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在高考中的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考点 第一章 元素化合物 1、所有糖类的元素?C、H、O, 2、所有油脂(脂肪)的元素?C、H、O。 3、蛋白质、氨基酸的元素?...接下来由新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相关详细内容,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高中生物必修一在高考中的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感谢大家在这个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一在高考中的考点有哪些?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考点

第一章 元素化合物

1、所有糖类的元素?C、H、O, 2、所有油脂(脂肪)的元素?C、H、O。

3、蛋白质、氨基酸的元素?C、H、O、N(P、S)。 4、生物体内S元素的分布?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5、核酸、核苷酸的元素? C、H、O、N、P。

6、生物体内主要元素?C、H、O、N、P、S。生物体内最基本元素?C。

7、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O。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C。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H。 8、重点化合物中的元素有?叶绿素---Mg+2、血红蛋白---Fe+2、甲状腺激素---I。

9、含CHONP的化合物?核酸(DNA、RNA)、核苷酸、ATP、ADP、NADP+、NADPH。 10、含CHONP的细胞结构?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器膜)、染色体、核糖体、线粒体、核。 11、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追踪元素或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12、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60-90%,水生>陆生,幼儿>成年>老年,血液>牙齿。 13、生物体内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 >50%。生物体内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 14、储存器官或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糖类或油脂。 15、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含量?7-10%。

16、水的作用?良好溶剂、代谢媒介、代谢原料、物质运输、调节体温、维持形态。 17、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大多数离子态(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正常生命活动) 少数化合态(组成重要化合物)

18 缺Fe?贫血。缺Ca?骨质疏松、佝偻。缺I?大脖子病。Ca过多?肌无力。 19、糖的种类?单糖:戊糖(核糖、脱氧核糖)、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 20、糖的功能?主要能源物质,组成核酸、构建细胞壁。

2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储能物质?油脂。直接能源物质?ATP。最终能源?太阳能。 22、脂质的种类及功能?油脂(储能、保温、缓冲、润滑) 磷脂(构建生物膜) 植物蜡(保护植物)

固醇(VD:促进Ca的吸收,胆固醇:构建细胞膜等,性激素:) 23、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20种(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24、生物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H 25、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结合 │

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肽键的过程。 R—C—COOH 26、二肽、三肽···多肽是?含2个、3个···多个氨基酸的肽 。 │ 27、三种氨基酸能形成的三肽种类?每种>3个27种,每种1个6种 NH2 28、肽键是?肽中连接氨基酸的键:—CO—NH—

29、肽链是?就是多肽:由三个以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链状结构化合物。 30、一条(N条)肽链含氨基或羧基的数量最少是?1个(N个)

3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由1-n条肽链反复折叠、卷曲、盘绕形成的,由二硫键、氢键、

离子键等连接形成的,容易被高温、强酸、强碱破坏的特定的结构。

32、蛋白质变性、失活是?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可逆,其他的没改变。

33、蛋白质的合成、形成过程? 肽聚合酶 蛋白质结构酶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核糖体 内质网

3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有?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35、蛋白质种类多样性有?分泌蛋白:抗体、胰岛素、乳蛋白、消化酶、粘液蛋白 膜蛋白: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酶 组蛋白:血红蛋白、肌蛋白

36、蛋白质功能多样性有?构建生物体、催化、运输(载体)、免疫(抗体)、调节(激素)。37、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分子数=水解需水分子数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X氨基酸平均分子量—脱水分子数X18 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基中的氨基(羧基)数+肽链数 38、环肽的情况?肽键数=氨基酸数=脱水分子数 。 氨基数、羧基数最少为0

39、核酸的种类及其组成? 尿嘧啶U 核糖核酸(RNA)←——核糖核苷酸:磷酸、核糖、 含N碱基 腺嘌呤A 核酸 ←———————核苷酸 (8种) 胞嘧啶C 脱氧核糖核酸(DNA)←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N碱基 鸟嘌呤G 40、核酸的功能?DNA(储存、传递、表达遗传信息) 胸腺嘧啶T RNA(协助遗传信息的表达、催化)

41、相同质量的油脂和糖类那个储能多?为什么?油脂,含氧量少(碳、氢相对多)。 42、多糖油脂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 43、有机物水解产物?

蛋白酶 肽酶 淀粉酶 麦芽糖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油脂酶 蔗糖酶 乳糖酶

油脂——→甘油+脂肪酸 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纤维素酶 糖元酶 核酸酶 核苷酸酶 磷酸 纤维素———→葡萄糖 糖元———→葡萄糖 核酸——→核苷酸——→ 戊糖 44、有机物鉴定的试剂、方法、结果? 碱基 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红** 淀粉:I-KI(碘液)、3-5滴、蓝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先加A后加B、紫色 油脂:苏丹Ⅲ、橘**,苏丹Ⅳ、橘红4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是边长的放大倍数,不是面积。46、显微镜的镜头种类有?目镜(无螺纹):5倍、10倍、16倍,越长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4倍、10倍、40倍,越长倍数越大。

47、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方法?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光圈反光镜→细准焦 48、显微镜视野中移动目标的方法?载玻片向与平常相反的方向(原因:显微镜成倒像)。 49、换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是?变暗、细胞变大、细胞数量减少。 第二章:细胞及其结构

50、细胞学说是?所有生物都有细胞组成,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来自已存在的细胞。由施莱登、施旺、菲尔肖共同创立。

51、细胞有多大?最小的细胞:支原体、衣原体,0.1μm;细菌,1-10μm;一般动物细

胞,20-40μm;一般植物细胞,30-60μm;最大的细胞:卵细胞100-170000μm。 52、细胞为什么小?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为什么有变小的趋势?受细胞核能控制的范围

的限制、受表面积比影响物质交换速率的限制。

53、细胞多样性是?不同生物的细胞、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其形态、结构、功能多种多样。

5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复杂细胞器。 55、原核细胞生物种类有?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56、原核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溶胶、拟核(有的细菌有荚膜、鞭毛、菌毛等) 57、细胞壁的种类及其组成?原核细胞壁:肽聚糖。 真菌细胞壁:壳多糖。

植物细胞壁:纤维素、果胶。 58、细胞壁的功能?支持保护细胞。

59、细胞壁的特性?全透性,伸缩性小于原生质。

60、细胞膜(质膜)的结构?脂双层构成基本骨架,夹杂着刚性的胆固醇,镶嵌着膜蛋白。 61、细胞膜(质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构成膜的分子都是可以流动的) 62、细胞膜(质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护,细胞识别,细胞通讯。 63、细胞膜(质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属于且高于半透性),有选择性的让物质通过。 64、膜蛋白的功能有?载体蛋白:运载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膜。 糖蛋白:细胞识别、细胞粘连。 酶:催化。

受体蛋白:接受外界信息刺激。 65、单位膜是?一层膜,两层磷脂分子。

66、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总称,包括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

67、各种生物膜的异同点?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同,膜蛋白的种类不同,膜的特定功能不同。

载体蛋白的不同→选择透过的物质不同,糖蛋白的不同→识别和被识别的细胞不同, 受体蛋白的不同→能接受的信息不同,酶的不同→代谢功能不同。

68、生物膜之间的联系?结构联系:直接相连(内质网膜能与核膜、细胞膜等膜直接相连)

相互转化(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溶酶体膜) 功能联系:分工协作 69、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生命物质(除细胞膜),包括细胞溶胶和细胞器。 70、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除细胞壁,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

71、原生质层是?(在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中)液泡膜、细胞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72、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的结构,就是植物细胞原生质。 73、细胞质基质是?就是细胞溶胶: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外的成分。

74、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分别是?叶绿体内除基粒外的成分、线粒体内除嵴外的成分。 75、细胞溶胶的状态和功能?无色、透明、均匀、胶状、不停地流动,新陈代谢主要场所。 76、核糖体特征?小颗粒状,无膜,蛋白质合成(脱水缩合)场所,原核、真核细胞都有。 77、内质网特征?网络状,单层膜,合成加工运输各种有机物,真核细胞都有。 78、高尔基体特征?叠囊状,单层膜,加工(包装)、分泌多糖、蛋白质,真核细胞都有。 79、溶酶体特征?小泡状,单层膜,消化食物、分解细胞残片或细胞自身,真核细胞都有。 80、线粒体特征?短杆状或椭球状,双层膜、有嵴,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真核细胞都有。 81、叶绿体特征?椭球状,双层膜、有基粒,光合作用场所,植物绿色组织细胞内才有。 82、液泡特征?泡状,单层膜,储存、显色、吸水、维持形态,植物细胞才有。

(干种子细胞、分生区细胞无液泡)

83、中心体特征?十字型小粒,无膜,与细胞分裂有关,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 84、细胞核特征?圆球状,双层膜,细胞代谢与生物性状的控制中心,真核细胞都有。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 85、核孔是?核膜上的孔,大分子(蛋白质、RNA)进出细胞的通道。 86、核仁是?细胞核内颜色最深、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如下: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4、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5、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还不了解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化学元素组成:C、H、O。蛋白质是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化学元素组成:C、H、O、N、“S”。核酸是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化学元素组成:C、H、O、N、P。

 2.(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的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斐林试剂中的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现象是橘**或红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②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3.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4.蛋白质的功能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②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③运输载体(血红蛋白)④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生长激素)⑤免疫功能(抗体)。

 5.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6.、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7、核酸分为DNA和RNA,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8、核酸的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DNA主要存在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9、糖类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

 10、细胞中的脂质主要包含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11、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12、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机盐的作用有4点,①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④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高中生物如何更有效率的复习

 一、要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二、设法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三、课堂上要明确复习目的,注意反思,及时总结

 复习的目的是综合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而课堂则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复习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上课时要注意理解老师是怎样理清知识的条理、怎样处理综合问题的。这时,务必紧跟老师的节奏、听懂老师的讲解、理顺知识的难易、释破自己的疑难。老师一般都有针对性的练习,不妨通过这一段的练习,多练多问,解决自己的困惑。

 四、下课后多想想,梳理知识,强化记忆

 课后要抓紧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反刍消化,基础的掌握、难点的强化都在课后。应利用下课后的一段时间,或者自习课,或者临睡前的一段时间,大脑像过**一样把本节的内容再现一遍。有的学生可能觉得没有时间,但只要有心就会有时间,能力就是在自主学习之中养成的。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

 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4、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要求。

 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6、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将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灭菌;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需保持干燥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的灭菌。

 7、用固体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分为两步: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

 8、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9、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0、平板划线法是通过连续划线,将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到培养基表面。当它们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微生物将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11、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滤膜法。

 12、活菌计数法就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活菌。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只是一个菌落。

 13、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但它包括了死亡的'微生物。

 14、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①如何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实验组的培养基中接种要培养的微生物,对照组中的培养基接种等量的蒸馏水(设置空白对照)。②如何证明某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功能:实验组中的培养基用该选择培养基,对照组中培养基用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如果普通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中的数目,则说明该选择培养基有选择功能。

 15、如何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16、如何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生物必修一课本重点内容,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点分类整理加强记忆。下面我给高中生带来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一)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l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 (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l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二)

 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3.减Ⅱ前期 4.减Ⅱ末期

 5.有丝后期 6.减Ⅱ后期 7.减Ⅱ后期 8.减Ⅰ后期

 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Ⅱ中期 11.减Ⅰ后期 12.减Ⅱ中期

 11.减Ⅰ前期 12.减Ⅱ后期 13.减Ⅰ中期 14.有丝中期

 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在染色体上

 (1)、一个染色体上有 多 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 排列。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 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 基因 会随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 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 自由组合 。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三)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l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

 l 性比:一般1 : 1

 l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l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 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种类不同,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l ①XY型: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 ,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XY 。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雄性(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 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同 的,而雌性(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够产生1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由于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所产生的后代中,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的数量比为1:1。

 l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ZW,雄性的是ZZ。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 遗传。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隐性 基因,遗传特点是:(1)隔代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 母亲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 。(2)男性患者多 于女性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 显性 基因,这种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 多 于男性患者。

  总结 :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男>女 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女>男 ②连续发病 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并)指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3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需要学生梳理出有效的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3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知识点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知识梳理:

 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物质基础),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核糖体。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氧生物。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共三点。其中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应改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知识梳理:

 一、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20多种)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

 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多的是水)

 数量最多的元素:H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下含量最多),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红Ⅲ染成橘**(或被苏丹红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组成:C H O N(有的含N P S Fe等)

 基本单位:氨基酸

 一 、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种类:约20种

 通式:

 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种),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叫必需氨基酸。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能够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 、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三 、 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功能( 抗体)

 四、 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公式:肽键数=失去H2O数=aa数-肽链数(不包括环状)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

 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具体还要加上R基上的氨(羧)基数。

 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x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3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

无机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 蛋白质

的化合物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到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遗传变异④应激性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说明

艾滋病病毒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繁殖 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繁殖和运动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 多细胞生物 缩手反射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繁殖、生长

和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4.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培养病毒要在活细胞中进行,不可用培养基。

二.生命系统的层次

1.生命系统的层次

结构

层次 特点(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心肌、上皮细胞

组织 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神经、肌肉、上皮组织

器官 几种不同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 脑、脊髓、小肠

系统 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种器官的组合 神经、循环、消化系统

个体 由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 人、龟、草履虫

种群 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某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 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 某区域内的所有种群

生态系统 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龟生活的水体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细胞是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变形虫、蓝藻、细菌、眼虫、酵母菌等,其单个细胞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既属于细胞这一层次,又属于个体这一层次。7.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由多个种群组成。

4.植物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只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5.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6.亲代将其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途径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7.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

生命活动 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细胞代谢

生长发育 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9.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放大的只是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2.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所以想要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方向应一致(偏哪移哪),但显微镜下的物像不改变物体转动的时针方向

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

镜头种类 长度 放大倍数 视野大小、明暗

物镜 长 大 小而暗

短 小 大而亮

目镜 长 小 大而亮

短 大 小而暗

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明暗成反比

4.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视野 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底

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偏左

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中央

2.选一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的观察到明亮的视野

低倍镜下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央(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装片为止(约0.5~1cm),眼睛应注视装片与物镜之间,以免压坏装片

3.左眼观察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4.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物像清晰

高倍镜下观察 1.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3.调节光圈(较大的光圈、使用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4.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禁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5.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反比→放大倍数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数量---反比-→ 放大倍数的平方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2.细胞内不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3.真核细胞有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只有一条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位置,这个区域被叫做拟核,所以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4.细菌:杆、球、螺旋、弧(乳酸菌全称为乳酸杆菌,所以它也属于细菌)

真菌:食用菌(蘑菇、木耳等)、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球藻

5.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质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自养生物,宏观状态以水华和发菜的形式呈现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分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点 大小 较小(1μm~10μm) 较大(10μm~100μm)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素、液泡等

细胞核 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 有以DNA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细胞壁 有 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举例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氏体等 动物、植物、真菌等

相同点 1.都具有细胞器——核糖体以及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2.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注:原核细胞除了支原体都由细胞壁,但高中一般不做要求,所以看见类似问题的答案以“有细胞壁”为准

7.病毒等非细胞生物,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二.细胞学的建立

1.细胞学建立过程主要的科学家及成就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命名为细胞

19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的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建立的意义: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今天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