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要全!) 亲亲棉花 阅读答案

我也是1月9日考的呢。复习资料的话虽然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应该会有助于你考试。这个虽然不是我自己打出来的但是我有看过而且修改过了。应该是没问题的。本来我打在文档上...接下来由新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寒冷的味道阅读答案相关详细内容,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寒冷的味道阅读答案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寒冷的味道阅读答案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回答。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要全!)

我也是1月9日考的呢。复习资料的话虽然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应该会有助于你考试。这个虽然不是我自己打出来的但是我有看过而且修改过了。应该是没问题的。本来我打在文档上重要地方是有颜色的,但这里不能标色。

第一、二单元重点

1、山中访友

1、《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

2、课后习题:

(1)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草虫的村落

1、《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郭枫)。

2、课后习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3、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 ,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 ,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4、文章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略)

5、詹天佑

1、主要内容及中心

2、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3、(1)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的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面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创造性地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等等,都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4、默读课文,知道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

6、怀念母亲

1、《怀念母亲》一课的作者是(季羡林)。对课题的理解及作者的情感: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

2、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充分表达出来。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所以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虽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在作者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

三、四单元内容重点

9、穷人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2、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童年》 、 《战争与和平》、 《复活》等 。

4、课文中省略号的主要作用:

课文中省略号的作用——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主要作用有: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如,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 “我嘛……缝缝补补……”

5、理解重点语段: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使人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11、唯一的听众(作者:落雪)

2、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3、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4、语句理解: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老人并没有耳聋,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2)“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

理解: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 “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

13、只有一个地球

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 作比较突出强调 打比方形象生动 。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作者:西雅图)

1、文章结构:总分总

2、文体:演讲稿

3、课后第2题:

(1)“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

理解: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理解: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理解: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万物,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

第五单元

17、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

2、正音:“正”、“佛”、“行”、“供”、“畜”

*3、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件事,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参P148

要点: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生活丰富多彩。潮汛看鱼—见多识广

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参P142参P143参P147 与四件事留下的印象不完全一致

4、关于“捕鸟”,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点: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闰土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能手。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

自然,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6、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7、破折号、括号的用法——补充说明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多音字:冠、号、 数

2、四字词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北风怒号、饱经风霜、失声痛哭

匆匆忙忙、马马虎虎、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周晔,表达出她对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敬仰之情。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分别叙述了四件事: 谈《水浒传》(伯父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 、 讲碰壁(伯父笑谈“碰壁”抨击旧社会 ) 、 救车夫(伯父热情地救助黄包车车夫) 、 关心女佣(伯父关心女佣) 。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5、句子理解: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理解: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语言描写中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反问句) 理解: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④“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理解: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 ,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6、 救助车夫一段,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 ,突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

7、以空行为标志,文章分为几部分?说说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要点:五部分;第一段是总述——深受爱戴,后几段是分述——受到爱戴的原因。 参P154

第六单元

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第七单元

21老人与海鸥

1、字音:塑料、饼干、撮起、亲昵、啧啧、滇池、旋涡

2、主要内容及中心: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

*3、意想不到的事指什么?

要点:①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②纷纷落地、站成两排、肃立不动,③朝遗像扑过来、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样近。

*4、重点语句理解:

(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要点:老人喂,海鸥吃,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使我们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细节描写)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要点:海鸥用“鸣叫”、“扑”、“飞”成“漩涡”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舍不得离开老人,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场面描写)

5、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23《最后一头战象》

1、正音:势不可当、摩挲、扑喇喇、浴血搏杀

2、积累词语: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炯炯有神、威风凛凛、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3、作者是 沈石溪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

4《最后一头战象》以 时间 为序,依次记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四个感人情节。歌颂了战象嘎羧忠诚 、善良、重情义 的高尚情怀。

*5、(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忠诚、善良的高尚情怀。)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

1、相传愈伯牙和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人,《伯牙绝弦》讲的是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2、背默课文、注释,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1)伯 牙 鼓 琴,志 在 高 山,钟 子 期曰:“善 哉,峨 峨 兮 若 泰 山!”

句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体会:俞伯牙琴艺高超,钟子期很会欣赏,他们两人相互理解、欣赏是知音。

(2)伯 牙 所 念,钟 子 期 必 得 之。

句意: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 期 死,伯 牙 谓 世 再 无 知 音,乃 破 琴 绝 弦,终 身 不 复 鼓。

句意: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体会:伯牙为失去知音而悲痛欲绝,弃绝专长爱好,表示悼念。表现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对知音的理解;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26 月光曲

1、《月光曲》又叫《月光鸣奏曲》《月光》。贝多芬弹奏了(三十七)支钢琴曲?第(十四)支是《月光曲》。

2、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感动了贝多芬,走进屋弹奏一曲;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3、.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 ,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舒缓流畅—快速有力—逐渐增强—高亢激昂)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是什么气候

这道题选A。

法国大部分地区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印度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由明显的旱季和雨季。菲律宾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只有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味道比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祝你学习进步!

亲亲棉花 阅读答案

天气说冷就冷了,离送暖气的日子还有几天,晚上睡觉时,盖着羽绒被觉得凉气袭人,就拿出了一直收藏的棉被。

棉被是结婚时母亲做给我的嫁妆,雪白的被里,带着龙凤呈祥云彩花朵图案的绸缎被面,中间絮的是上好的云一样洁白柔软的棉花,暖得象母亲舍不下的呵护与疼爱,只可惜在城市的冬天里,棉被始终被我收藏着,只有在没有暖气的这短短几天里,才拿出它们抵挡寒冷。

鲁北平原上的人家嫁女儿,讲究多少铺多少盖,用车拉着往夫家送,新媳妇进门,婆家人首先看的就是被褥,花花绿绿满床满衣橱地摆着,透着一种花团锦簇的喜庆。婚后的日子里,一年四季要常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晾晒。那晒被子的场景可是农家小院子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看着那些锦绣的图案,美好的记忆、甜蜜的回味都在那其中了。晒过几春几秋,渐渐地就有小儿女在晒着的被子中间绕来绕去地跑,跑着跑着,儿女长大了,外出求学做工,多是带着母亲新嫁时的被褥走四方,然后成家立业。这时的母亲又会留出最好的棉花给儿女们做新婚的棉花被了。棉花就这样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关爱,把它的温暖遍布天下。

那年冬天初次离家,就穿着厚厚的棉袄,带了两套厚厚的棉花被褥,一身的棉花、一身的乡土气闯入了这个城市。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没个安顿之处,那厚厚的一摞被褥存到这不是存到那里不是的,倒成了累赘。大家都善意地笑我:看得出你们那地方出棉花,也看得出你妈疼你啦。

接下来住进了郊区的民房,一间小西屋,夏暖冬凉。异乡孤独而又漫长的寒夜,只缩在厚厚的暖暖的棉花被褥里就着昏暗的一盏电灯看书,几个冬天就那样打发过了。

后来在这城市里安家,结婚时参加了一个简单的集体婚礼,住在租住的一间十几平方的小屋子里,没有人关心的那些嫁妆委委屈屈地躲在衣柜里,跟着我在这城市里东搬西挪。

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虽小,却煤气暖气一概全有的。那些日子和记忆中的寒冷就显得有些遥远,因为有暖气,冬天也有些不太象冬天,窗外大雪纷飞,室内也是温暖如春的感觉,薄薄的毛毯和轻巧的羽绒被就应付过了。那些厚棉被盖不着,依旧只是被收藏着,在阳光好的日子拿出来晾晒一下,把脸贴上去,松松软软的,满是久违了的阳光清香的味道。那味道,让人想起鲁北平原,想起幼年在晒满被褥的的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时光,一院子的花团锦簇,一院子的阳光灿烂,母亲的喝斥,姊妹们钻过来钻过去的嘻闹……棉花,姐妹一样母亲一样的棉花,贴心贴肺地温暖着我的棉花呵。

小时候,看见外祖母和母亲去地里种棉花、摘棉花,在灯下纺棉花,织布,然后将染布,做衣服、鞋子,觉得女人的一生只为了棉花而操劳,棉花困住了女人的一生。渐渐地,懂得了,棉花不仅对女人重要,它是一种经济作物,在以种棉为主的故乡,棉花的丰收与欠收关乎着一家人的生计。棉花一年只生长一季,从春天忙到秋天,种棉花是个累人的活儿,修枝打杈、喷药捉虫,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在棉田中灭虫而农药中毒。

记忆中还保存着这样的记忆: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民种的棉花丰收了却卖不出去,全公社只有一个棉花收购点,来自各村的农民拉着车在收购点门外的路上排出几里长的队伍,排队排上两三天才能轮到,辛辛苦苦收获的棉花,又要划等级,又要扣水分,最终只能换到头可怜的一点钱。

这几年,乡村的人挣钱的门路多了,种棉花的就少了。由于改进了品种,种上了抗虫棉、无毒棉,棉农也就少受些辛苦了。前几天听家乡的亲戚说今年棉花丰收,价格也好,还出现了专门帮人摘棉花的打工队伍,一天下来也收入不少呢,心里着实高兴了半天。

而这几年,人们穿够了化纤面料,又看好舒服的纯棉衣服,只是穿上机织的棉布,却再也找不回土织土染的粗棉布衣服的感觉,那些蓝底碎花、大青大紫的图案,只留在关于乡村的记忆中了。

臃肿的棉袄棉裤已有好多年不穿,似乎它们已经退出了我的生活,然而前阵子却因为腿上的风湿痛被母亲知道了,特意做了条棉裤送了来。

逢着阴雨的冷天气,我就穿上笨笨的棉裤,暄软的棉花温暖着、抚慰着我的伤痛,仿佛是来自故乡和母亲的熨贴的关爱。

棉花的温暖,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2010初中文言文读本25-40则、答案、谢谢了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④有教材此处有冒号。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今亡亦死 亡:

(2)宜多应者 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上使外将兵 翻译: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

12.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答:

10.答案:(1)逃亡(逃走) (2)响应

11.答案:(1)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12.答案:失期,法皆斩。(或: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 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

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答:

10.C;(2分)

11.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1分)

12.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共2分。解题和分析文章内容各1分)

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2.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二)9(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10(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1.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2.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

1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答: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二、(14分)10.(2分)(1)战胜(攻破) (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每小题1分)

11.(3分) C (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12.(4分)(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示例一:鲁庄公“不鄙”。(1分),理由合理得2分,结合选文或全文内容作答均可(

14.(2分)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 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遂笑而释之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 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 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 骈死于槽枥之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22.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4分)

19、C

20、BD

21、(1)“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2)“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

22、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

附录:文言文译文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这里陪侍。看见皇上的房屋能蔽风霜,就认为足够了。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高祖每次都给他好的脸色。苏世长前前后后多次进谏,高祖从中得到极大的好处。

10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虽杀臣,不能绝也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

(四)疑人窃履(8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 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徐喷以烟 (3)鞭数十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三、 (9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2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17.(1)观察 (2)慢慢地 (3)打(鞭打)

18.A

19.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意思符合即可)

20.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像力。

(一)(9分)

21.(1)让、使 (2)适合 (3)吃

22.D

23.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24.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2010年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皆布衣之士也. ③长跪而谢之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9.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 一22 题。(8 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走(逃跑)

C遂得免害(于是) D杀之不义(指代母亲)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22 .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17.①撞 ②平民 ③道歉

18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9.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三)

20 . D

21 .

以前挨揍非常疼,今天母亲老了,没劲了,不能打疼我了,因为这个我哭。

22 .伯瑜的孝体现在为母亲的年迈和自己惹母亲生气而伤心落泪。

司马芝的孝体现在遇贼时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丢下母亲 ,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拜托山贼。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故乡的炊烟

阅读《故乡的炊烟》,回答文后的问题。

 故乡的炊烟

 郭宗忠

 ①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

 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生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

 ③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还耽误不了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上学的费用。

 ④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人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远处村庄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谁家的烟囱也跟着升起了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儿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

 ⑤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常常不知道跑到了哪儿。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着有豆粒的粥,玉米或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大街上疯跑疯玩。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⑥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树林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树林里沙滩上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汉大虎叔又在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

 ⑦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的炊烟总是牵着我的思念。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给我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的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此刻,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

 ⑧一次次离家归家,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每一次再回家时,总是怯怯的。离开故乡再回去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角下聊天,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从前那种盼着数着日子回家的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了。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又是如此让人揪心。

 ⑨船营村的炊烟又袅袅地升起,是从故乡飘到了我寄居的地方?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此刻,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

 (选自2012年3月27日《中国文化报》)

 1. 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 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3. 文章第②、第⑦自然段都写到母亲,请概括母亲的形象,并分析两次所写的内容情感有何不同。

 4. 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经验,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谈谈你的理解,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参考答案

 1. ①内容上:写出了眼前炊烟引发的亲切感觉,触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思,点明了题目;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故乡的炊烟”的回忆。

 2. 这篇散文以“故乡的炊烟”为线索,开篇点题,接着围绕着炊烟的温暖温馨、甜蜜浪漫、深情揪心的特点展开叙述抒情,最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挚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3. ①形象:刻画了母亲勤劳爱家、吃苦耐劳、贤淑质朴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②不同点:第一次写母亲为父亲做面汤,由此引出冬夜里的炊烟,表现母亲为家庭的操劳,突出炊烟的温暖。第二次写母亲为“我”做吃的,由此引出离别时的炊烟,表现“我”和母亲离别时的忧伤,突出炊烟的深情。

 4. 理解: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的是既急切盼望回家,又怕到家的矛盾心理,是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可能会被无情的现实粉碎而造成的精神痛苦。②文章中“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过了不惑之年,回到故乡,亲人离世,乡亲老人们也一个个离开,故乡的落寞景象使“我”精神痛苦。(意恩对即可)

 感悟:①乡情普遍存在。②乡情最易打动人,最能引发共鸣。③乡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④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

求一份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的试题!

素质训练题2007-04-13 17:00一、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吊唁 涣然 云宵 励行; B。籍贯 蛊惑 顿挫 暖昧 C.逞强 奠定 伏罪 拮据 D。怄气 盘据 卷缩 善长

2.下列词语中注意有误的一组是( )

A.嗔(chēn)怪 涤(dí)荡 腼(miǒn)腆 押解(jiè)

B.歆(xīn)羡 酝酿(niōng) 弹劾(hé) 热忱(chén)

C.嗤(chī)笑 丛冢(zhǒng) 针砭(biǎn) 屠戮(lù)

D.辱没(mò) 蜕(tuì)变 垂涎(xián) 园囿(yòu)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火速 火光 灯火 火红 B.出口 伤口 口才 口技 C.报名 名医 名著 名贵 D.发货 发炮 发芽 蒸发

4.句中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 )

A.李向群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可真是体现了他们每天都在鼓吹的尊重"人权"的神圣原则。

C.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

D.我小时候总是处以为是,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在走向姥姥家的路上,两边都是零乱的防震棚,商店都在棚子里营业。

B.今天,谁还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C.国庆节的夜晚,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鲜花旗帜。

D.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6.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1)(2) B。(3)(4) C。(2)(3) D。(1)(4)

7.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人哪 战争一开始 这里就没有人了 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 刚刚开火 大家喊着 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

A."?,!":",,!!。" B、"!,。":",,!!。" C."?,。":",','。" D、"?,。",",','。"

8.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 )

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蚕妇》》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暮江吟》、《题西林壁》、《元日》

C.《梅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

D.《枫桥夜泊》、《咏柳》、《宿新市徐公店》、《十七日观潮》

9.为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修饰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六年级的学生张晓松听说母亲心脏病复发被送进医院后,______奔去。应填入修饰语是:(1)立刻 (2)箭一般地 (3)向医院 (4)使出全身力气

A、(1)(2)(4)(3) B、(1)(4)(2)(3) C、(4)(2)(1)(3) D、(1)(3)(2)(4)

二、填空回答问题。

1."鼎"字共____画,其中第6画是____;用音序法应查_____,读音为_____。

2.给句中画线内容换上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我国现代化建设绝不是踏一脚就能成功的事,需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奋斗。( )

3.按要求改写句子,不得改变愿意。

(1)董存瑞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改为不用引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 改为不用"把"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不好,这难道只是他的错? 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不忍心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烧死。 改为不用"不"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下列词句中所缺的字,并解释所填的字义。

(1)万里赴_____ ______,关山度若飞。

(2)放荡不________。 (3)若______若离。 (4)一_____ _____成千古恨。

5.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上面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C 3、D 4、A 5、C 6、C 7、D 8、C 9、B 二、5.黑夜 死一般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训练

一、用横线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把改正后的字写在括号里。

1、王华认真炼习写字,近步很快。( )

2、老师语重心常地说:“同学们要克苦学习,强我中华!”( )

3、赵州桥是我国建筑吏上的一个奇绩!( )

4、老师嘱付我们毕须写完作业再去玩。( )

二、 判断对错:

1、“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字字母“sh”。( )

2、“点缀”一词应读作“dian zhui”。( )

3、“沉思”"这个词语中“沉”字是“深入,程度深”的意思。( )

4、《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作者访问内蒙古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

三、 按要求做下列各题:

1、面的诗句补充完整,财解释带点的词。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

2、《春望》一诗中,写“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的诗句是:_________。

3、 句填空:到了三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往前走就是三峡的第一峡( )。只见两旁( ),千姿百态。有的( ),好像奔驰的( );有的( ),宛如飘飘欲飞的嫦娥。

四、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去做。

海南岛是一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像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环岛的海洋中,还盛产着鱿鱼、马胶鱼、飞鱼等热带鱼类。

1、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2、这段话是从( )、( )、( )三方面来具体介绍海南岛是一个宝岛的。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琢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悉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郎,“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 按分好的三段(已用“*”在段首标出),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2、 爷爷说的“煮书”指的是什么?

3、 爷爷告诉“我”应该怎样“煮书”?

4、 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1、练,进;2、长,刻;3、史,迹;4、咐,必;

二、1、错;2、错;3、对;4、错;

三、1、死去元知知万事空 只。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白帝城 瞿塘峡 山石林立 高大雄伟 骏马 妩媚秀丽;

四、1、第一句为第一层,其它的为第二层。 2、熟带水果 热带经济作物 热带鱼类

五、1、爷爷介绍了什么是“煮书”和应该怎样“煮书”。 2、把书读熟读透。 3、爷爷告诉“我”可以从煮语文入手,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体会文章情感,牢记妙词佳句。 5、 多读书,多诵读品味,多积累好词佳句,写起文章来就运用自如了。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一、成语部分(共24分)

(一) 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8分)

1、 含有动物名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示知识渊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8分)

一箭双雕( )飞蛾投火( )

水落石出( )画蛇添足( )

虎头蛇尾( )掩耳盗铃( )

过河拆桥( )螳臂挡车( )

(三) 照样子,成语接龙(8分)

例:洗心革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1、 握手言欢 —→ ( ) —→ ( )

—→ ( ) —→ ( )

2、 人一己百 —→ ( ) —→ ( )

—→ ( ) —→ ( )

二、常用语部分(共24分)

(一) 照样子,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4分)

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10分)

出其不意——( ) 翻手为云——( )

福无双至——( ) 捡了芝麻——( )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

( )——一波又起 ( )——败事有余

( )——弃之可惜 ( )——后无来者

( )——焉得虎子

(二) 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10分)

猫哭耗子——( ) 太阳底下点灯——( )

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

猪鼻子里插大葱——( )太平洋的警察——( )

大姑娘上轿——( ) 起重机吊鸡毛——( )

水中捞月——( ) 千里送鹅毛——( )

三、古诗文部分(共22分)

(一) 填写下列古诗和古文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0分)

1、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世人若被明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经过不知难。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相处心连心。

(二)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12分)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课内外阅读部分(共30分)

(一)“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__岳,《咏华山》写的是__朝宰相______七岁时咏诗一事,他咏的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__________》,这个传说选自神话故事《_________》,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三顾茅庐》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1、《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1、( )的居处——开门见山

2、(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 )用兵——以一当十

4、(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5、(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 )断案——铁面无私

7、(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8、(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毕业班阅读练习一

默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 ) 疑惑( )

2、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4、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出来?

5、按要求回答。

(1)联系全文回答。

“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á(2)读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或运用想象回答。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

这个活动室会有哪些活动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5、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震耳欲聋 跋山涉水 遍体粼伤 安然无羊

B、呕心沥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励

C、流水潺潺 斩钉截铁 风餐路宿 辗转反侧

D、谈笑风声 忑忐不安 狼狈为干 神计妙算

6、下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A、兀、立、晨、手、升 B、矗、苗、女、中、马

C、本、看、从、星、瓜 D、虎、水、鸟、鼠、舞

7、下列加“.”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出神入化(神妙) 滥竽充数(蒙混)

A、

意蕴深刻(包含) 安居乐业(喜欢)

欺君之罪(欺凌) 举不胜举(尽)

B、

首脑会晤(见面) 奋不顾身(照管)

古木参天(高耸) 危峰兀立(高而上平)

C、

目不暇接(空闲) 通宵达旦(经过)

山清水秀(青色) 喜出望外(意料)

D、

走投无路(投奔) 寡不敌众(少)

8、词语: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缠万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最恰当的一组是(b)。

A、胸怀大志 锦上添花 一箭双雕 一贫如洗 徒有虚名

B、目光远大 莫不关心 事倍功半 衣衫褴褛 名不副实

C、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贫如洗 名不副实

D、高瞻远瞩 莫不关心 一箭双雕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

9、下列各组四个词语结构形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d )。

A、霞光 危峰兀立 凶神恶煞 噩耗

B、规矩 春意盎然 绿草如茵 手足

C、呼吸 拔苗助长 鸟语花香 出入

D、谈心 叶公好龙 出水芙蓉 动静

10、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A、深沉的微笑 战斗时候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 战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战争年代 端正作风 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 战役时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

11、下列无法按任何规律排列的一组是( )。

A、头部 眼珠 身体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爷爷 姐姐

C、第二小组 小学 白水洋小学 六年级

D、树叶 树根 树干 树枝

12、下列四个句子缩句,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⑵每年入冬,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蝴蝶,就像候鸟迁徒一样浩 浩荡荡地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⑷鹤发童颜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A、⑴东郭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合不拢嘴。

B、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

C、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笑。

D、⑴先生走。 ⑵蝴蝶飞进谷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一、填空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业业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滕王阁 )和湖南的( 岳阳楼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宋齐梁陈 )( )等的合称。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一、 在左右两边有关系的词语之间画上连线(10分)

1、桃园三结义 孔子 2、 《巴黎圣母院》

最后的晚餐 貂蝉 《蒙娜?丽莎》 达?芬奇

卧薪尝胆 刘备 《小红帽》 塞万提斯

韦编三绝 勾践 《堂吉诃德》 加西莫多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耶稣希尔顿 《香格里拉》 格林童话

二、 判断(8分)

1、拉萨有“日光城”的称号。 ( )

3、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 ( )

4、火热的夏天,蚊虫会叮咬人,但雄蚊是不吸血的。 ( )

5、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大沙漠。 ( )

6、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被国际友人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 )

7、夏天,狗伸出舌头是为了散热。 ( )

8、菠菜可以和豆腐一起生煮。 ( )

三、选择(6分)

1、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 )举行。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意大利

2、阿拉伯国家多信奉(伊斯兰教 )教。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3、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块“新大陆”实际是指(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美洲

4、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是好的时间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5、画一张彩色中国地图,必须用( 4 )种颜色又只须用( )种颜色,才能区别清楚相邻地区。

A、3 B、4 C、5 D、7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小时56分 B、24小时 C、一年 D、一周

四、请写出与下列诗句有关的风景地。(6分)

1、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 ( 桂林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泰山 )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

五、读文段回答问题(25分)

(一)

A、B、C、D、E、F六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每人和左右两人的距离相同,大家都正对圆心。A的左手被D拉着,B的右手被C拉着,C拉着F的左手,D站在B的对面。

问题:1、F拉着( d )的左手。 2、( b。f )和C距离最近。

(二)

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根据你的理解,这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6分)

1、读书好:( )

2、好读书:( )

3、读好书: ( )

(三)

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1、广告语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4分)

(1)

(2)

2、请你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4分)

竹文言文答案

1. 《竹》阅读答案

1.“听说释迦佛身长一丈六”,句中的“听说”和后面的 不信 一词相照应。

2.“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中的“从此”指代的是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丢下竹杖走了以后 。

3.第一自然段的语序排列不够正确,请重新调整。正确的顺序应是(只写序号):( 4 )—( 1 )—( 3)—( 2 )。

4.“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的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子要保留。

5.短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段中的作用是说明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6.文中转述了玄奘法师的神话故事,这是为了证实( C )

A.佛法无边 B.释迦佛身长一丈六

C.印度也产竹 D.释迦佛身长远远不止一丈六

2. 求《竹子》阅读答案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①为什么说竹子是极平凡的②竹子具有怎样的品格?③在作者的眼里,竹子的品格象征着什么?④将文章末尾的句子改为陈述句,比一比,哪种句子的表达方式更好?⑤为什么说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佳答案1、它可以应用人们生活中很多方面。

2、顽强不屈的品格3、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4、陈述句: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也是这种精神。没有原文中的好,原文中的一个反问更加突出了对这种精神的需要,加强语气5、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3. 竹子 阅读理解答案

1.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2 不明白艾。

可否说一下“______关系的自然段”此处填什么类的词语啊。就是从哪方面来回答,然后我再补充。

OK?3.建筑造纸原料、竹器材料、药用价值、食用功能。注:之所以不填竹皮。

一类,是因为提问的是“方面”而不是“部分”。

若是提问“从那几个部分来。”

的话,就要填竹皮、竹笋。

4.之所以。

是因为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勇斗冰霜的无畏精神。原因 你看下哈于严冬依然挺立,不畏风刀霜剑,勇于作与寒冷斗争的战士。

在一片冰霜之中,自是英姿,使人折服于这份无畏与潇洒,还有对困难的态度——迎难而上。

4. 爱竹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爱竹说

世谓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与此四君,余独爱竹之风骨也。人怜直节,瘦硬不合时宜,不及牡丹,能入时人之眼也。而余最喜此君之性,中通外直,节节冲天,如人之脊梁,宁折不弯。无忸躯盘桓之姿,媚惑世俗之态。不畏春和之温煦,夏日之骄焰;秋肃之杀气,冬雪之严寒。虽处天地之间,不戚不汲,不随流俗,怀才抱器,不易其节,真君子也。

梅兰菊者,虽有出世之品格,而无入世之才具也。竹者,竹椅,竹楼,竹器之类也。可标青史,与书俱老;可餐中馈,与食为筯。此人生之大用,其三君子之忘尘矣。

余有竹萧一管,抚其亮节,敬其刚骨,不忍释手,每见此君,则生乾乾若惕之想,自强不息之志。尝吹之,其声悠悠,似天地之万籁,鸿蒙之正气。盖物不平则鸣,其如君子之情怀,以浇我胸中之块垒耳。

大凡高洁之士,俯仰无愧,狂狷耿直;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古谓: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其犹天下竹之神乎!

5. 《竹子》阅读答案

1、“息”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时进出的气;④利息。

“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 3 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 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竹子顽强不屈的品格 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顽强不屈 。

3、作者从 建筑 、造纸 、编织竹器 、药用 、助消化,防便秘 等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 竹子 、松 、梅 。

5、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

答: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用“~~~~”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答: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6、“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 反问 句,将它改为陈述句 竹子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 顽强不屈 。全文表达了作者 对竹子喜爱 的思想感情。

6. 竹的阅读答案我们家乡的竹子可真多呀

①为什么说竹子是极平凡的②竹子具有怎样的品格?③在作者的眼里,竹子的品格象征着什么?④将文章末尾的句子改为陈述句,比一比,哪种句子的表达方式更好?⑤为什么说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它可以应用人们生活中很多方面.2、顽强不屈的品格3、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4、陈述句: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也是这种精神.没有原文中的好,原文中的一个反问更加突出了对这种精神的需要,加强语气5、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三篇文言文另附三道题

1. 三篇小古文出五道题并解答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2. 三篇文言文+译文

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遂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即使快乐但不能长久,便离开。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的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义气和志气,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矣,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变得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原文

王戎早慧,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这些都蛮简单的

3.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三篇(附答案)

(一) 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 ① 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 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①天又雨,公将焉之?

译: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译:

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一) 文侯与虞人期猎 答案

1. 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

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

2.做人要诚信 守时 等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 ②宣王说之:之

2.译下边句子

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

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 答案

1.①、给。 ② 通“悦”,喜欢。2.①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②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3.滥竽充数。

(三)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

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答案

1.①离开 ②等到,至。

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3. ①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②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4. 求三篇文言文的答案

(三)螳螂捕蛇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答案:D,都是代词,“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抓取、刺伤 (2) 蛇竟死 竟: 最终,终于 3、翻译下面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

但仔细观察(蛇),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 B ) A、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楼主,你这没有加点啊我按照经验中的重点词给你解释吧!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雨雪:动词,下雨下雪 ;霁:天晴) (2)立有间( 站立在旁边)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被:同披,披着) 2、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我听说古代的贤明的君主,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能知道别人的劳累,如今的君主却不能知道别人的情况啊。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因为晏子说的很有道理,让景公醒悟了自己的安逸不能代替百姓的困苦。

(五)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楼主,你这没有加点啊我按照经验中的重点词给你解释吧! (1) 可办粗饭几日 办:操办 (2) 何必图好吃好着 图:追求 (3) 莫待无时思有时 莫:不要 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能够吃饱饭,不寒冷就够了,为什么还一定追求好吃好穿呢?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节约,注意节俭,不能奢侈浪费。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俭朴,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早在800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尽管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我们也绝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

楼主:你的题目中有几道要求给加点字解释,但题中没有加点,我就只给你解释了重点字,如果还有问题,我可以继续解释的:)。

5. 给我出“三篇文言文”的题

《狼》:

字词分析词性活用现象

敌:名词用作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前:名词用作状语,上前。狼不敢前。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动词,钻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一词多义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威胁,胁迫 指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敌人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乃 于是 屠乃奔倚其下 。 才 乃悟前狼假寐

.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复投之,虚词,代词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注释

1.节选自 聊斋志异

2.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4.止:通“只”。

5.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可译为 把骨头投向狼。

6.从:跟从。

7.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8.窘:困窘,处境危急。

9.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0.顾:回头看,这里指向旁边看。

11.积薪:堆积柴草。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苫蔽,覆盖、遮蔽。

13.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4.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15.少时:一会儿。

16.径去:径直走开。

17.犬坐于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18.久之:过了一会儿。

19.瞑:闭眼。

20.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21.暴:突然。

22.毙:杀死。

23.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其,指柴草堆。

24.隧:指从柴草中打洞。

25.尻: *** 。

26.股:大腿。

27.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3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1. 黠:狡猾。

32. 顷刻:一会儿。

6. 谁能帮我翻译下面的三篇文言文

第一篇请看此链接:

第二篇:臣司马光曰:大凡有生就有死,犹如黑夜过后是白天一样的必然。自古至今,原本就没有超越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按张良的明辨是非通晓事理而论,他是完全知道神仙不过是些虚幻奇异的东西罢了。但他却要随同赤松子远游,他的聪明智慧是可以知道的了。功勋和名位之间,正是为人臣子的人所难于长久立足之处。即如高帝刘邦所称道的,不过只三个才能出众的人罢了。但是淮阴侯韩信被诛除,相国萧何被拘禁到狱中,这不就是由于功名已达到巅峰却还不止步的缘故吗!所以张良借与神仙交游相推脱,遗弃人间凡事,视功名如同身外之物,把荣誉利禄抛在脑后,所谓“明哲保身”者,张良即是个榜样。

第三篇:裴怀古是寿州寿春人。仪凤年间,他到皇宫前上书反映情况,朝廷任命他为下邽主簿。

后多次调动官职任监察御史。此时有部族首领反叛,皇帝命裴怀古前往使他们归顺和睦相处。裴怀古申明赏罚,归附的反叛者每天用千来计算,于是俘获了那个为首的人,安置那些居民后回朝廷。当地部族人承受恩泽,立碑歌功颂德。此时恒州鹿泉寺僧人净满被弟子谋划陷害,他的弟子秘密地画女人在高楼上,接着画净满拉着弓射那女人,把这画藏在装经书的箱子里。不久他们到皇宫前上告说僧人咒骂,大逆不道。武则天命令裴怀古审查讯问杀掉僧人净满。裴怀古推敲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而告知朝廷。武则天大怒,裴怀古奏告说:“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使全天下整齐一致。怎么能让我杀无辜之人,来迎合圣上心意。假如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来宽容他呢?我现在谨慎地遵守公正的法律,即使死也没有遗憾。”武则天的怒气这才消解。

圣历年间,阎知微充任使臣前往突厥,裴怀古作监军之官。到了对方朝堂,突厥首领默啜让阎知微作南面可汗,将要授给裴怀古伪官职,裴怀古不服从,默啜将要杀他,裴怀古高声说:“宁可坚守忠诚而被杀害,不能毁掉气节来求得生存。你们可以杀我,我不躲避。”默啜于是把他监禁随军,后裴怀古趁机脱身奔逃回朝廷。

此时始安叛贼欧阳倩拥有几万人,抢劫攻陷州县,朝廷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他刚赶到五岭地区,(就)快速传递书信劝诱反叛者归顺,让他们看清祸福,随从反叛的人迎接裴怀古(向他表示)投降,他们自己陈述被吏人侵害逼迫,才发起反抗。裴怀古看出他们很诚恳,于是带很少的人骑马到他们那里,身边的人说:“这些蒙昧的人很难亲近,不能信任。”裴怀古说:“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于是到对方的营垒来用好话慰解。那些人很高兴,归还了他们抢掠的财物,交纳给官府。几个地方的平素持有左右不定的观望态度的部落酋长,全部来诚心归附。五岭南部地区全都安定了。

他又历任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在任官处受到百姓(人们)和官吏敬慕。神龙年间,升官为左羽林大将军,上路行还未到达都城,朝廷又任命他为并州长史。官吏百姓听说裴怀古返回来,老幼相互带领着,到郊外欢迎他。此时崔宣道代替裴怀古治理并州,刚到任就被免强,他也到郊外来迎接裴怀古。裴怀古恐怕触伤崔宣道的心,命令官吏驱散到郊外迎接自己的人,可是百姓跑来更多,裴怀古受到人们如此思念。

7. 谁帮我做3篇文言文(只需翻译原文,当然麻烦大家帮我找下前2题的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 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 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 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翻译:

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天色已晚,忽然一只狼冲来,直看着担子里的肉,像是很馋,它跟在屠夫后面走了数里路。屠夫害怕,用刀吓它,它就稍微退一步;等屠夫朝前走,它又跟上。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于是将肉钩好,踮起脚将肉挂在树上,再把空担给狼看,狼才停住不跟了。屠夫回去,天亮来取肉时,远远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抬头仔细看,就见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它的腭部,真像鱼上钩吃饵。那时狼皮价钱贵,值十余金,屠夫因此有些钱了。人们说爬上树求鱼,哪知,这狼爬上树求灾难。这实在令人好笑啊!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来的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急很怕,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 *** 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了。这才领会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是狡猾的,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一屠夫晚上行走,被狼紧逼着,道路旁有晚上耕田人呆的小篷,于是奔进去躲在里面,狼用爪子伸入草垫探找。屠夫立即抓住它的脚爪,不让它收回,只是无法让狼死去。身边只有一把不满一寸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拼命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才用带子把它绑住。出来一看,狼胀大如牛,两腿笔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合不拢。于是背着它回去。不是屠夫怎么能想出这个主意?

8. 问3篇古文的问题

《一》1,贤(有贤德的人) 恶(厌恶)

睦(和睦) 作(发生)

分(职份) 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2,翻译:(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2)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3,总--分--总

4,<1>;人人都能收到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要作出合适的安排;对“矜,寡,孤,独,废疾者”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全社会的爱。<2>;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珍惜劳动产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

《二》1,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游后的感想)

2,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3,人虽老,为国收复失土的雄心仍在

《三》1,时((时令,季节) 辩(辩,通“辨”,分辨)

涘 (河流) 穷(穷尽)

2,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

3,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用来比喻要 做一件事情而力量(条件)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4,①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②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

③人贵有自知之明;

④有比较才有鉴别;

⑤知耻而近乎勇;

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⑦自大是由于无知;

⑧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⑨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⑩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这是个人做的答卷,希望你能满意,谢谢!

山东省2012七年级寒假生活指导答案

语文:温和委婉的话叫__婉___言 有关牛的谚语: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有关牛的名言警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根据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第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撸;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西游记的作者是_吴承恩________ 一个老师批改作文学生作文滥用“而”,老师批改说:“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这句话的意思是:应当用“而”的地方而(却)不用“而”,不应该用“而”的地方而(却)而(用)“而”,而(像)现在这样用法,日后也而(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关于雪的诗句: 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___雪尽马蹄轻 卢纶《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_: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猜谜语 1.二画大,二画小(打一字)_秦______ 2.短一些,再短一些(打一字)__此_____ 3.劈岩移山,修田值柳(两个字的果实名):石榴 4.约十二时(打一姓氏):许 5.舌头没有了(打一姓氏):古 6.后弈介绍拿手功夫(打一姓氏) :谢 7.上面小山,下面才是山(打一姓氏) :岳 8.多一画教书,少一画带兵(打一姓氏):师 帅 9.头在水里游,为在天上发光(打一姓氏) :鲁 10.左边绿,右边红;右边怕水,左边怕风(打一姓氏) :秋 写出论语中的五句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道不同,不相为谋。成语故事 (光答案)

(1)大意:燕国寿陵小子学习赵国本事,却把自己的本事丢了。

成语:邯郸学步

含义:不要盲目的学习别人的东西

(2)大意:珠宝用精致的盒子装着,商人买下了盒子却还回了珠宝。

成语:买shu(一个木+一个卖)还珠

含义: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之人

(3)大意:剑掉入湖中,却在舟上做记号,舟行.剑不行,剑就丢了。

成语:刻舟求剑

含义:世上的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生物:

我认为是由于水生生物将污水中的某些成分当成了营养所致,才进行了大量繁殖。

增加阳光照射时间,控制湿度,让环境干燥,降低水份,加入石灰增加土壤的生命值。

要充分利用浒苔。

让大棚内的温度常年不变。

采集黄瓜花的花粉。

让黄瓜长得快。

表明ab是对照实验。

30度。

6毫克。

应用各种栽培技术。

作出假设。

错误。

乙。

喝酒,吸烟,吸毒,吃变质食品。

政治:从情况分析开始

正确。

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正确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正确。如果一个人不去行动,得不到什么成绩,这个人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价值。

错误。因为这是首次举办活动,班级又信任他,不能因为学习而推迟活动,所以应该去参加活动。

正确。因为我们面对灾难,不能逃避,要勇敢的面对灾难,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对待灾难的态度。

正确。因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干一些闲杂的事情。

正确。因为自己有自信成为第一,不准别人超过,有永远保持第一的自信心,所以任务自己永远是第一。

对,要有信心活下去,保护自己。

对,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不要退缩。

我会像这个女孩一样做,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心,有勇气的面对困难。

探究实践(略)

充分张开自己,让自己生活在负有创造的世界里,尽显生命的魅力,虽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时也是短暂的,但是没有一个人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就因为自己心中有着“我最重要”“世界需要我”的这两个信念,终究会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寒假生活指导(七年级上)

智慧纵横

语文乐园

一积累与运用

1.词语积累

⑶趣味积累

有关“言”的词语

坦说表白的话叫直言

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

规劝告诫的话智箴言

劝人改错的话叫诤言

非常宝贵的话叫良言

不能变更的话叫诺言

温和委婉的话叫婉言

临别勉励的话叫赠言

写在书前的话叫序言

数学:明辩是非 错错对错对对 选一选哪个对 D C A A B D B C C D C 请你填空 18.A的平方减3B的平方 妙语连珠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橹;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5、文言积累。

●作文眉批十个“而”

1你明白“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的意思吗?

意思是:

当而而不而=应该用“而”字的时候却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该用“而”字的时候却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即:应当用而字时却(而)不用而字,不应当用而字时却(而)用了而字,从(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6、诗苑漫步。

搜集并整理咏雪的诗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血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趣味语文。

⑴猜谜语。

1二画大,二画小。(打一字)——秦

2.短一些,再短一些。(打一字)——此

3.劈岩移山,修田植树。(打两字或一果实名)——石榴

4.黄瓷瓶,口儿小,瓶里装着红珠宝,只能吃,不能戴,又酸又甜味道好。(打一物或果实名)——石榴

⑵你能猜出下面谜语各说的是哪一姓氏吗?

1.约十二时。-----许(或“王”)

2.舌头没有了。-----古

3.后羿介绍拿手功夫。-----谢

4.上面是小山,下面才是大山。-----岳

5.多一画教书,少一画带兵。------师、帅

6.头在海里游,尾在天上游。-----鲁

7.左边绿,右边红;右边怕水,左边怕风。 -----秋

⑶你能猜出苏东坡要侍婢取什么东西吗?

参考答案:“茶”。

解释:带草帽,就是草花头(在头上带草帽),中间是人,下面穿着(木鞋),由上至下就平成“茶”字了。

二、阅读与欣赏

2、成语故事。

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只匍匐而归耳。——《庄子》

●故事大意: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成语:邯郸学步。

●含义: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⑵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鬻珠也。——《韩非子》

●故事大意:

有一个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的楚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用美玉装饰它,用翠鸟的羽毛点缀它。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成语:买椟还珠

●含义: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就会舍本逐末。

给人的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十分可笑

⑶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

●故事大意: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成语:刻舟求剑

●含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3.哲理故事。

《负担》列夫托尔斯泰

读完以上故事,你有哪些感悟?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我看了《负担》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文章写到有两个农夫在街上找食物,他们一个聪明,一个愚蠢。当他们发现街上有很多布匹,便一人拿一捆。他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些银器,聪明的农夫把布匹扔掉,拾起银器,愚蠢的农夫一点也没有要。他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很多金子,聪明的农夫把银器扔了,拾起金子,愚蠢农夫什么也没要。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下了一场大雨,愚蠢农夫的布匹全部湿了;聪明农夫得到金子而富裕起来。

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成功留给准备充分、善于变通的人。不肯尝试、不肯放弃,你只会失败。

读后的感想

4.感悟读书。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毕淑敏

⑴作者在不同时期读“人鱼公主”分别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8岁人鱼公主变成水泡的悲惨

18岁明白了是一篇爱情童话

28岁读出了童话的母爱

38岁热衷于探讨写作技巧

⑵本文对你阅读文学作品有怎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

对一本书的理解,往往不能是一次性的,好书有较高价值的书,更要反复阅读 这样才能品味到文学的魅力

读书要反复的读 ,要认真的读,借鉴的读;要读出体会,.读出感悟。

5、感悟母爱。

《上帝创造了母亲时》[爱玛·本贝克]

本文赞美了母亲的高贵品质,但角度新颖,写法别致,请具体说一下。

参考答案:

虚构情节: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对话展开情节;人物形象丰满。

如小说最后写到“主的脸上露出了忧郁”。“忧郁”:表现了上帝对母亲担负繁重亲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从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仰。

三、表达交流

2、开心一刻。

《惊动了府上的尊鼠》

你知道这位士大夫的话可笑在哪里吗?

参考答案:

“府上”、“尊”都是对人的父亲的敬称,用在老鼠上,太可笑了。“尊”字代表对人的恭敬钦佩, 用在一个搞破坏的老鼠身上讥讽效果自然出来。

幽默故事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好了,今天关于“寒冷的味道阅读答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寒冷的味道阅读答案”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寒冷的味道阅读答案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