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结果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双十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结果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双十事变的历史意义

双十事变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开端,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发展。

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事变,使得国共两党重新达成了团结,实现了党内和党间的一致,为中国***参与全面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国民党经过此事也明确了与***合作抗日的重要性,从而颁布了“抗战建国纲领”,开启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西安事变为国共两党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两党开始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实现了民族团结。此后,两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联合政府,共同推进抗战进程,使得国共合作得以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事变的原因

西安事变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张、杨两位将军一时冲动下的偶然之举,而是中国三十年代社会各种矛盾发展、激化的一必然环节。

施文魁亦指出事变发生的原因是:第一,从根本上说,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第二,红军对东北军的打击,使张学良感到继续“剿共”毫无出路;第三,国民党一向利用“剿共”来消灭杂牌军,使张逐渐觉醒;第四,东北军士兵要求打回老家去的强烈愿望影响张的转变;第五,***政策的积极影响,促使张放弃“剿共”转向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意义是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张杨两发动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就建议:“根据我两年来的观察,蒋可能抗日,他错在先安内后攘外,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定能扭转过来。”当张杨起事时明确表示:“捉了(蒋)之后,只要他答应抗战,我们还拥护他作领袖。”

但是东北军、十七路军内部对如何处置蒋介石议论纷纷,统一内部思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西安事变也教训了蒋介石。成为阶下囚的蒋介石看到如内战再起,他难免不死于南京的狂轰滥炸,因而于17日下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的讨伐。事变的成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几十万大军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史发展趋势,择善而从,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的结果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西安事变动机: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什么

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历史意义有哪些

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同时,中国***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

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同时,中国***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扩展资料:

事件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

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1935年秋,中国***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

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会师。东北军剿共遭遇失败。1935年9月20日,蒋中正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剿共。

1935年10月1日,东北军在劳山战役中,王以哲的67军110师2个团和师部被歼,师长何立中战死,团长裴焕彩被俘。1935年10月29日,东北军在榆林桥战役中,107师和619团全部被歼。

团长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1935年11月,直罗镇战役中,红军仅以800多人的伤亡就杀、伤、俘6000多东北军精锐109师的士兵。张学良部队的战局失利以及后来面对***的停战对峙。

导致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督战。由于紧接着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一二九运动以及后来的两广事变,都强烈的反映了中国人民一致抗日对外的决心。

1936年4月起,张学良开始了和中国***的秘密接触。4月9日,张学良驾机飞抵延安会见周恩来,同机的还有王以哲、刘鼎。1936年9月,中国***与东北军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

双方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中国工农红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形成了拥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铁三角”。张学良向红军提供了大量的过冬棉花,药品、新鲜食物等物资。

解决了红军过冬的燃眉之急。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给张学良造成良好的政变条件。张学良正犹豫不决之时,蒋介石召见邵力子及十七路军、东北军军师长以上官员。

造成张、杨的恐慌,杨虎城出于公心,屡次向张学良提意见,遭拒绝。后来又找见邵力子,让他通知大公报社可以发表对张、杨的弹劾,并撤销职务,引起社会各界不满。

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好了,今天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