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中夸张的特点 高中课文《蜀道难》优秀教案

唐代李白的《蜀道难》中,夸张的特点是: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这首诗是将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放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其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接下来由新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但见悲鸟号古木的句式相关详细内容,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李白《蜀道难》中夸张的特点 高中课文《蜀道难》优秀教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但见悲鸟号古木的句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蜀道难》中夸张的特点

唐代李白的《蜀道难》中,夸张的特点是: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这首诗是将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放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其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想象与夸张的融合使用,起到了营造宏大气势、渲染神秘氛围的效果。

1、数字上夸张,是李白诗常用的手法,它为李白的诗营造了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意境。

诗的开篇便有“尔来四万八千岁(释义: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一句,这里所列“四万八千岁”当然并非确指,而是夸张,并从时间的长度上来限定后一句“不与秦塞通人烟(释义: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一下子就把蜀地的闭塞展现出来。

“百步九折萦岩峦(释义: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中的“百”和“九”夸张地说明蜀道的弯弯曲曲,难以行走。“连峰青天不盈尺(释义: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又使用缩小夸张的方式,给人视觉上的印象——山峰离天都不到一尺远了!

“砯崖转石万壑雷(释义: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一个“万”字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蜀道两旁山崖中奔流飞腾,强力冲击山崖的景象,从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释义: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一”和“万”形成巨大反差,对比中凸显剑阁的雄险,为“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释义: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据险作乱)”作出铺垫。

2、形象式夸张,就是使用一些人们常见的事物(而非数字)从感觉上夸大(或夸小)对象,从而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蜀道难》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方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释义: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意在说蜀道的难以穿越,比上青天还难,夸张得形象可感。

“西当太白有鸟道(释义: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释义: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等句,用“鸟道”来说蜀道之窄小,用“黄鹤”“猿猱”来说蜀道的难以穿越,夸张处不着痕迹,咏读时又真切可感。

“扪参历井仰胁息(释义: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蜀道再高,也不可能“扪参历井”。“仰胁息”这一细节描写,则形象地夸大了蜀道之险:在穿越时,连大气都不敢出。

3、神话式想象,即在诗中穿插神话传说,引人想象。

诗的开篇在写蜀地闭塞时,用了“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释义: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两句。

蚕从、鱼凫都是远古蜀王的名字,具体事迹难以考实,但在这里,我们却能随着诗人的引导展开想象,似乎看到这些蜀地先王们开国的艰辛,也似乎看到了蜀地百姓生活之艰难。

五丁开山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而悲壮的传说,诗中加以引用,不仅是在说蜀道由来,更能让读者想见蜀道开辟过程的艰险——很多人为开辟蜀道而失去生命,为全诗增添一种朦胧之感。

引用六龙的神话是说,即使这样高行空中的神龙之车也要绕过高标之山,可见蜀道之高,上通青天了。诗中运用这一神话,激起读者的想象,仿佛见到那高入云端的蜀道,为之咨嗟!

扩展资料:

原诗:

《蜀道难》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释义: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得坐下来抚着胸口长吁短叹。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

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这样危险的地方,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剑阁所在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据险作乱。每日每夜都要躲避猛虎和长蛇,它们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难以攀越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百度百科——蜀道难 (唐代李白诗作)

《书愤》,《蜀道难》,《阿房宫赋》,《定风波》

魏晋南北朝文学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一种文学样式:诗歌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主要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

3.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虚《文章流别论》刘勰《文心雕龙》被称为龙学。

4. 建安风骨:从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传统。反映了社会的离乱和人民的疾苦,如曹操的《 里行》,另一方面,建安文学抒发了作家们的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统一天下的宏伟报复,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如曹操的《短歌行》从艺术上来说,这时期的文学意义宏大,笔调明朗,抒情浓烈。形成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风格。这种思想和艺术特点即是建安骨风。

5.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千、阮瑀、应玚、刘桢。

6. 被鲁迅称作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曹操

7.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律诗的是:《燕歌行》曹丕

8. 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桀

9. 我国玩学史上第一篇文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是:《悲愤诗》

10.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和诸葛亮

11.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山水的佳作是曹操的《观沧海》本诗笔触细致,情感豪迈、意境壮美。

正始文学与晋代文学

1. “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王戎

2. “竹林七贤”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陆籍和嵇康

3. 陆籍的诗代表作:《咏怀诗》散文代表作《大人先生传》

4.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八首》

5.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沿云、鲍照→代表作《拟亲行路难》

6. 谢灵云与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即日而出书、流丽自然,最为后人的激赏。

7. 新体诗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是:谢朓

8. 集南北朝诗歌大成就的作家:唐倍→《哀南赋》

9. 代表南北朝诗歌民族的典型特点的是:《西洲曲》、《木兰诗》

10. 江淹代表作:《恨赋》、《别人赋》

11. 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山水的诗歌《观沧海》

12. 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它叫骈体文、骈俪文、四六文等。

13. 范 :《后汉书》 范缜《神灭论》 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1. 我国第一篇文学专论:曹丕《论文》

2. 我过的第一部创作论:陆机《文赋》

3. 我国文学理论史上一部跨时代的专著,建立起了完整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心雕龙》

4. 我国第一部评论五言诗的专著:钟嵘《诗品》

5. 初唐四杰:王勃、杨烔、卢照邻、骆宾王

6. 初唐后期成就追高的是:陈子昂

7. 盛唐诗人成就最大:李白、杜甫

8.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最突出)

9. 宫延诗成就最高的是:上官仪

10. 对初唐宫延诗作了必要的补救,充分体现了诗歌革新意义的是陈子昂《修竹篇序》陈子昂的代表作是《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七首《登幽州台歌》

11. 盛唐诗歌分为两个诗派: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是:孟浩然、王维)和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孟浩然是“盛唐之音”的第一声,后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12. 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3. 韩愈、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把古文运动推向高潮。

14. 古文运动的核心理论:文以明道 道:儒家之道(韩愈:不平则鸣 柳宗元:铺时及韧)

15. 韩愈是《祭十二朗文》被明人茅坤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16. 韩孟诗派的特征;夺崛险怪

17. 白居易的思想和生平以被贬为江州司马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白居易的伤感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18. “词”是唐代兴起的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原本称作“曲子词”或“曲词”“乐章”或“倚声”前人又往往习惯称词“诗余”、“乐府”或“长短句”

19. 中唐作词较多,成绩较为显著的是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唐时期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致力填词的作家,他的词最显著的特征是浓烟香浓。

名解:

1、 左思风力:左思的诗歌继承发扬了“建安风骨”的优良系统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抒发了远大理想和豪迈情怀。激荡着高亢的格调、笔力矫健、气势雄伟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2、 永明体: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顒发现并创立以手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必须避免之说。它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主要特征。是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谨严的近体诗的一种过渡。为唐代近体诗的最后形成在形式上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家是谢朓、何逊、阴铿。

3、 宫体诗:宫体诗是从梁后期到陈代诗坛上盛行的一种风格轻艳的诗体。“宫体”之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做太子时,在体制和题材上有明显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明显“新变”色彩的“艳诗”。代表作家有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庾信瘦肩吾

4、 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它又叫骈体文、骈俪文、四六文等。《说文》说,“骈,驾二马也,”“骈”原意是指两马并驾一车,引申开来就是对偶的意思。它揭示了骈体文最基本的特点:讲究对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讲究用典、辞藻华丽、音韵和谐。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有鲍照、丘迟、孔稚珪、陶弘景、吴均、徐陵、庾信等人。

5、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宫廷之外的优秀诗人,史称初唐四杰。他们是初唐时期社会中下层文人的代表。他们充满幻想和激情的歌唱,甚至包括他们在批评现实时表现出的愤激之情,以及因遭遇不平而生发的梗概之气,无不反映出贞观时期的精神对当时及后来人的影响。他们的人生各有不同的经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抱负远大,蛋地位低下、仕途坎坷;他们才学超群,但生命短促、遭遇悲惨,这使他们的创作时间和美学追求都与宫廷诗人大不相同,因而给初唐诗歌风貌带来深刻的变化。

6、 盛唐气象:表现在士人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重于革新的独创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开放胸襟,体现了诗歌则是充溢于作品中的昂扬之气和壮大之美。

7、 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指情感的忧虑、悲愤、深厚、浓郁;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表达的沉着蕴藉。

8、 古文运动:所谓“古文”,指先秦两汉盛行的散文,它以质朴自然、散行单句为特点,是与魏晋以来盛行的骈文相对而言的。唐代古文运动以儒学复古为旗帜,以质朴刚健的散文取代浮华柔靡的骈文,是一场弘扬儒家道统的思想斗争,也是一场文风、文体的革新运动它文道合一、革新文体、重视字养,代表作家韩愈、柳宗元。

9、 新乐府运动:由于白居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乐府诗自觉弘扬风雅比兴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发挥政治讽喻功能,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新乐府运动在理论上继承了《乐记》、《毛诗序》所代表的儒家诗教观念。在创作上则不仅继承了《诗经》,汉乐府民歌批判现实的文学创作传统,而且借鉴了曹操借故题以咏时事和杜甫“因事立题”的创作经验,代表人物白居易。

10、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孟郊,成员有张籍、李翱、卢仝、李贺、刘叉、贾岛、皇甫湜等。他们不满大历以来冷落萧 的诗风,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要求诗歌要能够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故而形成了韩孟诗派奇崛冷怪的总体风格。

11、花间词派: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祯选录温、韦等18家词编为《花间集》而得名。花间派词人大多是五代时聚集于西蜀的文人。当时中原战乱频仍,西蜀相对安定,于是君臣逸乐、宴饮弦歌,词坛也因此而活跃。他们作词或近温,或近于韦,两脉并传,相间杂出,虽因财力所限,多未完全脱出温韦窠臼,却也各有所得。在扩大温韦影响的同时,确定了“词为艳科”的性质,形成富于阴柔美的婉约词的基本风貌。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

12、建安风骨:①从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社会的 乱和人民的疾苦,如曹操《 里行》。另一方面,建安文字抒发了作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如曹操《短歌行》。

②从艺术上来说:这时期的文字意境宏大,笔调明朗,抒情浓烈,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风格。

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诸葛亮。

简答论述

一、 曹操的文学成就

诗歌方面,都是以乐歌辞的形式写成,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思想情感,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类。一类。反映了汉 末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其代表《蒿里行》,诗人不假比兴。纯用白描,寥寥几笔就将悲惨凄凉,让人触目惊心的广阔社会画面展现出来。

二类,抒发思想,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如《短歌行》。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渴慕贤才来聚,共建大业,由于襟怀的宽广和志向的高远,全诗在绵绵的忧郁中激荡着一种慷慨雄迈的深沉感情。

三类,游仙诗,这类诗大多感叹人生无常,幻想长生不老。

曹操的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艺术形式上:他采用五言,四言。其五言诗善于叙事,描写,并融入自己的感情,推动了五言体的新发展。其四言诗成就更高,他继承了“国风|”和“小雅”赋比兴的手法和抒情传统,使中衰了七百年的四言诗重放光彩。b语言运用上:语言质朴自然,遒劲有力。学习乐府民歌的表达的方式,不事雕琢,不求藻饰,真率自然。同时又融入自己的性格,写事抒情,皆掷地有声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c情感格调上:曹诗悲凉慷慨,沉郁雄健。

二、 左思的诗歌

左思虽志向远大,却出身寒微,在门阀制度流治之下,他根本没有机会施展大志,实现理想。因而在《咏史》诗中,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世族的政治垄断,控诉门阀制度扼杀人才的罪恶行径,抒发寒微之土的郁愤不平。如《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白首不见招!诗篇托物言志,以山顶上的小草遮蔽涧古中的高松这一自然现象,比喻“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象,在二者得对比中显出这种现象的不合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停留于一般的现象观察,而是从现实和历史的高度,指出封建时代等级制度。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普遍性。揭示出寒士不遇的根本原因,表现出这种不合理制度的愤怒,并加以无情的抨击。

三、 结合作品说明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比较丰富,主题多有创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则是田园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诗有四分之一的田园诗,这些诗歌多方面表现了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① 写出幽美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诗人悠然自得的感情。在这些诗中,作者把田园自然风光当作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了另一个世界。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因而寄寓了美好的人生理想。

如《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写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抒发了回到田园生活的愉心情。本诗先写入俗之苦,次写田园之美,最后写归田之乐=,层次井然。诗人称现实社会,官场为俗,把它比作“尘网”,“樊笼”,感到生活于其中便象“羁鸟”,“池鱼”一样,没有了个性与自由,丧失了天真淳朴的本性,表现出他对现实与官场的彻底否定,抒发了误入仕途的悔恨之情,与此相反,作者以纯熟的笔法。高度的热情描绘了田园风风光;从近看,有八,九间草房,周围有十余亩土地,房前屋后栽种着几株“榆柳”,“桃李”,这一点染,素淡的环境顿然呈现出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景象;从远处看,那村落

迷蒙,炊烟袅袅,一片静穆的背里,穆然传来“鸡鸣”“狗犬”的清晰声音。远近互衬,动静结合,创造嘞分外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虽然现实中的田园并不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但作者以乐观主义,理想主义的态度描写它,从世俗与官场的对立面来看待它,这就使得本诗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

② 描写“躬耕自资”的田园劳动,表达怡然自得的感情。陶渊明在田园的生活中,认识到 劳动 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用优美的意境去表现劳动生活:“种豆南山下…但使愿无为。”这首诗语言极为自然,结构天成。作者即事命笔,写实事,绘实景。全诗八句,一依自然,顺序写成,从下种、出苗、到锄草,然后写归途景物,最后道出意愿与决心。诗中 南山、草木、月夜、夕露,构成清新静谧的优美意境。可以感觉到诗人再这里写劳动的目的并不在突出劳动本身,而是表达一种情绪,因此他不为“草盛豆苗稀”而叹惋,也不为“夕露沾我衣”而痛惜。他在这里深深地寄寓着地自然的热爱和重返自然的喜悦。

③ 描绘“桃花源”的社会理想 ,表达平等神会的愿望 。

四、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P175

1.平淡自然,清切淳真。 2 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3.语言自然而精 4.风格多样

五.宫体诗的内容

“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闱闺之内”,以绝情,咏物为多,形式上是“清辞巧制”、“雕琢蔓藻”,声韵,格律比永明体更为精致。总的风格更加绮丽轻柔。

六、“初唐四杰”的贡献

1.他们的创作以新鲜丰富的生活内容积极开拓了思想题材的领域,使诗歌由宫延台阁的

狭小范围解放出来,走向市井,走向边塞,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2. 他们针对宫延诗特别是 “龙朔变体”的严重缺失,努力以骨气充沛,风格刚键是诗创作予以补救,使初唐诗风有了明显改观。

3. 他们以大量的创作实践,为诗体的建设,尤其是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歌行的发展,作为了有益的探索。

七、王维的“诗中有画”结合作品说明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的确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显著的特色。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在绘画中善于发现并掌握那些特定的客观景物,艺术再现并创造独特的意境。而他在诗歌创作中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作用,唤起读者对光、色、态的联想与想象,脑中呈现出宛然在目地生动图画,以实现托物达意。立象传情的效果。他善于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技巧融入诗歌创作,使诗具有鲜明的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以及很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他将各种音响声息艺术地融入诗歌的意象境界,使诗歌不仅具有构图美、色彩美、而且具有音乐美、动态美。在王维笔下,音响描摹与人物活动精心组织,还创造了诗境中无比美好的生机。如《山居秋暝》以竹林中的笑语喧哗描写浣女的戴月归来,以山溪的莲叶纷披描写鸟渔舟的顺流而下,这种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写法,既是诗人的匠心独运,却又完全符合生活的情理。诗情与画意、乐感、禅趣的高度统一,使诗中的山水景物更加富有精神和风韵,进而也使山水景物的形象与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契合无间,交融一体,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独特的艺术成就。

八、结合具体作品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以雄奇飘逸为基本特征,同时又千汇万状,琳琅纷呈,展现出盛唐诗歌的各种风貌。他的作品具有感天动地,神奇无比的艺术魅力。首先:抒情主体豪放率真,感情极其充沛,个性异常鲜明;与此相应,其抒情方式既不掩饰,也不收敛,惹事直率奔进,略无滞碍,并且腾挪跳跃,瞬息万变。其次:诗人不注意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刻画,而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宣泄情感如果利用现实生活中事物塑造的形象不足以表现他特有的思想感情及其追求的艺术境界,他则刚多借助神话传说以及幻想和梦境来加以表现,从而创造出种种惊世骇俗的美学效果。最后:诗人思想解放、性格豪迈、才情过人、极富艺术的创新能力,他注重形式的自由灵活,崇尚语言的自然清新。

八、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风格以沉郁顿挫、慷慨悲凉为主,也有清新俊逸、自然平和、婉转流丽等多样风格。2.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3.语言精工凝练而丰富多彩.4.诸体皆备,各有各篇.

高中课文《蜀道难》优秀教案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作者李白。诗中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感情丰富地诵读全诗。

教学难点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教时安排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2006年7月3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谁?李白!

 二、范读全诗、听录音、讲清诵读要领

 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气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语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语调诵读。?上有?两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两语上。?黄鹤?两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两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三、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的开首四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读诗

 二、鉴赏要点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而最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涵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在格律诗的每一种诗体中,只有什么平格式是固定的

(1)

介绍律诗中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已故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诗词格律》一书中介绍了一种律诗中特定的平仄格式,即在五言律诗“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律诗是五言律诗的扩展,因此,在七言律诗“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律诗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律诗中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律诗的第一字、七言律诗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王力先生指出,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有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格式。如杜甫《月夜》一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中的“遥怜小儿女”一句,就是“平平仄平仄”的格式。杜荀鹤《山中寡妇》中的“任是深山更深处”一句,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格式。

本人的浅作《七律 重看窦晓璇主演的有感》一诗中的“微步凌波棍花美”和“披靠扬鞭纵刀马”两句,就是依照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所有汉字根据四声分为两类: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古音的入声也属于仄声。

诗词创作是要讲究平仄协调的。这种协调的原则就叫格律(即平仄)。

诗词格律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通俗的说就是写律诗时的一种格式,就好像乐谱一样,把谱子给你只填词就行了。不过自己感觉这个还是很严格的,五言的就是五言的,七言的就是七言的,一点也不能乱。 以下的是摘自海港漫步论坛,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五言和七言律诗都有四种平仄格式,死记硬背是很累的,但如果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就好象掌握数学公式一样,可以把律诗说有的平仄格式推导出来。

首先我们要记住五律的四种平仄句型共二十个字,然后注意是平起式(第一个字是平声)还是仄起式(第一个字是仄声)。

(2)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一谈。

⑴工对 凡是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象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 “雨”对“山”,“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象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是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⑵宽对 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中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锦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象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现再举毛主席的诗为例:

赠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     ·   ·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化章⒄。

··   · ·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

⑶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例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 “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 “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⑷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现在从上文所引述用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象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是,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

━━━━━━━━━━━

⑴这里所谓“词”不是诗词的“词”。词类指名词、动词等。 ⑵有时候,也有人把字分为动字、静字。所谓静字,当时指的是今天所谓名词;所谓动字就是动词。 ⑶代词“之”“其”归入虚词。 ⑷这十一类还是不完备的。  ⑸思,去声。论,平声。“清新”句与“何时”句都是拗句。这里可以看出拗句在对仗上能起作用,否则“庚开府”不能对“鲍参军”。 ⑹看,平声,读如刊。“回看”句是拗句。 ⑺为,去声。 ⑻重,上声。应,平声。   ⑼“离堂”句连用四个平声,是特殊的拗句,是律诗尚未定型化的现象。“悠悠”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⑽骑,去声。看,平声。乘,平声。为,去声。“闻道”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用对仗),也是比较少见的。例如杜甫《垂白》“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但是尾联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杜甫《登高》尾联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⒀也可以用于颔联,如李白《宿五松下荀媪家》。甚至可以全首不用对仗,如李白《夜泊朱渚怀古》,因为不是常规,所以不详谈了。 ⒁看,平声。为,去声。  ⒂丽,创,都是平声。末联出句“平平仄平仄”,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在这里等于律诗的第七句。 ⒃应,平声。 ⒄“三十一年”和“落花时节”,在整个意思上还是对仗。特别是 “年”和“节”,本来是时令对。

(3)七言古体诗:也称为七古,为古体诗的一种,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七言;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主要种类

1、柏梁体七古

是每句押韵的,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其实鲍照以前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韵的,古代并非另有一种隔句用韵的七言诗。等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变为隔句用韵了。句句用韵的七言诗才变了特殊的诗体。

下面是柏梁体的一个例子: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蛟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也有一些七言古诗,基本上是柏梁体,但是稍有变通。例如:

《丽人行》——(唐)杜甫

三月天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就中云暮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泰。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鞍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①麌,读yǔ;荠,读jì;潸,读shǎn;铣,读xiǎn;篠,读xiǎo;哿,读gě;豏,读xiàn。②寘,读zhì;霰,读xiàn;禡,读mà;沁,读qìn。③这里所说的元半、阮半、愿半及下面所说的月半,具体的字可参看《诗韵举要》。④第六类和第七类也可以通用。⑤蒸韵上去声字少,归入迥径两韵。⑥第三类和第四类也可以通用。⑦不举上去声韵,因为在这七个韵当中,除尤韵的上声有韵外,其余声韵是罕见的。⑧莽,读mǔ。

2、杂言体七古

古体诗有杂言的一体。杂言,也就是长短句,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歌行体”也是古体诗的一种,多以七言为主,参与少量杂言,故又称“七言歌行”。主要特点是:一是诗中夹有杂言的散文句式,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平交行》;二是有“之”、“以”......等虚词和“呜呼”等语句,与一般诗句有所不同。

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最擅长杂言诗的诗人是李白,他在诗中兼用散文的语法,更加令人感觉到,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诗完全不同的一种诗体。

《蜀道难》——(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连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相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崄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艺术特点

七言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因此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其格式是没有一定之规的。

七古入律的较多,当然也有例外,像柏梁体就不可能是入律的古风,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

4平仄要求

是不计较平仄的。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没有律句拗句的概念;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虽然出现了一些律句,这不是出于自觉有意而为。

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仄平仄。这就是说,平脚的句子,七言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七言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从全句的平仄看,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而是叠平叠仄,这就是说,七古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的。

(4)古体诗的平仄 古体诗的平仄没有任何规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明确规则,那么,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应该完全自由的。但是,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着意避免律句,于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越好,以为这样才显得风格高古。具体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用拗句,不但用律诗所容许的那一两种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拗句: ⑴从三字看,常见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种三字尾: ⒈平平平。这种句式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中最明显的特点。 ⒉平仄平。 ⒊仄仄仄。 ⒋仄平仄。 ⑵从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试拿岑参《白雪歌》开始的八句来看,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三句,即“胡 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不暖锦衾薄”,合乎第二种情 况(同时也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五句,即“北风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 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现在再举一个例子: 岁晏行 [唐]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萧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 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 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 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 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 哀怨何时终? 在一首诗中,只有两个律句(“今年米贱大伤农”,“万国城头吹画角”),其余都是拗句,而且在九个平脚的句子当中就有七句是三平调。可见不是偶然的。

(5)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6)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简言之,词牌的作用就是规定词的格式,比如要写《菩萨蛮》,就不能按照《相见欢》的格式来,所以写词又叫做“填词”。

怎样解读李白的《蜀道难》?

如何解读李白的《蜀道难》?应结合当时时代背景、诗人人生经历、历史文献与典故、当前最新考古成果、诗文原句文字场景描绘及引申来综合分析。

巜蜀道难》新解

本人经三星堆最新6坑出土研究,给出《蜀道难》新的理解。今天对于三星堆探迷,夏朝溯源,古诗背景理解,及正确地古文翻译,均有很大的作用,特分享如下。

(背景:三星堆亡国祭祀祖器坑出土,牵出一段沉封千年的夏朝灭国史,商汤王灭夏后,欲"迁夏社"不得,只得在中原另建的典故。而唐朝李白,他是一部分知情人!此尚待三星堆后续考古实据验证。)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因此《蜀道难》应该是李白31岁时,在开元十九年间(公元731年),李白在长安城被权贵压迫排挤,仕途无望,被迫离开了长安,一路上深感官场政治血腥黑暗,心情极度愁闷时所作。)

《蜀道难》 唐代 ·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谈及此非常非常危险呀!)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起蜀道以及古蜀历史,那比登天还难,古今都难度不小!)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传说古蜀国第一代国君叫蚕丛,及后还有国君叫鱼凫,虽然民间留下了他们的一些传说,但是古蜀国从开国至先秦之前,古蜀历史一片空白!)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蜀国历史自古悠久,只是在先秦时因秦灭蜀,古蜀国的历史才被人为地隔断联系!)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虽说古蜀国历史被隔断,但是蜀地与中原的联系一直都在,而太白秦岭与西蜀峨眉山连通中原的古蜀道自古都有。注:仔细品,再品...)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当年古蜀国"五丁开山”修建了古蜀栈道,用壮士生命换来的联系,就如天梯与石栈紧紧钩连着一样,从来不曾被隔断过!)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蜀道向上,如六龙般盘旋山间,回转如“日”,直通天际)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向下,顺山涧溪水,冲波逆折,回转如“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真的是,黄鹤难飞渡,猿猴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满布青苔的泥泞山道,是如此的狼藉不堪。古蜀栈道依山崖而建,百步九折相当难攀援。)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来仰视星空,西南蜀的方向,参井两颗星星如泪珠般在夜空中闪烁哭诉,悲惨的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不得不扪心抚胸,悲痛得直喘不过气来,内心中禁不住发出一阵阵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唉呀~!我李白自唐朝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岁)从三峡出蜀,沿江而下历经洞庭湖折返往西,来到唐朝都城首都长安,已经过去整整六年了(31岁),仕途坎坷,官场难进,世俗权贵犹如山岩般难以高攀。不知道,好久才能衣锦还乡,回到我的故乡啊!(李白小时候在四川省绵阳江油市长大,现有李白纪念馆)注:因仕途失利和时局动荡,李白一辈子未入仕途,也再没有回归过故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透过古老的树林,远远听见鸟儿悲号的声音。原来是一对刚刚幼鸟夭折的雌雄鸟儿,一雄一雌前后绕着林间徘徊盘旋,鸣叫着不肯离去。)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听见杜鹃鸟那哀怨的鸣叫声,在凄凉的月夜下彻夜长啼,哀愁的气氛充盈了整座空旷的深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此情此景,再联想到官场血腥黑暗,古蜀国的灭国真相,实在是太惨啦!!!让人一听就脸青色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山雄伟奇状,群山连绵不绝,山峰高耸入云,犹如离天不足一尺。千年的老松,那干枯遒劲的树干,倒挂着倚长在山崖绝壁之上。)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湍急飞泄的瀑布,那股股水流争相喧闹,互相撞击着,从崖上飞流而下,落入潭中,水击岩石,砯砯的声音,如万壑鸣雷般炸响。)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真的是,太险啦!这世上不会比这蜀道、官场更险的了。既然蜀道、官场如此之险,为何还是有人不畏艰险,离蜀出门求官远行呢?说来,我这辈子就是自找苦吃啊!~)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还有那扼守在蜀道咽喉之处的广元剑门关,通关石梯陡直而狭长,城阁高高耸立在夹山之间,是那么的高峻与不凡。整个城关非常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感叹:蜀道、世道,社会是如此的险恶啊!!!…可惜我李白自认为才高八斗,潇洒不凡,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虽才华横溢却报国无门,多么想化身为那剑门关啊~!)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一旦时局变动,官场震荡,则不管是之前提拔守护你的人,又或是历来与你政见不和的人,为己私欲与明哲保身,都会变成豺狼虎豹,翻脸无情地排挤和打压你。)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在唐长安朝廷中当官,就如身处这蜀山之中,白天要躲避猛虎,晚上要规避长蛇,官场血腥黑暗真的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呀!)

(不禁联想起历史上古蜀国的夏桀、商纣、西秦灭蜀三次改朝换代,正如豺狼般血腥残暴,杀人如麻。...这就是真相!!!)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遥想当年,初出蜀时经过锦官城成都,比起现在那是要逍遥快活得多呀!那一段真的是一辈子最快乐、最难忘的时光啦。看来,当官不成,不如还是早点回归故乡的家中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侧转身去,向西远望长安城,25岁离家出蜀,怀着幼时当大官的志怀理想,历经6年的仕途艰辛,真如蜀道一般,比登天还难!真的是,蹉跎岁月,一事无成!长叹一声,何时才能衣锦还乡啊~!)

(感叹:怀古忆今,感同身受!岁月蹉跎,人生真难~啊!

~今天这段古蜀空白史,依然是真难啊~感慨!)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此"西”,侧身西望长咨嗟!,即西秦。此“绝",即古蜀空白史)

前因:《华阳国志》:"蜀王与秦惠王遇。遣石牛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

古蜀国自三皇五帝始,就一直是华夏族正统。黄帝时期就与黄帝以及子孙通婚联姻,参与华夏国事。因此,蜀王嘲讽秦国不及蜀国正统。

后果:秦灭蜀国,留下一片古蜀空白史。

《华阳国志》:(秦)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夏)桀、(商)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

这就是古蜀国历来正统,因蜀王嘲讽秦国不及蜀国正统而被记恨灭国,留下一片先秦空白史,并且夏、商两朝末期三星堆两次掩埋,秦之前两次古蜀国战乱的历史记载真相。

古人写诗,尤其是大诗人李白,讲究情景融合,山水叙事,有感而发,品格高雅。一般均有浓重的时代背景和文字后面的人生故事!

后记

《蜀道难》李白创作于何时?

结合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应该是创作于仕途失败,离开长安的时候。那么,李白一生前后曾经两度离开长安。31岁时和43岁时。

开元十九年(731年),李白31岁,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43岁,供奉翰林院陪侍唐玄宗赋诗纪实不足两年,因遭权贵谗毁,离开长安。

那究竟是31岁,还是43岁呢?

唐朝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 ,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 ,首访之。既奇其姿 ,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 ,称叹者数四 ,号为“谪仙人”,解金龟换酒 ,与倾醉 ,期不间日 ,由是称誉显赫。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在长安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如果唐朝孟棨记述为真,则李白应该是在735年结识贺知章之前,即公元731年31岁离开长安时路上所作。这一时期,李白穷困潦倒,自暴自弃,处于心情极度苦闷之时,之前经历了遭人谗谤,上书自白,多次结识权贵,遭人所拒的多重打击,甚至还一度起了隐居之意。

但是,虽然身处逆境,李白仍然具有伟大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谪仙那出尘的气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象着终有一天会化身为剑阁,身居要职,为国效力,衣锦还乡!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气势磅礴,境界宏伟,反复咏叹,由浅入深,如歌如泣,时而悲沉压抑,时而激慨豪迈,山水叙事,以古喻今,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潇洒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立志报效国家的感情。清代沈德潜评价:“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综上分析,《蜀道难》的主题及作者李白的诗词意境,我认为就是,李白怀才不遇,仕途艰辛,深感前途“开国何茫然”,权贵“巉岩不可攀”,官场黑暗血腥“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官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时,李白离家出蜀已整整6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蹉跎,思乡心切,而又没有实现自己当初出蜀求官,报效国家的理想,又是"畏途”,又是“问君西游何时还?”,又是"不如早还家。”,最后,“侧身西望长咨嗟!”长叹一声,何时才能化身剑阁,报效国家,衣锦还乡啊!~体现李白逆境奋斗,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即使再难再险,“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也要再向虎山行!!!人生甚壮哉!!!《蜀道难》是李白逆境中的不屈战歌,人生中的命运呐喊!!!

/p/360532112

《蜀道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蜀道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

 诵读。

 教学难点

 诵读要求。

 教学方法

 指导示范。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谈到唐诗的地位及李白的成就。

 朗读课文,教师疏通文意,范读课文。

 二、朗读

 1、个别朗读。

 2、集体朗读。

 3、师生探讨朗读:

 ⑴“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⑵“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⑶“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⑷“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⑸“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⑹“剑阁岭炼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⑺“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三、诗歌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作业布置

 背诵《蜀道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背诵而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时,提请注意诗歌的章法、气象、基调。请朗读好的学生进行朗读。

 二、鉴赏诗歌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三、鉴赏诗歌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四、鉴赏诗歌基调

 五、小结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六、作业布置

 1、找出诗歌中的典故。

 2、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斛也。(《李诗纬》卷一)

 二、背诵课文

 1、集体背诵。

 2、个别背诵。

 三、自由发挥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四、拓展深化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六、作业

 课后完成黄皮书。

 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叹蜀道之高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照

 (可畏)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叹蜀道之险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应

 结尾主旨句三见:叹蜀中战祸之烈

《蜀道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2、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二、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三、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四、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

 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⑴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⑵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⑶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3、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4、提问: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寻今,这种惊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气氛和奇险壮观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诗只是为了写景吗?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三。

 2、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原文这里是“雌从”还是“从雌”?

是“从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蜀道难

内容: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蜀道难》:古乐府曲名,属《相和歌·瑟调曲》,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李)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在佐逆者著戒。”壮士死:传说秦惠玉嫁五美女给蜀,蜀国派五位壮士去迎接,返至梓关,遇山崩,五壮士被压死,五美女上山化为石。

简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李白虽然托题古调,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是创新的。全诗写出奇险壮丽的景象,将历史、现实、神话交织在一起,纵横捭阖,句式也随着感情的变化参差,充满极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篇紧扣一个“难”字,瑰丽而又神奇,怪不得诗人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读此诗就大为赞赏,称之为“谪仙人”。

鉴赏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属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说是表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全诗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自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从侧面来进描写蜀道之难。

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正题。

“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嵋之颠只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既称“天梯”、“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难。

先从古神话说起。“六龙回日”,是说山峰高耸入天,连太阳神的龙车都无法通过。与险峻的高山相映、更显出道路的险绝的,是山下湍激回漩的河流。山峦的高峻险阻,即使善飞如黄鹤,善攀如猿猱,也都为之发愁。这样波澜迭起,将蜀道之难写得无以复加。

“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辟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

“问君西游何时还”二句,诗人笔锋一转,以虚拟问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引出旅人面对“畏途”的羁旅愁思。

“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七句,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难于上青天。以自然环境气氛烘托人的主观感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李白在本诗中加以运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上。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兼以猛虎、长蛇,“杀人如麻”,进一步突出其环境之险恶。

至此,诗篇归结为望“君”早归之意。西望锦城,慨叹蜀道之难,这是作者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时也是此诗留给读者的深切感受。也隐含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精华鉴赏

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翠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100字左右的蜀道难鉴赏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8]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9]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10]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

诗意图

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11]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12]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11]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

一串**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12]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11]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13]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此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14]

逐段分析

第一段从开头到“相钩连”,用了四韵,为全诗定下豪放的基调,并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蜀王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据说当年秦惠王时,蜀王部下有五个大力士,称为“五丁力士”。他们力大无穷。于是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在回行路上,见一条大蛇蹿入山洞,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动山摇,山岭崩塌,压死了五丁力士。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这个神话,反映着古代有许多劳动人民,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李白运用这个神话的母题,写了第五韵二句:“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五丁力士,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然后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第一段诗到此为止,用四韵八句叙述了蜀道的起源。

第二段共享九个韵,描写天梯石栈的蜀道。“六龙回日”也是一个神话故事,据说太阳之神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早晨从扶桑西驰,直到若木。左思《蜀都赋》有两句描写蜀中的高山:“羲和假道于峻坂,阳乌回翼乎高标。”羲和和阳乌都是太阳的代词。文意是说:太阳也得向高山借路。而最高的山还使太阳回飞避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这一句就是说:上面有连太阳都过不去的高峰。“高标”是高举、高耸之意,但作名词用,因而可以解作高峰。萧士赟注引《图经》云:高标是山名。这是后代人误读李白诗,或有意附会,硬把一座山名为高标。原诗以“高标”和“回川”对举,可知决不是专名。

这两句诗有一个不同的文本。《河岳英灵集》、《极玄集》这两个唐人的选本、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唐人写本,还有北宋初的《唐文粹》,这两句却不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是“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逆折冲波之流川”。从对偶来看,后者较为工整,若论句子的气魄,则前者更为壮健。可能后者是当时流传的初稿,而前者是作者的最后改定本。故当时的选本作“横河断海”,而李阳冰编定的集本作“六龙回日”。[15]

以下一大段又形容蜀山之高且险。黄鹤都飞不过,猿猴也怕攀缘之苦。青泥岭,在陕西略阳县,是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参和井都是二十八宿之一。蜀地属于参宿的分野,秦地属于井宿的分野。在高险的山路上,从秦入蜀,就好似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这个“坐”字,不是坐立的坐,应该讲作“因此”。

以上是第二段的前半,四韵八句,一气贯注,渲染了蜀道之难。下面忽然接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这就透露了赠行的主题。作者不像作一般送行诗那样,讲些临别的话,而在描写蜀道艰难中间,插入一句“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由此反映了来去都不容易。这一句本身也成为蜀道难的描写部分了。

“畏途巉岩”以下四韵七句,仍然紧接着上文四韵写下去,不过改变了描写的对象。现在不写山高路险,而写山中的禽鸟了。诗人说:这许多不可攀登的峥嵘的山岩,真是旅人怕走的道路(畏途)。在这一路上,你能见到的只是古树上悲鸣的鸟,雌的跟着雄的在幽林中飞绕。还有蜀地著名的子规鸟,常在月下悲鸣。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像哭泣一样。[15]

以下还有一韵二句,是第二段的结束语。先重复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着说:使人听了这些情况,会惊骇得变了脸色。“凋朱颜”在这里只能讲作因惊骇而“色变”的意思,虽然在别处应当讲作“衰老”。

第二段以下,韵法与章法似乎有点参差。依韵法来写,分为三段。但如果从思想内容的结构来看,实在只能说是两段。从“连峰去天不盈尺”到“胡为乎来哉”是一段,即全诗的第三段。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句是又一段,即全诗的第四段,第三段前四句仍是描写蜀道山水之险,但作者分用两个韵。“尺”、“壁”一韵,只有二句,接下去立刻就换韵,使读者到此,有气氛短促之感。在长篇歌行中忽然插入这样的短韵句法,一般

蜀道难

都认为是缺点。尽管李白才气大,自由用韵,不受拘束,但这两句韵既急促,思想又不成段落,在讲究诗法的人看来,终不是可取的。

这一段前二句形容高山绝壁上有倒挂的枯松,下二句形容山泉奔瀑,冲击崖石的猛势,如万壑雷声。最后结束一句“其险也如此”。这个“如此”,并不单指上面二句,而是总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下的一切描写。在山水形势方面的蜀道之险,到此结束。此下就又接一个问句:你这个远路客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这又是出人意外的句子。如果从蜀中人的立场来讲,就是说:我们这地方,路不好走,你何必来呢?如果站在送行人的立场来讲,就是说:如此危险的旅途,你有什么必要到那里去呢?

接下去转入第四段,忽然讲到蜀地的军事形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于固守,难于攻入。像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就非常危险了。这几句诗完全用晋代张载的《剑阁铭》中四句:“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事实上已越出了乐府旧题“蜀道难”的范围。巴蜀物产富饶,对三秦的经济供应,甚为重要。所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第一句就说蜀地“城阙辅三秦”,也是指出了这一点。李白作乐府诗,虽然都用旧题,却常常注入有现实意义的新意。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

这一段诗,在李白是顺便提到,作为描写蜀道难的一部分。但却使后世读者误认为全诗的主题所在。有人以为此诗讽刺章仇兼琼,有人以为讽刺严武,有人以为讽刺一般恃险割据的官吏,都是为这一段诗所迷惑,而得出这些结论。但是,这几句诗,确是破坏了全诗的统一性,写在赠友人入蜀的诗中,实在使人有主题两歧之感。然诗作本是诗人感情之流露:蜀中势力盘根错节,险要的地势更成为滋生割据野心的土壤,李白害怕友人误入是非之地,命丧宵小之手,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语。

谁知道李白的《蜀道难》的相关资料?

1.课文解读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清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25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王室争权,李璘被杀,李白株连入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三月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742—744年前后。天宝中,殷璠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

(2)基本解读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属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说是表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全诗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自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从侧面来进描写蜀道之难。

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正题。

“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嵋之颠只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既称“天梯”、“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难。

先从古神话说起。“六龙回日”,是说山峰高耸入天,连太阳神的龙车都无法通过。与险峻的高山相映、更显出道路的险绝的,是山下湍激回漩的河流。山峦的高峻险阻,即使善飞如黄鹤,善攀如猿猱,也都为之发愁。这样波澜迭起,将蜀道之难写得无以复加。

“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辟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

“问君西游何时还”二句,诗人笔锋一转,以虚拟问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引出旅人面对“畏途”的羁旅愁思。

“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七句,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难于上青天。以自然环境气氛烘托人的主观感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李白在本诗中加以运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上。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兼以猛虎、长蛇,“杀人如麻”,进一步突出其环境之险恶。

至此,诗篇归结为望“君”早归之意。西望锦城,慨叹蜀道之难,这是作者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时也是此诗留给读者的深切感受。也隐含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精华鉴赏

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翠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今天关于“但见悲鸟号古木的句式”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但见悲鸟号古木的句式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