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观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物质统一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接下来由新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辩证 法三 个基本观点相关详细内容,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观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辩证 法三 个基本观点”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观点是什么?

1、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一致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是认识的规律,也是思维辩证发展的规律。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外部世界的辩证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的辩证法则是主观辩证法,是对前者的反映,即辩证的思维规律。

扩展资料:

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起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个别企业的高度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

工人阶级已经迫切要求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自身解放斗争的自觉性。当时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暴露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的本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阶级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并清楚地暴露了阶级矛盾和物质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

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国家间、民族间和地区间的隔绝孤立的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同时,自然科学中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R·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也提供了关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及其过程之间联系的清晰的图画。这一切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总特征分别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三个,分别是:?

1、联系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

3、一分为二的观点: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

扩展资料

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有几个不同:

1、含义不同。唯心辩证法是把客观世界归结为精神的基础上去论证精神概念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而唯物辩证法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发展的高级形态。

2、表现形式不同。唯心论认为在现实社会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而唯物辩证法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是宇宙观、认识论与方法论。

百度百科-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关于这三条基本规律的内在关系,一般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一、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例如:有光就有影、有正就有负、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等等)。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统一思想来自黑格尔。

二、质量互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量是指衡量事物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的性质或本质。量变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的变化,是一种飞跃,往往表现为突变。

质量互变规律,即从量变到质变,是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即量变)慢慢积累开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物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即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经过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无限地发展下去。因此说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

三、辩证否定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显然回到“正”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在事物发展的长链条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因此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否定之否定后的状态并不是原有的肯定的状态,而是一种更上层楼后的“扬弃”。用列宁的话说:仿佛是旧东西在高级基础上的回复,是“内容的前进、形式的复归”。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之所以说总趋势是前进的,正是因为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说发展是曲折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推动的。

例如,种子到果实再到种子,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又如中国的民间谚语,“物极必反”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

再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原始社会是公有制,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是私有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又将是公有制(不是原始社会的物质匮乏的公有制,而是经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发展后,物质极大丰富的公有制),这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扩展资料:

术语起源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在J·狄慈根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后来г·В·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 “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 等概念。这些概念的实质完全一致,只是侧重点有不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它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 辩证法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发展是矛盾和对立的统一,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冲突。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对立的统一来推动的。

2. 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在和本源。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而意识和思维等是物质的产物或属性。

3.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引发的。

4. 社会变革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实现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矛盾的对抗和阶级力量的冲突推动的。

5. 实践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驱动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和认识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哲学观点,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理的回答如下: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三个基本原理,即物质的普遍性和运动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否定的否定规律。

一、物质的普遍性和运动性

物质的普遍性指的是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通过感觉所感知,而不是人们主观意识中的产物。

物质的运动性指的是物质通过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来展现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物质的运动是无处不在的,不仅表现为量的变化,还表现为质的变化和形式的变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因素之间的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并且贯穿于事物的全过程。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每个事物的矛盾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矛盾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特点。

三、否定的否定规律

否定的否定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表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不断地对旧事物的否定和超越而实现的。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所取代,但同时也保留着旧事物的一些积极因素。这种否定和保留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通过不断的否定和再否定,事物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理贯穿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辩证法有几大观点?

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2+3+5 2就是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与辩证法相对的就是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3就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或称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5就是五对范畴: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4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前两性叫做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后两性叫做矛盾问题的精髓.同一性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互相转化的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趋.普遍性和特殊性又叫共性和个性,或一般和个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的就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说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有三层含义: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特点.如江苏的情况必定有和上海不同之处,中国的情况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一定有不同之处,所以就要坚持中国特色.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特点.三,构成事物的矛盾是矛盾群,在这些矛盾群中必有某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而同一矛盾的双方也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区别,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区别;同一矛盾的双方又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区分.质量互变规律:两种规定性,质和量;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复杂性.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和否定,辩证的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一个周期;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三个,分别是:?

1、联系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有几个不同:

1、含义不同。唯心辩证法是把客观世界归结为精神的基础上去论证精神概念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而唯物辩证法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发展的高级形态。

2、表现形式不同。唯心论认为在现实社会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而唯物辩证法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是宇宙观、认识论与方法论。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辩证 法三 个基本观点”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辩证 法三 个基本观点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