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酸雨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酸雨的形成原因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酸雨的形成原因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酸雨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

自然原因主要是火山爆发产生的SO2,微生物的分解,雷电产生的硝酸。

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活动中向大气中排放了粉尘,硫化气体等有害物,在降雨过程中再随雨降下,形成酸雨。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

PH小干5.6的雨水就称为酸雨,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氨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零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中的阴离了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手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氨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

酸雨的危害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2、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3、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

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又分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出现大范围酸雨。

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造成我国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B 煤燃烧释放二氧化硫

煤中含硫化物。

硫会氧化成二氧化硫,在进入大气中,和水蒸气反应,再氧化,成为硫酸。

硫酸是酸性,降雨会将其带回地面,形成酸雨。

酸雨的成因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⑴S→H2SO4 S+O2(点燃)=SO2

SO2+H2O=H2SO3(亚硫酸)

2H2SO3+O2=2H2SO4(硫酸)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点燃)=SO2 2SO2+2H2O+O2=2H2SO4

⑵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a.NO→HNO3(硝酸)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注:元素后的数字为脚标,化学式前的数为化学计量数。)

补充:秋冬季节~

秋冬两季的强酸雨出现频率较春夏要高。

春夏由于风大雨多,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酸雨日发生少,程度相对较轻。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是怎么形成

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等气体的排放,在大气中会转化为2SO2+O2=SO3(尘埃做催化剂)

2、SO3+H2O=H2SO4(硫酸)2NO+O2=2NO2(常温常压下即可)3NO2+H2O=2HNO3(硝酸)+NO。

3、酸雨就这样形成了,不过注意的是,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才能算酸雨,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反应CO2+H2O=H2CO3生成碳酸。

简述酸雨的成因,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成因: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危害:?

(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防治措施:?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5、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扩展资料:

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

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为:

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全球三大酸雨区是:西欧、北美、东南亚。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5.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

6.生物防治:1993年在印度召开的"无害环境生物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预防、阻止和逆转环境恶化,增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保持环境完整性和生态平衡的措施。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能脱去黄铁矿中硫的微生物还有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杆菌等。日本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最近开发出的利用微生物胶硫的新技术,可除去70%的无机硫,还可减少60%的粉尘。

这种技术原理简单,设备价廉,特别适合无力购买昂贵脱硫设备的发展中国家使用。生物技术脱硫符合“源头治理”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因而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酸性影响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

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中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一半,在南方估计约占三分之一。

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目前中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4.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酸雨

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空气污染物。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尤其是工业排放、交通运输排放、农业化肥投入等,这些排放物会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等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等物质。其次是自然因素引起的,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界中火山爆发、植物腐烂、海洋蒸发等现象。这些现象中释放出来的氨、甲烷等物质,会在大气中与氮氧化合物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酸雨。

这些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由于空气和降水在不同的大气层中运动和变化,导致酸化程度不同。当这些物质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细小颗粒,漂浮在大气中形成云和雾时,就会随降雨一起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酸雨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和氧气等气体反应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在雨、雪、雾等形式的水气中下降到地面的气象现象。

酸雨的危害

酸雨会破坏植物叶片的表面,造成叶片变薄、变黄、枯萎、死亡等;酸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质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植物的营养吸收;酸雨让湖泊、河流中的水变为酸性,破坏水体中的生态系统;酸雨会加速石材、石灰岩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磨损、腐蚀和褪色,对文化遗产造成严重伤害;酸雨通过残留在食品和水源中,进入人体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等。

好了,今天关于“酸雨的形成原因”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酸雨的形成原因”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

本页面文章酸雨的形成原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并不代表新高三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