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今日热搜:#70年来最大洪灾下的零伤亡|封面深镜#解读)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杨峰 平江报道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湖南岳阳平江县遭遇70年以来最大洪灾,县城城区内涝,山区农村因灾与外界断联。7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进入暴雨初...接下来由新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相关详细内容,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今日热搜:#70年来最大洪灾下的零伤亡|封面深镜#解读)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杨峰 平江报道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湖南岳阳平江县遭遇70年以来最大洪灾,县城城区内涝,山区农村因灾与外...更多知识由小编为你整理了《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详细内容,欢迎关注学习。

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杨峰 平江报道

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湖南岳阳平江县遭遇70年以来最大洪灾,县城城区内涝,山区农村因灾与外界断联。

7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进入暴雨初歇的加义镇。山村道路受损、通讯、水电中断,房屋倒塌,但因防汛工作及时有效,实现群众零伤亡。遗憾的是,咏生村驻村队员张滔根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目前,洪水对农田和基础设施的破坏给当地带来巨大影响,农民的生计与生活如何恢复重建,需要长期关注。

7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山洪来临前,平江县的雨已淅淅沥沥下了10多天。

住在加义镇横江村的陈兆根一直关注着天气预报,6月27日,看到特大暴雨要来的消息,他赶紧给同村的叔叔打了电话,让他住到新房子里来。“他家里是泥巴房,下这么大雨肯定要出问题。”

李香(化名)也早早开始忙活,听到村干部说要防范暴雨后,她把家里的几大袋稻谷搬上了二楼,这是一家人的口粮。邻居看到时曾劝她不用搬上搬下,他们在周方村生活了四十多年,印象中再大的洪水也不曾漫过门前的河堤。

李香家一楼还经营着便利店,出于谨慎,货架底部的商品都被她挪到高处,风扇等小件电器也搬到了桌子上。“水进来太快了,店里的冰箱冰柜搬不动都泡坏了。”

李荣(化名)家的冰柜没坏,手机上收到暴雨预警信息后,他和老伴把家里的电器、大件家具都用椅子垫高。他家地势较高,这半米左右的高度,让家中的贵重物品得以保全。“书记一直在村里巡查,(7月1日)凌晨三点来敲家里窗子,叫我们起来救灾了。”

6月30日,暴雨如期来临,河里的水位不断上涨,横江村的信号最先中断,和外界失联。

方次成在家里一夜没敢合眼,她家地势高,还是坚固的砖混结构房,但屋后是植被茂密的山坡,有滑坡风险。

7月1日凌晨5点,她还在前屋焦虑地走来走去,查看墙角等地方有没有裂缝。8点左右,屋后的山坡卷着泥土轰然滚落,厨房后墙被砸出一个大洞,整栋房子被推得前移,挤得门前的水泥台阶撬起裂缝。

万幸的是,房子没有倒塌,方次成冒雨逃往邻居家。

横江村山体滑坡阻断道路 郝莹摄

陈兆根的担心成了现实,“村里的房子倒了七八间,很多都是泥巴房,好在人都没出事。”他家的十来口人都住在新修的砖房里,安全躲过了暴雨。

倒塌的泥巴房 杨峰摄

10余天的防汛准备

7月3日下午,记者在周方村遇上加义镇党委副书记彭鹏辉,她刚从相邻的咏生村步行过来,一路收集各村受灾情况。“基础设施受损特别严重,庆幸的是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在一场70年难遇的洪水面前,零伤亡并不容易。

暴雨持续了两天,但对于加义镇来说,防汛的工作从22号收到预警后就开始了。

加义镇做的第一件事,是对全镇218口山塘和24座上型水库进行降容,保证水位在溢洪道两米以下。“所以水库没有泄洪,这是我们能控制的。”彭鹏辉说。

紧接着,各村村干部开始排查危房、提前转移人员,凡是可能危险的都要转移,村干部挨家挨户巡查、劝说,暴雨来临前,全镇转移了近500人。

沿江、切坡建房的村民是排查重点。位置安全的村民,就通知他们把一楼的贵重物品搬往楼上,随时关注雨情。对于房屋质量好的切坡建房村民,我们就提前上门提醒“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

这句话有特殊的“送达”方式。

25号左右,周方村村委会收到一批平江县自然资源局下发的茶缸,村干部张婷(化名)拿出杯子展示,上面用红色字体写着“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村干部们分头将杯子挨家挨户送上门,29日上午,送完了最后一家。

带有灾害防治温馨提示的茶缸

也有遇到不愿意走的,彭鹏辉指着手机里的照片介绍。“我们有一个老人家,就认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水,就一直在观望,不愿意走。”直到7月1号凌晨,瓢泼大雨下了几个小时,她打电话给村干部,请他们帮忙转移。“我们马上去她家里,把人拉出来。搬东西过程中,刚出来一下子,房子就开始倒。她就说真是救了她一命。”

要说人员零伤亡,其实并完全不准确。彭鹏辉低落地说,“群众是零伤亡,但我们有一位同事因为心梗去世了。”

他叫张滔根,是加义镇咏生村中国人寿平江支公司驻村队员,负责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6月26日晚上,是他坚守防汛值班一线的第10天。他和镇村干部从群众家中返回村部,还在继续讨论汛情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6月27日凌晨殉职,年仅39岁。

“原本要为他申报工伤保险,约了7月1号来调查,然后就发生灾害了,只能等道路抢通后再说。”彭鹏辉说。

生活与生计

灾后没有休息时间。

汨罗江边的村镇河道密集,桥也密集。洪水后路桥损毁严重,陷落的桥面、堆积到小腿高盖满道路的淤泥、被掏空路基的沿江公路,路边还有东倒西歪的电线杆,裸露的管道,水电通讯也全部中断,一场洪水把村落切割成一个个孤岛。

施工人员抢修中断的桥梁 杨峰摄

困在“岛”上的人们互相走动着报平安,在外界救援到来之前,周方村的部分村民已经自发疏通了村道,在村干部组织下,配合着村里的三台挖掘机清淤、填路、抢救房屋。

周方村村民正在清理受灾房屋 杨峰摄

村里的道路通畅后,他们才回到家里,搬出被泥水泡坏的冰箱、洗衣机、空调,清洗还能用的家具、衣物,力所能及地挽救损失。家家户户把彩色的床垫、被子、衣服晾在门口,混着泥水的杂物垃圾也堆在门前,鲜艳和灰败交错着,一直延伸到路尽头。

陈兆根在横江村里转悠许久,找到一处从路边石壁缝隙流出的水源,他从家里拿来饮水机的水桶,靠在石壁上等待水一点点接满。“农村人吃喝好将就,家里的稻谷被水泡了,要拿出来晒过才能吃,今年眼看没有收成了,这些存粮只够吃到9月份,明年不知道怎么办。”

比起房屋进水,农田被淹是最让陈兆根痛心的。家里的5亩地全部受灾,鱼塘里剩下一池浑水,不见鱼苗。

横江村被淤泥覆盖的农田 郝莹摄

他指着河谷里被淤泥覆盖严实的滩涂,“这一片,之前都是田。”大片平整的农田已经看不见,只有边缘处几点歪在泥里的绿色秧苗提醒着,这里原本是良田。“像这种,靠人力没办法清淤,要机械来挖,水利也被毁了都要重新修,不然明年、后年也恢复不了。”

受损不算严重的地方,有村民在地里劳作,把被冲开的田埂修补好,少量淤泥清理出去。“能挽回一点算一点,”陈兆根叹气。

农民在修补受灾较轻的田地 杨峰摄

他担心,即使淤泥清理、水利修好,但洪水如果将肥力充足的耕作层卷走,土地的生产力也会下降。“这都是祖祖辈辈养肥的田,不知道怎么补救。”

何以重建

对于整个平江县而言,耕地既是农民的生计,也是核心的产业。作为国家商品粮重点县,2023年,平江的粮食播种面积101.2万亩,产量达42.36万吨。村里到处张贴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村书记袁握农初步估算,周方村的耕地受损面积达到900亩左右,整个周方村的耕地和水田也只有1030亩。“原本8月是收获的季节,相当于这一季的水稻已经收不了了。”

抢修交通、水电、通讯固然是当务之急,恢复农田的需求也同样迫切。为了让农民有收入,袁握农希望争取在8月重新播种晚稻,赶上农时,这样老百姓今年才有饭吃。

施工人员抢修电力 杨峰摄

“我们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重建水利设施,也需要一些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尽快平整土地,恢复农田的耕作层。”彭鹏辉说。

洪水过后,加义镇的34个行政村中,7个成功脱贫的“洞郊村”(指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子)都受灾严重,它们是基层干部投入最多精力建设的地方,却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考虑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也要有更长远的计划,要对产业布局再进行调研,什么样的产业更适合我们发展,对天灾有更强的抵抗力,也需要有专业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指导我们因地制宜地发展。”

离开周方村的路上,彭鹏辉看着浑浊的汨罗江湾叹息,“周方村本来很漂亮的,下雨时江面上有白雾,仙气飘飘的,要快点恢复到过去的样子才行。”

【文章来源】百度机器人搜索,百度热搜索新闻

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相关拓展阅读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杨峰 平江报道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湖南岳阳平江县遭遇70年以来最大洪灾,县城城区内涝,山区农村因灾与外界断联。7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进入暴雨初...


以上就是高三网整理的关于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今日热搜:#70年来最大洪灾下的零伤亡|封面深镜#解读)的全部内容,让我们一起关注热搜。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暴雨山洪后的平江县加义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