业状态。
毕业后,小娇陆续在宁波、杭州、湖州几家信息公司做了几个月都不满意,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回了台州老家,托亲戚帮忙在一家机械厂找了一个财务的岗位。然而非科班出身的小娇工作起来非常吃力,在年终核算中频繁出错,无奈之下,年初的时候,小娇又跳了一次。
可这一次再找工作,小娇发现自己的情况有点尴尬,“在杭州、宁波这些大城市的信息技术公司面前,我资质太浅,又不是名校毕业,人家不要我,可如果是小公司,工资、福利又不高,基本生活都很难支撑,我又不想去。”
尝试向几家正规的公司求职无果后,小娇一边在宁波这个熟悉的城市过着漂泊生活,一边通过考公务员等渠道寻找新的出路。她自嘲道:“现在想着都惭愧,毕业这么久,自己没攒下什么钱,生活费还常常要靠家里接济。”
跳槽意味着选择跳还是不跳。
“跳槽就是一个人生选择的过程,不跳怎么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这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许多大学生认可的一个观点,只不过他们中有些人通过不断选择,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场坐标,有些人则像小娇一样,越跳越迷茫,成了职场“漂流瓶”。
小蒋前年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在惠普电脑公司找了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做了不到一年,小蒋发现这份工作稳定有余,收入却不高,后来小蒋经朋友介绍来到另一个电脑品牌的销售公司做业务员,可这家公司经常拖欠工资、克扣提成,公司的员工一起来了个“集体跳槽”,小蒋也跟着辞了职。
小蒋并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有了新的打算,“我学历不高、能力不算出众,要想成功,得要再给自己充充电。”在家人的支持下,小蒋去电大报了名,准备考一个管理类的本科文凭,另外考一些计算机类的专业证书。
相比之下,小成算是毕业生里面的幸运儿,去年从宁波工程学院物流专业毕业后,他就找到一家知名的生产企业做销售工作,薪资、福利等各方面都还不错,如今他已经是这家工厂驻温州地区的销售代表,月薪近万元。小成觉得,头一份工作要非常重视,根据自身情况和行业特征综合确定。“现在想来最感谢自己当时的明智,没有在一开始随便挑一个工作来做,仔细斟酌之后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大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
“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跳槽频率比以前高了很多,一年跳三四次的都有,跳槽甚至相互影响成了一种习惯。”宁波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宝华分析,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是造成跳槽频发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不了解,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优势、劣势、潜能也缺乏科学分析,求职并没有明确目标。”
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胡宝华认为,一些企业用人管理不规范也是大学生跳槽频发的诱因,“有些企业用人机制并不完善,对员工培养不够,很难为大学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对于频繁出现的大学生“跳早族”现象,智通人力资源的陈海华认为,“第一份工作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讲很重要,频繁离职很难赢得未来雇主的信赖,也失去了在行业内积累专业技能和人脉的机会。”
陈海华建议,毕业生在求职前务必要准确评估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弄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擅长与不足,在充分了解求职信息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的职业机会来设定职业目标,并制定短、中、长期的职业规划。“职场新人可以‘尝试’,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出现了职业困惑和不适应,应及时调整心态,或尽快到专业机构寻找帮助。”
;好了,今天关于“宁波工程学院好不好 口碑怎么样”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宁波工程学院好不好 口碑怎么样”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本页面文章宁波工程学院好不好 口碑怎么样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