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抗美援朝牺牲十大名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革命英雄事迹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赞同229| 评论(1)
向TA求助 回答者: 扑克·黑K | 二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谢谢
相关内容
2012-2-19 求:写100字左右的革命英雄事迹概括。 6 2011-6-28 500字革命英雄事迹的读后感!急呀!注:请勿抄袭他人的。 1 2011-6-7 革命英雄事迹有哪些 152 2011-6-20 关于抗日革命英雄事迹演讲稿 5 2011-5-18 谁能举出10个革命英雄事迹的相关内容?求~~ 4 更多关于英雄事迹简介的问题>>
革命英雄:故事 革命英雄:人物 革命英雄:作文 革命英雄:资料 2012-3-11看到本组课文介绍的英雄事迹以及革命***日夜操劳的故事,使你想到...2012-3-1我要革命英雄故事或诗歌12012-2-3英雄革命故事 用在语文手抄报上的.... 不要太长 50到100左右吧..12012-1-14革命英雄的故事22012-1-14关于革命领袖或英雄任务的故事,故事梗概更多关于革命英雄:故事的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3回答5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1回答革命英雄有个姓罗的是谁啊。他的英雄事迹是神马?20分钟内答出来100悬...1回答革命烈士英雄事迹少一点的2回答都有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啊3回答15革命英雄事迹1回答革命英雄的事迹2回答5关于革命英雄的事迹140个字左右0回答关于“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的主题黑板报资料。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推进70公里,歼敌2万,彭德怀看完捷报说:歼敌太少,美军有诈
自古以来,下棋讲究棋逢对手。而在战争中,一个经典的战局,往往也是由两对名将共同谱写。春秋有孙膑、庞涓斗智,三国有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垒。而在古代西方,也有古罗马西庇阿与汉尼拔对决。在近代,有拿破仑与威灵顿的决战。等等。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作为典型东方军人的彭德怀,与西方名将、美国三星中将李奇微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而这次对决,足以载入世界战争史的史册。这是一次东方谋略和西方谋略的大对决。
彭德怀,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其指挥能力在我军中堪称顶尖。有学者曾评价他:“别的将领是有大智才有大勇,而彭总则不同,他是大勇而有大智。”
长期的军事生涯,培养了他本能一般的军事直觉。在战斗中,他敢打敢冲,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而在神勇的同时,彭德怀也秉承兵不厌诈的原则,善于使用奇谋,惯于隐蔽自己的意图以给敌人致命一击。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彭德怀以迅雷之势给予向前冒进的“联合国军”以迎头痛击,致使其停止了北进的脚步。
而在即将发动的第二次战役中,彭德怀又以释放俘虏、伪装撤退等手段,让麦克阿瑟出现误判,以为我军不过才7、8万人,进而放心大胆地再次北进,试图饮马鸭绿江。然而不成想,麦克阿瑟的十多万大军,却钻进了彭德怀布置的天罗地网,被打得落花流水。
在撤退途中,麦克阿瑟的执行者——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仓皇中出车祸而死。以狡黠、谨慎而闻名的李奇微将军走马上任,成为新一任第8集团军司令。
之前,笔者写了很多篇有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很多读者在文章下面评论,说美国人之所以败给志愿军,是因为他们不懂使用谋略,只懂得莽头硬冲。甚至说,西方自古就没有什么兵法。
但是笔者要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东方打了数千年的仗,西方何尝又不是?智谋,是人类共通的,不分西方和东方。
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战役中,李奇微决心改变屡败屡战的格局,提升“联合国军”低迷的士气。因此,李奇微借助西方古兵法,那便是源自于古罗马士气的“费边战术”。
费边,是古罗马时期名将,曾被称为“拖延者费边”。公元前237年,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罗马和地中海古国迦太基爆发了一场大战。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杀入罗马本土。
在特拉西梅诺湖和坎尼,汉尼拔两次大败罗马军团,杀得罗马共和国家家户户披麻戴孝。为了抵御汉尼拔势不可挡的攻势,费边采用了一套新战术,那就是拖延。
费边认为,汉尼拔的军队久经战阵,罗马军团根本无法与之进行野战。因此,费边针对汉尼拔劳师远征、后勤不挤,采用坚壁清野战术。当汉尼拔行军之时,费边永远带兵在后尾随,但避免与之接触,但也使其不敢轻易地攻城略地。另一方面,费边又派部队无休止地攻击汉尼拔的补给线。
就这样,汉尼拔既不能得到本土的粮饷,也不能通过劫掠罗马补充军需。久而久之,汉尼拔军队的锐势彻底被拖垮。而罗马名将西庇阿趁汉尼拔疲敝之时,迅速穿插到迦太基本土,最终在扎马战役中彻底击败汉尼拔。汉尼拔一生只败了那么一仗,但是这一败,却永远无法翻身。
而在朝鲜战场,如果说美军是家底厚实的罗马,那么志愿军便是汉尼拔的迦太基。首先,彭德怀和汉尼拔一样奇谋百出、精于战阵。其次,志愿军和迦太基铁骑一样久经战阵、长于野战,善于迂回、穿插和包抄。
在运动战中,美军根本不是志愿军一合之敌,在夜战和近战中,美军几乎百战百败,溃不成军。麦克阿瑟后来甚至说:“和红色中国的陆军作战,简直等同于自杀。”
为了克制志愿军的强大攻势,李奇微很快便想到了古罗马士气的费边战术。因为李奇微经过研究发现,志愿军和汉尼拔一样,在后勤方面大有问题。
由于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任何大规模运输队都瞒不过美军战机的眼睛。因此,支援的后勤难以依靠火车与卡车,只能通过骡马甚至肩扛手提来运输。
随后李奇微发现,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是从1950年11月26日持续到11月2日,第二次战役是从11月25日持续到12月2日,均为八天。因此,李奇微提出了一个猜想,志愿军脆弱的后勤,只能维持他们七到八天的攻势。一旦过了七天,中国军队就会将自己携带的弹药和粮食消耗殆尽,就不得不停止攻势。
在辨析出志愿军的这个弱点后,李奇微决定做一个实验。首先在1950年12月31日的第三次战役中,李奇微在明明有力量死守汉城的情况下撤走,放任志愿军攻占这座韩国首都。
当然在撤离前,李奇微下令摧毁了所有可能留给志愿军的后勤与给养,相当于留给我军一座什么都没有的空城。
由于无法缴获敌军辎重给养,志愿军从12月31日发动的攻势,最终在1月8日停止,正好又是8天。如此,李奇微终于确信,志愿军的攻势只能维持8天。而此时,正是志愿军最虚弱、最容易攻击的时候。
和彭德怀一样,李奇微也是一个雷厉风行、善于捕捉战机的名将。因此第三次战役刚一结束,彭德怀刚刚下令所有部队就地布防之时,李奇微主动挑起了第四次战役。而这一次战役,是美军第一次主动发动进攻,我军有一些猝不及防。
在第四次战役中,李奇微采取了新战术——磁性战术,就是每天用 汽车 装上步兵跟在小群坦克后面,在宽大正面进行火力侦察,紧紧贴住我军主力,但不进行大规模交战。
这种战术,被李奇微称为“磁性战术”。他想利用这种方式,消耗疲敝至极的志愿军。而另一方面,李奇微又无休止地派遣空军袭击我军的后勤线,给我军造成了严重困难。
对于李奇微猛烈的攻势,彭德怀毫无惧色,立即制定了“东顶西打”的计划。在东面汉江南岸,彭德怀效仿古之韩信,背水立阵,以38军和50军抵御向汉城方向进攻的25万“联合国军”主力。
在西面的横城,彭德怀命邓华率领志愿军主力发动声势浩大的横城反击战。因此横城方向,主要是实力较弱的韩国军队。其目的在于依靠强大的38军吸引住敌人主力,然后依靠志愿军大部队击破敌军的左翼,进而进行战术卷击。
在汉江南岸阻击战中,38军和50军虽然付出巨大伤亡,但整整将敌人阻挡了26天。而在横城反击战中,志愿军迅速突破敌人防线,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原本,第四次战役将以我军完胜而告终。但是可惜的是,在砥平里,我军却遭遇了第一次挫败。
砥平里位于东西线敌军的接合部,如果砥平里失守,西线美第九军右翼和东线原州美第十军左翼将完全暴露。可以说,砥平里的得失成为我军和“联合国军”胜败的关键。李奇微就曾说:
因此,美军聚集大部分火力和力量,将砥平里建成一个难啃的硬核桃。由于缺乏重火力和攻坚能力,志愿军战士在敌人密集的火力面前成排的牺牲。而志愿军战士的炒面袋,也渐渐空了。无奈之下,彭德怀只好亲自下令,撤出砥平里。砥平里战斗,是李奇微第一次挫败我军的攻势,而这也让他信心大增。
为了即将发动的第五次战役,彭德怀将主力部队退守于38线。 第四次战役中,美军用87天时间以及巨大的伤亡,重新侵占了从38线到37线的南朝鲜领土。 但是彭德怀和李奇微都明白,第四次战役不过只是两位名将的小试牛刀,真正的巅峰对决,还要到第五次战役。
在第五次战役前夕,志愿军可谓实力大增,大量苏制装备开始装备我军。杨得志的19兵团,陈赓、王近山的第3兵团,炮兵的一个高炮师、三个火箭炮团和两个榴弹炮团也杀入朝鲜。与此同时,还有5500辆苏制卡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军后勤孱弱的局面。
生力军的不断涌入,让毛泽东和彭德怀非常兴奋,他们计划在第五次战役中,集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力争歼灭美军几个师,从而让朝鲜战局得到根本性变化。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彭德怀和李奇微各掌数十万大军,终于开了两人在运动战中的终极对决。
当夜,数十万志愿军突然从38线附近涌出,对“联合国军”发动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势。仅在第一轮攻势中,“联合国军”的比利时营和英国格罗斯特营便全军覆没。
从4月22日起的七天内,中国军队向前猛扑六七十公里,杨得志兵团再次兵临汉城北郊。 美军花费87天才得到的领土,志愿军仅用7天便全部收复,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可喜可贺的大胜。
然而看着前方如雪片一般的捷报,彭德怀却发现其中的猫腻。因此在这七天里,歼敌太少了,才2万人,别说全歼敌人一个师,即使是敌人一个建制团也没有歼灭。
这只能说明一点,敌人在有意避免与我军交战。如果坚决抵抗,数十万大军进攻的战果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因此在前方,肯定有美军设下的圈套
因此,彭德怀紧急决定,停止第一阶段的进攻,停止向汉城进发,停止追击敌军。
彭总毕竟是彭总,其战术直觉只是令人拍案叫绝。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中,再一次祭出了“费边战术”的伎俩。我军之所以难以成建制的歼灭敌人,是因为李奇微早就命令范弗利特,不与我军在夜晚正面接触。
一到晚上,碰到我军穿插,范弗利特就节节后退,但只退20公里,这恰巧是志愿军一夜前进的极限路程。中国军队在夜晚抓不住敌军,天明就会遭遇敌人的预设阵地以及空中袭击。
在前进过程中,我军不断遭遇敌军远程火力的消耗,却又难以抓住对手。因此虽然打到了汉城附近,但志愿军已呈强弩之末。按照范弗利特的想法,他已经在汉城的北、西、东方三面布置了强大的火力,就等志愿军往里钻。
若非彭德怀一眼看出范弗利特的诡计,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是彭德怀绝不想甘心就打出这么一点战果,彭德怀仔细阅览地图,发现西线汉城以美军居多,而在东线却以战斗力孱弱的韩军居多。彭德怀迅速决定将计就计,既然你在西线设口袋,我偏不钻,我去东线打李承晚。
于是,彭德怀指着地图对指挥部众将领说:“李奇微的防线东强而西弱,这是一个愚蠢的布置。”
于是他立即命令杨得志军团佯攻汉城,吸引美军主力,王近山兵团进行中央突破,切断敌军东西两线联系。东线的宋时轮兵团,则趁夜猛攻韩第三军团。
彭德怀的计谋,很快就奏效了,韩第三军团的四个师瞬间崩溃,所有装备都丢给了我军,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这一手绝妙的声东击西,打得李奇微冷汗直冒、火冒三丈。 他立即下令,撤掉了韩国第三军团的番号。一个助战的客军,竟解散了本国军团级的部队,美国此举既蛮横,又令人笑掉大牙。而韩国军史,也引以为耻辱。
韩军崩溃后,东线部队向南猛插,冲得最远的12军已经到达了了37线,李奇微和范弗利特的防线被撕开一个大缺口。如果志愿军的补给稍微充足一点,火力稍微再强一点,“联合国军”必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可惜的是,早已不堪重负、被敌军轰炸的七零八落的补给线,终于断掉了,前锋士兵彻底断粮了,再也无法前进。而美军趁此机会,利用机械化部队用10多小时奔驰一百多公里,堵住了缺口。彭德怀见此长叹,供应困难,部队疲劳,此战虽胜,但未竟全功啊!
于是志司下令,立即撤回三八线以北休整。但就在此时,李奇微的后手杀招终于到了。如果说李奇微是费边,那么范弗利特便是古罗马勇于穿插的西庇阿。
范弗利特等的,就是志愿军的北撤。为了进行穿插,范弗利特专门组织了一支高速机动部队——牛曼突击队。利用机械化优势,牛曼突击队在三个小时内穿插二十多公里,抢占了天险屏障昭阳江北岸渡口,在宋时轮兵团的腰部狠狠插了一刀。而中线王近山兵团也险象丛生,他的60军180师的两翼彻底暴露。
到了5月24日,12军军部和下属两个师,27军主力和60军180师,都被美军截断在38线以南。看来,李奇微和范弗利特是想送给彭德怀一个决心性的“扎马会战”!
然而短暂的震惊后,中国军队那些久经战阵的王牌军立即恢复了平静。被围的部队交替掩护,见空就钻,其中27军、12军几乎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便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
27日,彭德怀组织八个军进行阻击,终于压住了阵脚。可惜的是180师,这支部队刚刚建立不久,战斗力不强。由于错误领会上级的指令,最终遭遇敌军围歼,损失惨重。第五次战役,敌我双方最终停止于38线。我军先胜后败,和“联合国军”打成了平手。
在很多人看来,第五次战役是一场失败的战役,甚至连彭德怀自己也这么认为。在彭德怀晚年反思自己的军事生涯中,曾将第五次战役归为自己一生的四次败仗之一。然而在笔者看来,第五次战役并非失败,而是胜得不圆满。在武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志愿军以7.5万人的伤亡,歼敌8.2万人。
李奇微虽然智计百出、火力强劲,但是与我军的交换比并不好看,也没有达成全歼我军的目的。从此,抗美援朝结束了运动战,开启了持续2年多的阵地战。
总之,第五次战役,是一场东方军事思想和西方军事思想的对决。智谋,不分东西,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对手,更不要把敌人当成傻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永恒的箴言。
中国抗日英雄有哪些
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徐说一下,邱少云是抗美援朝英雄。抗战英雄人物有好多啊,像左权、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徐向阳........ 向阳存瑞、叶挺、徐向阳邱少云 狼牙山五壮士
刘忠:1936年黄埔军校11期学员,就读于成都北较场。分别参加了1938年武汉会战、1939年长沙会战,期间由排长升为营长,左手臂被枪打穿负伤。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于1995年去世,享年83岁。
孙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罗昌举:经历了1938年的成都大轰炸。1940年在重庆就读于国民党国防部38技校。1942年考入空军11飞机修理厂,抗日战争中在凤凰山机场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做出过很多贡献。抗战胜利后调任77空军留守站任负责人。1949年担任西南空军司令部(原国民党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队的分队长。1954年后,一直在地方担任技术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现年83岁。
张文志:1934年仍是个学生的他满怀救国热望投笔从戎,在广安加入杨森部队,并考入干部大队,一年半后升为排长。1936年随杨森部队撤出四川,转战贵州。从贵阳日夜兼程参加上海保卫战,成为部队中仅剩的军官,并于火线中升为连长。1939年参加了长沙会战。同年,调入黄埔军校学习。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军事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1942年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争中被炮弹击中身亡。他本人也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官。
百度的抗战吧中有
/f?kw=%BF%B9%D5%BD
实际上抗战英雄人物的事迹太多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个人推荐你去看看八百壮士和喜峰口抗战的事迹,网上有很多相关报道。
喜峰口抗战: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军侵占热河,进逼平津,长城抗战全面爆发。宋哲元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临危受命,开赴喜峰口一线,据险抗敌。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亲临前沿,指挥督战;一零九旅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裹伤陷阵。全军将士挥舞大刀,浴血拼杀;关内民众舍生忘死,奋勇支前。硝烟弥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闪烁,倭寇为之胆寒。自三月九日起,战数昼夜,毙敌 五千余。日酋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荣誉尽丧于喜峰口外!”捷报传开,举国振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唱彻华夏。
八百壮士: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在战役的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着壮士。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了四行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国守军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张自忠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1914年初,忧愤国事,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人的兵力,再度侵犯湖北襄樊,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张自忠率部浴血奋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同年5月7日,张自忠杀敌心切,率总部直属特务营和74师3个团共2000余人,从宜城窑湾东渡汉江,夜宿距宜城东北6公里的南营。8日拂晓,率部北进,清晨抵长山西麓南瓜店。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一带拉开。在南瓜店,张自忠部队活捉一掉队日本兵,得知敌三昼夜不停息地向北窜犯。我部稍作休息,即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因道路泥泞难行,薄暮方赶到距南瓜店不远的襄阳境境内方家集。知敌刚从这里离开,现行军在方家集东贡几里外,张自忠遂令部队向敌人发起猛攻,我军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开花。直到敌人发现我兵力不多时,便掉过头来猖狂反扑。部队在方家集一带一连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日军约万人,多于我军数倍,且敌人拥有飞机、坦克,而我军连日行军作战,无一日修整,加之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又拼杀了几日,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军终因力量悬殊,于5月16日,部队被迫退回南瓜店,电台已被敌炮炸坏,与后方联络中断。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轰炸,掩护步兵冲锋,我方浴血备战,多次击退敌人。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如同六月滚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尘土硝烟弥漫空际。太阳也变成了昏**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始终站在一个小山包上,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
敌三面围攻,网开一面,企图把我军向北压迫至长山坪开阔地带围歼,三面火力集中到我军不到1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此时,我军已打退敌军5次进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李致远参谋对张自忠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张自忠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都是士坷垃?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的事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我军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用刺刀和大刀冲杀。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自忠左臂三角肌处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呢子制服,警卫人员不约而同地围在他身边做掩护。
激战到下午两点,张自忠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接着又飞来一颗子弹从他的胸部左侧穿过,敌人已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眉目可见,敌我短兵相接,混战一起,展开了肉搏,张自忠自知伤重不救,大声对左右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刚说完,从东南又飞来几颗子弹,张自忠太阳穴和左眉梢上部各中一颗,倒地身亡。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率部连战9日,杀敌数千,以死报国,坚守阵地,受伤不退,竟以身殉国,时年50岁。其彪炳人寰光辉照耀的民族英烈气概震慑敌军,激励国人奋勇杀敌,直至日军投降。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
杨靖宇
1927年加入中国***。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至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尸体被敌人解剖,发现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开国大校万海峰,抗美援朝冷炮杀敌四千,力谏保留成都军区
作者:相忘于江湖
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也是无数战将成长的摇篮。
1955年,一位战将与同样参加抗美援朝的徐信,被授予大校,而迟浩田、赵南起则是少校。33年后,4位抗美援朝的开国校官,成为恢复军衔制后的第一批上将。
这位战将经历很传奇,13岁成为抗日名将高敬亭的警卫员,20岁成为战神粟裕的侦察参谋。抗美援朝开始后,他所在的71师奉命改为空军,他被皮定均委任为炮兵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位开国大校,就是来自河南光山的传奇名将万海峰。
万海峰,1920年出生于河南光山。因为家里无钱找人取名,就叫“毛头”。
毛头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两个姐姐当了童养媳,父亲拖着病体给大户人家帮工,毛头被二姑收养给人放牛。1933年7月,跟着二叔跋山涉水,到天台山光山独立团参加了红军。没多久二叔病倒,只好让毛头护送回家,可还没到老家,二叔就去世了。
毛头思前想后,决定沿原路返回去找红军,半路倒在路边大石头上睡了过去,恰巧被路过的红28军政委高敬亭碰上,把他留在了军部警卫连。不久,高敬亭给毛头取名“万海峰”,高敬亭说,红军队伍来自五湖四海,希望万海峰像海洋一样大,像山峰一样高。
1936年9月,红28军军部转移途中陷入重围,万海峰求战心切,偷跑到前沿助战。被连长小老丁一个耳光,骂回了军部。最后这个连为了掩护军部突围,全体壮烈牺牲。
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陆续长征后,28军独立支撑在大别山。1937年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部队发展到3100多人,万海峰跟着“游击专家”高敬亭,学到了很多打仗本领。
1939年6月,新四军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被错杀。万海峰等一批年轻战士被送到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1940年,学习结束分配到江南指挥部任侦察参谋。
1940年夏,陈、粟奉命从苏南渡江北上苏北,因为沿途日军封锁严密,粟裕派万海峰侦察京杭运河渡口。陈毅、粟裕化装成富商,在万海峰掩护下分批渡过运河。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苏鲁皖边区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公开投降日军,新四军1师师长粟裕奉命打击汉奸部队。1师独7团2营在黄桥战役伤亡过大,营长牺牲。 粟裕任命21岁的万海峰任营长,在连续三天的两次战斗中,歼灭李长江600多人。
不久,万海峰调任苏中三分区泰兴县警卫团副团长,面对6000日伪军的8路“扫荡”,在姚岱歼灭烟养义少尉20余人,苏中根据地第一次俘虏了日军2人。
随后,在奔袭靖江县城、进攻八圩港的战斗中,万海峰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华。
1947年2月,万海峰任华野六纵18师54团副团长,参加了莱芜战役。
5月12日,准备参加攻打白彦城守敌的18师,接到野司陈、粟命令北上攻占垛庄,配合大部队围歼整编74师。当时团长空缺,副团长万海峰率54团强行军40多小时,翻山越岭奔袭240多公里到达垛庄,成功拿下孟良崮一侧的天马山。
5月15日黎明,华野部队完成对74师分割合围。六纵54团是主攻部队之一,接连打退敌军5次反冲锋,率部突入业家沟阵地。战斗至16日拂晓,整编74师被全歼。
1949年2月,六纵改编为24军,万海峰任24军70师参谋长、71师副师长,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50年10月,71师奉命在闵行改建为空军部队,师部和211、213团机关编到空军,212团调北京编为空军警备团。
1952年8月,24军奉命在上海淞江集结,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皮定均召回万海峰,开门见山就说:万海峰,你不去空军了,留下当军炮兵主任,抗美援朝,炮火是打击敌人的铁拳头,现在,我把这个铁拳头交给你了!
从步兵改为炮兵,万海峰又惊又喜,但怕不懂炮兵专业完不成任务。皮定均鼓励他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只要把炮打得响、拉得动就行,在实战中学习提高。
1952年9月,24军经通化、集安入朝参战,9月中旬到达元山地区,接替先期入朝的27军担负海岸防御,1953年1月上旬,24军接替15军担负中线防御任务。
上甘岭、平康、五圣山所在的金化地区,与铁原、平康称“铁三角”,当面之敌是美3师、韩首都师和韩9师。24军执行“零敲牛皮糖”战术,摸索歼敌经验。
24军在开展冷枪歼敌的同时,积极开展冷炮歼敌活动。
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后一直到24军接防,537.7高地成为争夺的焦点。
在537.7高地前沿无名高地的一次战斗中,万海峰的炮兵对美军阵地实施了15分钟战术急袭,然后延伸射击压制敌军火力,掩护防守部队反击。
第二天,美军用30多辆 汽车 满载空降187团一个营的士兵,企图在537.7高地西侧的树林里隐蔽集结,然后对志愿军7师发起突然进攻。师长康林立即报告皮定均,万海峰集中所有火炮20分钟炮火急袭,然后迅速转移阵地,美军一个营被歼灭大半。
在上甘岭防守战中,万海峰的冷炮歼灭美军1800余人。
1953年7月18日夏季反击战结束,24军在5个月冷枪冷炮运动中,冷枪毙敌1万多人,冷炮毙敌4000多人,万海峰“游动炮群”突然、近迫、急袭战术效果显著。
1955年,万海峰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担任24军副军长、军长。
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军区副政委万海峰主动请战,奔赴抗震第一线,被任命为抗震救灾前线副总指挥,经过100多个日夜完成了救灾任务。
1982年,万海峰出任成都军区政委,司令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王诚汉。
1985年,百万大裁军,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合并,原本落址昆明。万海峰和王诚汉从西南全局着眼,反复论证,向北京提出保留成都军区的6条建议,被采纳。昆明军区番号撤销,并入成都军区。
1988年,万海峰授上将。抗美援朝70年已经百岁,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壮大!
1952年,志愿军67军军长为何突然病逝,志愿军又为何对外严守死因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出了军威国威,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这场战争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据统计,前后有11位高级将领牺牲在朝鲜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也遭受了巨大牺牲,志愿军伤亡总兵力近40万人,至少有13万人失去了生命,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向我们后代人诉说着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人民志愿军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是67军军长李湘。
1951年3月,在大部队尚未入朝时,李湘就带领参谋、警卫等人先行入朝研究敌情。6月,志愿军67军入朝。然而在入朝作战仅仅一年后,1952年7月8日13时,李湘军长突然去世,时年38岁。
李湘去世后,消息第一时间报告到志愿军总部,经过权衡考虑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李湘军长去世的消息。所以在当时整个67军并不知道军长去世的消息,直到十几天后,志愿军总部在公布了李湘去世的消息。
消息公布之后,整个志愿军都为之震怒,而67军的全体将士更是义愤填膺,悲痛交加。
从天而降的噩耗让67军士兵异常悲痛,觉得难以接受这个消息,不久前军长还出现在战场上与战士同乐,不断地鼓励他们。但更多的是迷惑不解:军长还那么年轻,也没有听到什么突发事件,怎么突然就离开我们了。
虽然战争期间生离死别是太平常的事情了,但是当将士们闻知军长突然病逝的消息,还是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相信大家心中都会产生很多疑问。志愿者67军军长李湘为什么会突然病逝呢?在名将如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似乎并没有听过李湘将军的威名。他曾经有着怎样的战绩?李湘军长牺牲在朝鲜战争上,他的死因和死讯为何被志愿军总部保密,而直到十几天后才通报全军?
这一切都要从李湘的人生轨迹开始讲起,她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李湘,原名李秀里。1914年6月,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那个时代的农村土地兼并严重,李湘家里只有八分地,全家4口人,一间房屋,没有农具,生活特别辛苦。每年种地的种子还是从地主家借的,等到秋收的时候再还回去。
每天辛勤的劳作,却连最基本的吃饱饭都解决不了。命运并没有青睐这个贫苦的家庭。接踵而来的是,由于吃不饱和劳累李湘他的父亲病倒了,因为没钱看病,不到30岁就英年早逝,死后一分钱都没留下,反而留下了30块银元、12担谷子的债务。而这一年李湘才8岁。
父亲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更加的困难,由于母亲左腿残疾,干不了重活,只能到地主家做一些家务活,换来一些吃的,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小小年纪的李湘看着母亲每天辛勤的劳作,不止一次的流下了泪水。9岁这年,李湘就去帮地主放牛,养猪赚钱,来帮母亲分担家中的生计。
李湘就这样每天为地主家放牛、养猪,14岁那年,母亲决定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将来能养活自己,于是带领李湘来到了邻村拜了一个叫周春朵的篾匠为师,跟着他学习手艺。
这个篾匠手艺很好,四里八乡挺有名气,但脾气很差,动辄打骂徒弟,由于李湘性格内容,经常受到周师傅的虐待,稍不如意,重则挨打,轻则遭骂,甚至被师傅用竹竿木棍打得头破血流。面对这一切,李湘选择了默默承受,但这也磨练了他的意志,对他以后从军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这年冬天,在母亲和叔父安排下和一个女子结了婚。而这样的婚姻却是入赘她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而最令李湘羞愧的是,女方已经19岁,比自己大了5岁,两人结婚那天,许多人赶去看热闹,议论纷纷,让内向的李湘几乎抬不起头来。
自己家庭的贫困,师傅的欺凌和在女方家低头的日子。让年少的李湘愈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1928年,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红色革命的旗帜很快遍及江西永新的广大农村。不甘命运到李湘被红色革命的热潮深深吸引,决定投身革命,改变自己现在的命运。
在井冈山旗帜的影响下,李湘参加了村里的少年先锋队,扛着梭镖、木棒站岗放哨、检查行人。
年幼的李湘看着红军队伍打土豪、分给穷人土地。让李湘认识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心中装着老百姓的队伍。要想改变命运,当家做主,只有参加红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1930年8月,红军攻打吉安,已经17岁的李湘决定参加红军。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辞别年迈的母亲,跑到吉安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红九师师部当勤务员。
李湘随部队进入湖南,一次碰到朱老总到部队检查工作,看到一个瘦弱的战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报告:“我叫李秀里”
朱老总听后笑了,“秀里”这个名字怎么像是个女娃的名字呢!没有男子汉气概。”
朱老总想了想:“我给你改一个名字吧,湖南为湘,就叫李湘吧。从此没有了曾经瘦弱的青年李秀里,多了一员解放军骁将李湘。从此开始了22年戎马生涯,从一个小丈夫成长为一位将领。
李湘不甘心留在后方,当一名勤务员,他想上前线,建功立业。因为勤务员工作干得出色,1931年1月李湘调到25团当上了司号员。
1931年9月,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年仅18岁的李湘加入了中国***,这一荣誉激励着他信仰更加坚定,战斗更加英勇。
根据《永新县志》记载,李湘军旅22年负伤11次,长征路上多次重伤。
红军长征过程中,李湘在1934年11月的湘江战役中,右腿受了重伤,无法行走,首长给了他10块银元,让他留在一户老百姓家里疗伤,并告诉他伤好之后找不到部队的话,可以回老家当老百姓。
李湘知道后,非常感激首长对自己的关心。但是想到如果在老乡家养伤,伤好后一旦找不到队伍,就不能再当红军了。
于是李湘经过短暂的修养,3天后,他救敷上药,包好伤口,并拿出5块银元雇了一副担架,开始追赶部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天的不懈追赶,李湘终于在贵州赶上了大部队,重新归队,也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
1935年3月21日,红军四渡赤水河,李湘再次负伤,两手中弹失血过多。战友劝李湘留下治伤。首长考虑到李湘的伤势无法适应部队的高强度行军,便劝李湘留下疗伤。可李湘坚决不留下,只要腿没有受伤,就坚决不坐担架,和大部队一起行军。打仗作战,长征路上的大小战斗,他几乎都参加过,爬雪山、过草地,更是不在话下。
在艰苦的战斗中,李湘逐渐成长起来。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走过水草地。到达陕北后,他担任红一军团连政治指导员、成为红军优秀的基层指战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李湘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邓华支队作战科长,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激烈的战斗中,李湘指挥连队英勇杀敌,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平型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8年,李湘在平北怀柔沙峪与日军遭遇,指挥全营勇猛冲杀,在后续部队配合下歼灭日军一个中队。1940年8月,团长李湘在北棵峪、阜平东庄参加“百团大战”。
1943年1月,李湘担任掩护晋察冀军区运粮任务,多次安全保护军区机关转移,受到聂荣臻的表扬。1945年9月,李湘成长为冀晋纵队1旅旅长,参加了古北口保卫战。
八年抗战期间,李湘始终战斗在抗日最前线。先后参加了挺进冀东、百团大战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歼灭大量敌人有生力量,先后担任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分区司令员等职,逐渐成为我军不可多得的优秀军事将领。
解放战争爆发后,李湘再接再厉,先后担任冀晋纵队第一旅旅长、晋察冀教导旅旅长兼政委、第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为解放华北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长为新中国的优秀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李湘任6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1月任代军长。20年的军事生涯,李湘终于成长为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
1951年3月,李湘带着几名参谋、警卫员及电台,比大部队提前2个多月赶赴一线,悉心研究敌我态势,认真总结兄弟部队经验,察看地形熟悉接防情况。
67军主力部队入朝后,接防了金城以南地区沿三八线27公里的正面防御任务。
此时,联合国军的的“夏季攻势”已处于尾声,但敌人不甘心失败。
9月1日,联军8个营在75辆坦克、100多门火炮和几十架飞机支援下,向67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67军激战数日,击毁坦克15辆。一举歼敌1000余人,打出入朝后第一个漂亮仗。
10月13日,联军4个师力,在14个炮兵营、200余辆坦克和空军支援下,再次发起全面进攻。“联合国军”飞机、大炮、坦克齐齐上阵,一轮又一轮地狂轰滥炸,辅以步兵轮番攻坚,我军防御形势极其严峻。面对强大攻势,李湘一如既往地沉着冷静,率部打垮数十次“坦克劈入”进攻。鏖战3日歼敌1.7万人,粉碎敌“秋季攻势”。
经此一战,67军扬威朝鲜战场,受到志愿军总部嘉奖,李湘个人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1951年11月,12军接替67军阵地回到后方进行休整,但是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果不其然,1952年春,情报显示美军将发动规模浩大的“春季攻势”。在经过6盒的休整后,67军再次奉命重返战场,在东线金城地区剑布里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击联军“夏季攻势”。
自打入朝作战之后,李湘就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他一心扎在战场上,废寝忘食,很少休息,由于日夜操劳,李湘病倒了。觉得自己比较年轻,只是短暂的休息,就再次回到了战场上。
1952年7月初,67军199师阵地附近的上空,突然传来敌机马达的嗡嗡声。将士们立即隐蔽到防空洞和坑道中,准备躲避敌人的轰炸。敌机在67军防线前方区域扔下十几枚炮弹之后,就飞走了,完全不像轰炸的样子。
更奇怪的是,这些被扔下的炮弹,竟然没有一枚爆炸!士兵将情况上报后,立刻引起了67军副军长兼199师师长李水清的注意,第一时间给李湘军长打电话汇报了此事。
李湘听到汇报后,便立即赶了过去,叫上随从人员,跑到美军扔下的炮弹处,除了发现确实都是空壳弹,也没发现其他异常。
李湘虽然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觉得美军不会平白无故往阵地投掷空壳弹。经过商议后,决定将此事上报志愿军司令部。然而,事情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李湘却出事了。
事发前,李湘脸上长了一个疖子,觉得痒就用手挤破了。等到前线看完那些空壳弹以后,第二天一起床,李湘就发现自己的脸就肿了。
随后开始发高烧。起初以为感冒,后来大腿上也长了疖子。卫生员开了几天药,不见消肿也没有退烧。政委旷伏兆动员军长回去,可被这位永新老乡挡回。旷伏兆只好妥协:“再给你三天,三天后无论如何都要走人。”
几天后,李湘转为败血症并发脑膜炎,一天时间,头就肿得吓人,军部卫生员向旷伏兆报告:军长病情已非常严重,但当时环境条件又不允许转移。
志愿军司令部听闻消息,十分重视,调集最好的医生组成治疗组,对李湘进行紧急救治,但这个时候的李湘已经病入膏肓。
7月8日下午,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李湘停止了呼吸。
1952年7月8日13时,67军军长李湘结束了与病魔的战斗,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时年38岁。
消息传来,身在前线的副军长和199师师长李水清非常震惊,怎么也不相信军长牺牲这一事实,朦胧泪眼中,全是一个星期前军长坐在空壳炸弹上和他讨论问题的音容。
从发病到去世,留给李湘的只有7天时间。尽管他与病魔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却没能击败这个可怕的对手,带着满腔的革命热情,离开了这个深爱着的世界。
李湘的病逝太过突然,志愿军高层为之感到深深痛惜,而其他人甚至连李湘已经病逝都不知道,还以为他仍然在医院接受治疗。
就连67军副军长李水清,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李湘病逝的消息,志愿军领导对他说:“李湘军长是被美帝投放的细菌弹感染,导致败血症而牺牲的。”
正因为如此,直到志愿军粉碎了敌军的“春季攻势”之后,志愿军总部才正式宣布李湘牺牲的消息以及他因病去世的原因。
1952年12月10日,李湘的遗体从抗美援朝前线运回石家庄,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主持葬礼。深情表达了对老战友的沉痛悼念,他挥笔写下悼词:“我深以丧失了二十年的老战友、青年优秀将领——李湘同志而哀悼!”
为人民牺牲的人,人们永远纪念他,中国人民纪念李湘,朝鲜人民也纪念他。
而李湘军长牺牲的消息也惊动了朝鲜,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内,至今留有李湘的衣冠冢,供朝鲜人民世代凭吊。
如果不是牺牲在朝鲜战场,这位67军军长在1955年授衔时很可能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湘军长的牺牲,对于他的家庭影响是非常大的。李湘牺牲时夫人安淑静才25岁,她由美满的四口之家转眼就成了寡妇,还拖家带口,就算这样后来她也没有再嫁只是默默地独自拉扯大跟李湘的一双儿女,还收养了8位烈士的遗孤,并含辛茹苦的把他们都培养成国家栋梁。
35年后,60岁的的李湘夫人安淑静跟随访问团访问朝鲜,第一次来到了丈夫战斗过的地方。得知消息的金日成特意派遣朝鲜人民共和国***之一的朴成哲对安淑静转达了慰问之情:
2009年,82岁的李湘夫人安淑静在女儿李广利的陪同下前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李湘扫墓,据李湘女儿回忆:“妈妈年事已高,总挂念着爸爸,想在有生之年再来看看他。”
安淑静泪眼婆娑地抚摸着墓碑:“李湘同志,我的爱人,我来看你来了…”
2021年5月2日,安淑静老人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
67军,是抗美援朝战绩最好的一个军,歼灭数量超过“万岁军”38军、“千岁军”15军,歼敌87800多人,是唯一歼敌数量过8万的英雄部队,军长李湘功不可没。
李湘虽然逝世了,但是他带领的67军还在,67军的精神还在,他就还在,看到最后战争的胜利,李湘将军也能安心了。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国家。
时光流逝,李湘将军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军人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也永远为中朝人民所铭记。
谨以此文纪念李湘将军和牺牲在朝鲜战争的英烈们,永远活在中朝两国人民心中,英雄永垂不朽!
搜索
援朝战斗英雄,都有哪些!
援朝战斗英雄,都有哪些!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在这场外战中,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同时也打出了我军最高水平。在双方实力悬殊如此大的情况下,英勇的人民志愿军,能够遏制敌人的进攻,稳住局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算是胜利了。
作为建国后的第一场外战,参战的将领,都是解放战场上,各大野战军的主力战将。比如让世人比较熟知的援朝十大虎将温玉成,吴信泉,吴瑞林,曾泽生,梁兴初,张祖谅,傅崇碧,秦基伟,彭德清,张翼翔,包括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韩先楚,洪学智,杨得志,皆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
以上这些援朝名将,在我军史上的知名度都是很响亮的,说他们是家喻户晓,一点都不为过。既然,援朝名将家喻户晓,那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特大贡献的战斗英雄,都有哪些?排名不分先后。
杨育才是陕西汉中人,1949年加入人民军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金城反击战中,杨育才带领小股分队奇袭敌军精锐白虎团,在双方经过一番激战后,杨育才带领的小分队成功消灭白虎团团部,为金城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战后杨育才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郭恩志是河南任丘人,1945年参军,在经历解放战火的洗礼后,郭恩志已经成长为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革命战士。1951年,郭恩志入朝参战,任职志愿军第63军118师某团某连的连长。在著名的铁原阻击战中,郭恩志率领一个连队,坚守阵地六个昼夜,打退敌人13次冲锋,以伤亡14人的代价,取得歼敌800余人的辉煌战绩。战后,郭恩志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刘光子是内蒙古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刘光子就是一位打仗很勇猛的革命战士,多次立功受奖。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第五次战役,刘光子一人俘虏63名敌军。战后,赢得了虎胆英雄的称号。
雷宝森是河南上蔡人,军旅生涯经历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巅峰时期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率领一个班,炸毁敌人十一辆坦克。战后,该班赢得反坦克英雄班的美称,同时雷宝森被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李保成是河南林县人,在解放战争初期,他加入了革命队伍,是隶属第二野战军,参与经历了洛阳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李保成是担任志愿军第15军第八连连长。
在上甘岭战役中,李保成率领的第八连浴血奋战43天,歼敌1700余人,打退敌军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战后第八连荣获集体特等功,赢得了钢八连的美称。连长李保成荣获二等功。
胡修道四川金堂人,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他作战顽强,不怕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打退敌人40次进攻,歼敌200余人,成为志愿军中的战斗英雄。
谭秉云是四川江津人,1949年参军,1950年十一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谭秉云在这场外战中,是隶属志愿军第27军,在与西方列强的作战中,谭秉云不惧牺牲,奋勇杀敌,创造一人一枪,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敌军八个小时,毙敌13人。战后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柴云振是四川岳池人,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获得者。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杀敌百余人,最后全身而退,真乃英雄也。
孙占元河南林县人,是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五次立功,成为战斗英雄。只可惜在上甘岭战役中,与敌人同归于尽。尽管孙占元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至今流传。
张桃芳江苏兴化人,他是一名狙击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杀敌人214人,创造志愿军最高纪录,成为最优秀的狙击手。
杨根思是江苏泰兴人,他是全国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在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奋勇作战,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血战一天一夜,打退美帝军八次进攻。在弹尽粮绝时,杨根思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
杨连弟是天津北仓镇人,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他是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为战斗的全局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邱少云是重庆人,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邱少云潜伏地点遭到敌人的炮击,整个草丛迅速燃烧起来。为了不暴露目标,邱少云忍住烈火燃烧的剧痛,纹丝不动,直到生命结束。
向无数用生命,鲜血,换回今日和平的先烈们致敬,中华人民志愿军万岁。
美国评选出抗美援朝8大名将,中国上榜5位,麦克阿瑟仅排第4
第八位克拉克 。虽然他是联合国军的最后一任指挥官,但美国对他的指挥才能可是不敢恭维。在战场上,他的种种错误举措,导致美军损伤惨重,因此还获得了一个“杀人犯”的称号。虽然他在军事上反响平平,但他在谈判上却很有天赋。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愈发认识到结束战争的紧迫性。这才将克拉克派到了朝鲜战场上。
在谈判时, 克拉克惯以高压姿态,步步紧逼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谈判目的 。因此,在与志愿军坐到谈判桌上时,克拉克的态度可谓是十分傲慢。但他的这番举动可没有对我军造成任何影响。现在局势逆转,我军才是占据战场主动地位的人,当然不会理会他的故意摆谱。我军的毫不退让气坏了克拉克,气急败坏的他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企图增加谈判筹码。
这无疑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一个重大错误。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将美军打得丢盔弃甲,让克拉克真正见识到了我军的实力,意识到了志愿军不可战胜。经此一战,克拉克再也无法端着架子,谈判十分顺利。而他的表现可让美国十分生气,只能排在最末端。 第七位杨成武 。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毛主席说了这样一番话:美军有飞机、大炮和坦克,我们有三杨。而杨成武就是三杨之一。
1951年6月,杨成武带着20兵团奔赴朝鲜。刚来到朝鲜,杨成武就带领20兵团结结实实给了美军一个教训。 为了试探20兵团的实力,美军派出十几架飞机、60多辆坦克以及大量火炮再加上5个步兵营的兵力向着我军阵地发起猛攻。但让他们不敢置信的是,刚出站就遭遇了惨败。之后,他们加强了火力,将最先进的电子通信技术也加入战场。在这种火力支撑下,他们对20军团发动了29次进攻。但没有一次成功。
这次的胜仗狠狠地打了敌军的脸,接着,杨成武没有停歇,急忙奔赴文登里防守,在这里,我军击退了美军引以为傲的坦克群,让他们再也不敢大规模使用坦克部队。 除此之外,他还在美军的连番轰炸下,带领志愿军创下了朝鲜战争中单日歼敌最高纪录。在杨成武的攻势下,美军再也扛不住了。乖乖地与我军签署“军事分界线问题协议”。主动后退2公里。
第六位洪学智 。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担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分别管理司令部、特种兵与后勤。在后勤上,他的指挥可是让美军大开眼见。美军为了 对付我军,切断了我军的后勤补给,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我军不战而败。在他们的这一举措下,志愿军的粮食棉衣无法及时送来,这才有了冰雕连的事迹。
洪学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他不停地转变战术,指挥了“倒三江”这场精彩的后勤保卫战。美军白天炸桥,洪学智晚上就将桥修好,这可让美军十分挫败,开始连续轰炸。对此,洪学智发明了片面运输,合并运转,顶牛过江等战术,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桥修好。接着,他又集中1000多辆 汽车 来回倒运,不停歇的为志愿军运来了2000多车物资。
当美军切断我军补给后,洪学智立即展开后勤战,并大获全胜,正是有了他的胜利,才会让志愿军有了继续与美军作战的底气。 在战争临近尾声时,洪学智甚至为志愿军运来崭新的棉衣。再一次让这些美军目瞪口呆。除了后勤外,他还多次修筑防空洞,甚至因此拯救了彭老总的生命。、
第五位韩先楚。刚进入朝鲜战争,他就带着40军打赢了出国第一仗。这场仗意义非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第二场战役中,韩先楚亲自赶到前线,指挥38军战斗。再次大获全胜, 还让38军获得了“万岁军”的美誉。 连续两场胜仗并没有让他懈怠,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打胜仗,更重要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打胜仗。
在第三次战役中,他发现我军虽然获胜,但是有很多干部伤亡,导致我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此,他及时调整战略,让一支部队前进,主力则休整,并尽快补充兵员。除此之外,他还对后勤十分关心,希望每个战士都能穿上大衣。用这种方法来保持部队的元气。这种调整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对美军来说,志愿军好像源源不断,永远打不完,直接让他们心理上开始退缩。利用美军这种心里,韩先楚乘胜追击,还解放了被美军霸占的几个岛屿。可谓是居功甚伟。而他也成为美军眼中不可小觑的敌人,他的战绩被美军载入美国陆军史。第四位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在二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也因此成为了美国的五星上将。来到朝鲜后,他策划仁川登陆,瞬间扭转了联合国军的败势。这再次将他推上了无人能及的高位。
但俗话说,升得越高摔得越惨。志愿军入朝后,麦克阿瑟的光环破裂了。 我军刚入朝,就歼灭了敌军1.5万人,将他们从鸭绿江赶到了清川江以南。 这无疑是给了麦克阿瑟当头一棒。气急败坏的他开始侦查我军人数,企图给我军致命一击。但我军早已经想到了他的这一招,利用绝佳的伪装避开了敌军的侦查,悄无声息地布下了陷阱。
此时,美国情报机构已经有所察觉,希望麦克阿瑟能够小心谨慎。但麦克阿瑟在之前的吹捧中早已经将自己看成了神一样的人。居然不顾劝阻,执意让部队越过清川江,继续北进,这样一来,麦克阿瑟彻底掉入了我军的陷阱。在我军全面出击后,麦克阿瑟屡战屡败,被打到了三七线附近。这几次的败仗直接让麦克阿瑟跌下神坛,甚至因此被免职 。但美军结合他之前的功绩,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第三位是邓华 。彭老总因病回国休养时,邓华临危受命。而来到战场后,邓华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上甘岭战役中,6万联合国军来势汹汹,为了攻占我军阵地,他们装备了300余大炮,170多辆坦克以及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 。对着我军的阵地发起冲锋。在敌军的轮番轰炸中,邓华指挥4万志愿军死守。
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凶猛火力,我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锋,与敌军反复争夺阵地59次,歼灭敌军2.5万人,摧毁他们的武器更是数不胜数。最终,这场战争我军大获全胜。这次战争结束后,美军一开始还有点不服气,为此,双方有意进行第六次战役。 在最后关头,邓华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现在敌军已经开始设置防御工事,再加上他们的热武器,对我军的突击将会十分困难。
因此,我军不应该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中央对邓华的建议十分重视,最终取消了第六次战役,开始了冷枪冷炮运动,让美军苦不堪言。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迫使美军签署停战协议。第二位彭德怀。朝鲜战争打响后,面对是否要出兵入朝,毛主席久久不能下定决心。而彭老总在得知美军的种种举动后,成为了出兵的坚定支持者。 于是,主席决定让彭老总挂帅,指挥志愿军阻击美军。接到命令后,彭老总就将生死置之度外 。
来到前线后,他立即将指挥部设到前线,随时观察着战场情况。接着,使出浑身解数,让志愿军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屡屡获胜,将联合国军打的节节败退。 彭老总无疑成为了美军最大的敌人,他们的飞机开始不停歇的在我方阵地轰炸。一次,竟然炸到了彭老总的指挥部。幸亏洪学智为了他的安全让其转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由于他在战场上殚精竭虑,很快就病倒了。这时候,医生都劝彭老总暂时休息。但彭老总却不为所动,坚持要坚守前线。最终病情也越来越严重。这才不得已回国。以彭老总的功绩,位列第一未尝不可,但美国终究是向着自己多一些。第一位是李奇微。相比于麦克阿瑟,李奇微才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真正的对手。
他来到战场时,正值美军士气低落。为此,他直接将所有指挥官集中起来训话,用志愿军的例子来激励美军。之后,他直接更换了5个师长。这才将整个队伍的士气提升起来,开始与我军作战,而在作战时,李奇微也与麦克阿瑟不同。他十分谨慎,入朝后不久就发现了我军后勤不足的弱点。 为此,李奇微创造性的发明了磁性战术。这一战术分为防守与攻击两个阶段。
今天关于“抗美援朝牺牲十大名将”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页面文章抗美援朝牺牲十大名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