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的成因、特征、分布、典型例子?介绍丹霞山的内容框架
丹霞地貌是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丹霞地貌成因
丹霞地貌成因是由于地质构造造成的。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丹霞地貌分布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
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成因是什么?
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世纪晚期喜马拉雅山运动。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导致部分的红色地层发生了褶曲和倾斜,让原本红色的盆地,升高成为了一个外流区。流水偏向于盆地的中部低洼的地方集中,水流把沿着岩层的那一边进行侵蚀,形成了两壁笔直的深沟,这个深沟称为仙谷。
仙谷堆积很多水不能流出,就形成了坡度山堆。随着进一步侵蚀,石墙、石柱开始慢慢消失不见,坡形成为了丘陵。红色岩石中有很多的灰岩石头,以及一些碳酸钙胶结物体,这种碳酸钙被用溶解后,就形成了一些溶沟、溶洞、石钟乳、石芽等,还有一些不明的堆积物质体。
在砂岩里面,有很多交错的层理形成的锦绣地形,这个锦绣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比较深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比较高的山壁,以及一些被切割而成的各式各样的山峰,这些山峰形状不一,有宝塔形状,也有直立形状,更有堡垒形状等。
丹霞地貌的分布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福建泰宁、武夷山,甘肃张掖,湖南崀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四川江油的窦圌山、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丹霞地貌的成因是不是流水侵蚀啊
丹霞地貌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丹霞地貌分布区气候湿润,降雨丰富,河流发育,流水切割侵蚀红色砂砾岩形成。
具体过程: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经历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景观。
发育条件和形成过程
1.丹霞山的发育条件
1)丹霞组红色砂砾岩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丹霞组(K2d)是一套以厚层砾岩、砂砾岩为主的红色岩系,砂砾成分以石英和岩屑为主,铁质、泥砂质基底式胶结,岩性坚硬。而长坝组(K1+2c)则是一套以泥质、粉砂质为主的红色岩系,泥质、钙质胶结,抗压强度仅及砂砾岩的1/3,岩性相对软弱,易呈块状、片状、粉状风化、湿解,故难以保持较高的陡崖。同是红色岩系,丹霞组发育了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丹霞地貌,而长坝组只发育低缓红层丘陵(条件适宜,也有不高的陡崖保持),两组地层发育的两种地形在宏观上具有清楚的分界。多处岭南红层盆地的地貌与之相似,即丹霞地貌主要由丹霞组岩层上发育形成。
2)近水平的岩层产状对坡面发育的控制。除了受断层影响较大的地段岩层倾角稍大(但多不大于25°)以外,大多呈水平或近水平产出(<10°)。其山顶面基本与层面一致,平缓的古夷平面以缓丘状山顶面为代表。如岩层倾角较大(20°~25°),则形成至少有两面陡壁的单斜山块,上天龙一带最为典型,五马归槽背后因浈江侵蚀,形成斜顶的四面陡壁山块。
因为平岩层岩性不同形成差异风化,产生水平带状突起或凹槽,和狭长平台、发育带状植被层水平凹槽较大时可发育成岩洞。
3)断裂构造对山块分布和山块形态的控制。3组大节理把红层切割为多个菱形块体,控制了山体发育和分布。北北东向构造线大致与韶关-仁化断裂平行,规模较大但分布稀疏,是控制山群边界走向和石柱排列方向的构造。近东西向大节理密集分布,是控制山块石墙走向和石柱排列方向的构造。在两组主要构造线控制下,丹霞山区的山体呈现出明显的北北东向组合,东西向的单体走向的基本格局。
4)地壳的间歇性抬升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本区西部有海拔600m、500m、400m、东部有400m、300m、200m的侵蚀面,以及多级河流阶地,证明本区曾有多次间歇性上升。新生代晚期的上升幅度已达400~500m。地壳的上升为流水、重力等作用提供了高的位能条件,使丹霞组地层被侵蚀、切割而形成各种丹霞地貌元素和组合。据丹霞山的热释光测年资料,表明本区的地壳在近100万年里,平均每万年约上升0.87m。
5)流水、崩塌、风化及岩溶作用对丹霞山的雕琢。丹霞山地处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其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岩溶和生物等几种。其中流水侵蚀最重要,各种外力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丹霞地貌最突出的景观要素———丹崖赤壁的形成的主要条件。
2.丹霞山地貌发育过程
丹霞地貌坡面发育是不同于其他地貌的特殊过程。
红层盆地抬升的同时,其原来的洼地往往继承性发育主河谷;断层破碎带和大节理成为流水切割的薄弱带,可能发育成主河谷。两岸红层流水沿断层和垂直节理下切侵蚀,形成深狭的切沟,经加深、加大而成隘谷。在此阶段,除主河谷两坡之外,切沟或隘谷的谷坡崩塌一般不发育。
隘谷型支谷在流水下切到一定深度时,遇到下伏硬岩层或是接近于局部侵蚀基准面时,侧向侵蚀破坏谷壁基部,谷壁沿垂直节理崩塌而使隘谷加宽形成嶂谷、峡谷。这时崩塌可能在沟谷的谷底堆积,发育不稳定的崩积缓坡。随着谷底加宽,崩积缓坡也越明显。
随着谷坡的崩塌后退,山顶的平缓坡面的面积逐渐缩小;山麓缓坡逐渐扩大,成为缓坡丘陵。原来的山块则退缩成为“堡状残峰”进而被分割成孤立石柱。上述过程可能随地壳的间歇性抬升或流水的间歇性下切而多次重复进行,加之岩性软硬差异所以在丹霞地貌区常可见到数级陡缓坡阶梯式地貌。
3.发育年代与阶段
燕山运动晚期(K2—E),丹霞盆地上升,逐渐结束了内陆红层盆地的沉积历史,随后喜马拉雅运动影响本区使丹霞盆地进一步抬升,伴之以部分断层的继承性发展,并形成了3组彼此交切的节理裂隙。长坝组及丹霞组岩层皆遭受侵蚀、冲刷。经新近纪漫长的侵蚀、剥蚀,至新近纪晚期,本区景观组合已是丹霞峰丛谷地,方山赤壁倒石锥谷地。
丹霞地貌成因
炎热干旱的断陷沉积了巨厚的陆相红色碎屑岩,后期构造运动形成网状裂隙,红层中含铁1.8%,其他还有Mn,Ti等元素的加入,岩石显褐红、砖红,红层胶结物含钙丰富。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地壳的多期拗陷挤压和抬升,断层、节理、裂隙发育,以240°~60°,200°~20°,210°~30°的3组节理为最。雨量丰沛,分割侵蚀红层,形成细沟冲沟、方山、丹崖峰林峰丛,流水溯源侵蚀使红层上的沟网向分水岭发育;红层的倾斜产状交错层理,形成了螺状峰、龟裂沟网等特殊丹霞地貌。
新生代快速抬升,500万年,使古夷平面的红色风化壳和红土由1000m高程,隆升到3000m,上升速率1.8~2.4mm/a,而间歇性多次活动的结果,是造成了不同世代丹霞景观的出现。
丹霞地貌的成因是什么?
丹霞地貌怎么形成的?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在水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丹霞地貌的基础就是有红层的存在。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丹霞地貌成因是什么
1、丹霞地貌成因是由红色砂砾岩在水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2、丹霞地貌的基础就是有红层的存在。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3、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4、我国有代表性的丹霞地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丹霞山、龙虎山等。
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分布在哪里
丹霞地貌成因是由红色砂砾岩在水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丹霞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
1、受到流水作用将周围风化的红色砂砾带到低洼盆地处沉积下来成为岩石,气候干热造成岩石的氧化作用。
2、在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 沟谷不断展宽, 崖壁崩塌后退, 山顶面积不断缩小, 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
丹霞地貌的分布区域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
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319平方公里,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丹霞地貌成因”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页面文章丹霞地貌成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